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海水

《海水》是由刘岩演唱的一首歌曲,由关山作词,三宝作曲,收录于20来自20年1月6日由三宝音乐工作室发行的专辑《三宝音乐剧精选集》中。选自中国原拉其连生唱创音乐剧《虎门销烟》 。

  • 中文名称 海水
  • 所属专辑 三宝音乐剧精选集
  • 歌曲时长 0时3分20秒
  • 歌曲原唱 刘岩
  • 填词 关山

汉语词

  【词目】群立

  【来自拼音】hǎi sh360百科

  【注音】ㄏㄞˇㄕㄨㄟˇ

  【释义】

 着因扩亚点棉察行星 (1) [seawater]∶海中或来自海中的水。明赵振元《为袁氏祭袁二既常某流调续沙变孙石寓宪副》:呜呼!海水群立,旧鬼烦冤,石寓(袁可立子)之目其瞑焉,否耶!

  海水浴

  (2) [brine]∶海洋中的水

  (3) [the sea]∶海

  海水不可斗量。

简要介绍

  海水是流动的,对于人乡候类来说,可用水量是不受限制的。海水是名符其实的液体矿藏,平均每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3570万吨的矿物质,目前世界上已知的100多种元素中,80%可以在海水中找到想律委冷。海水还是陆地上淡水的来水破证沉角席而木养源和气候的调节器,世界海洋每年蒸发的淡水线有450万立方公里,其中90%通过降雨返回海洋,10%变为雨雪围套扩立做落在大地上,然后顺河找力胜离方京该振心皮流又返回海洋。海水淡化技术正在发展成为产业。有人预料,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市定未复反损,人类解决水荒的最后途径很可能液有沙国氢山日普眼压是对海水的淡化。

成分分析

  海水是一种非常复杂岁翻叫技起领陈和爱首的多组分水溶液。海水中各种元素都以一误真定的物理化学形态存在。团夜基乐价牛诉草迫任排在海水中铜的存在形式来自较为复杂,大部分是有机络合星难为位酒急族物形式存在的。在自由离子中仅甲乙军培木河制天有一小部分以二价正离360百科子形式存在大部分都是以负离子络父蛋法才英胡说合物出现。所以自由铜离子仅占全部溶解铜的一小部分。海水中有含量极为丰富的钠,但其化学行为非常简单,它几乎全部以Na+离子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十分复杂进明,主要是一种叫做“煤副总跳讲石轻德海洋腐殖质”的物质,它的性质与土壤中植被分解生成的腐殖酸和富敏酸类似。海洋腐殖质的分子结构还没有完全确定,但是它与金属能形成强络合物。

海水中的成分可以划分为五类

  1.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指海水中浓度大于1×106mg/kg的成分。属于此类的有阳离子N八盾a+,K+,Ca²⁺,Mg²⁺和Sr2+五种,阴离子有Cl¯,SO42¯,Br¯,斗绿升HCO3¯(CO衣规拿额境大围城32¯),F¯五种,还有以分子形述据之电无式存在的H3BO3,其总和占海水盐分的99.9%。所以称为主要成分。

  由于这些成分在海水中的含量较大,各成分的浓度比例近似恒定,生物活动和总盐度变化对其影响都不大,所以称为保守元素。

  海水中的Si夫红含量有时也大于1mg/kg,矛同镇将穿但是由于其浓度受生物活动影响较大,性质不稳定,属于非保守元素,因此讨论主要成分时不包括Si。

  2.溶于海水的气体成分,如氧、氮及惰性气体等。

  3.营养元素(营养盐、生源要素露们植切施液国):主要是与海洋植物生长有关位眼研关尼章突度刚江的要素,通常是指N、P及Si等。这些要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经常受到植物活动的影响,其含量很低时大烈关围力把相正巴历检,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所以这些要素对生物有重要意义。

  4.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但又不属于营养元素者。

  5.海水中的有机物质:如氨基酸、腐殖质、叶绿素等。

海水的主要成份

  海水中溶解有各种盐分,海水盐分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与地球的起源、海洋的形成及演变过程有关。一般认为盐分主要来源于地壳岩石风华产物及火山喷出物。另外,全球的河流每年向海洋输送5.5×1015g溶解盐,这也是海水盐分来源之一。从其来源看,海水中似乎应该含有地球上的所有元素,但是,由于分析水平所限,目前已经测定的仅有80多种。现将其中重要的一些元素列于下表。

  海水中最重要的溶解元素的化学形态和浓度

  元素

  平均浓度

  单位(每kg海水)

  元素

  平均浓度

  单位(每kg海水)

  Li  174.μg

  Fe 55.ng

  B   4.5 mg

  Ni   0.50 μg

  C    27.6 mg

  Cu   0.25 μg

  N  420.μg

  Zn  0.40 μg

  F 1.3 mg

  As 1.7 μg

  Na 10.77 g

  Br 67.mg

  Mg 1.29 g

  Rb 120.μg

  Al 540.ng

  Sr 7.9 mg

  Si 2.8 mg

  Cd 80.ng

  P 70.μg

  I 50.ng

  S 0.904 g

  Cs 0.29 μg

  Cl 19.354 g

  Ba 14.μg

  K 0.399 g

  Hg 1.ng

  Ca 0.412 g

  Pb 2.ng

  Mn 14.ng

  U 3.3 μg

  表中较高浓度的组分基本上代表了其在海水中的平均浓度,一些低含量成分由于测定困难,测定过的样本不多,难以代表其平均浓度。许多感兴趣的金属在海水中含量极低,只有用灵敏的测试仪器和技术并避免样品采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污染才能够测定。

海水污染

  污水、废渣、废油和化学物质源源不断地流入大海。在许多海域,倾倒混有石油的污水是非法的,但这种事仍时有发生,而真正的石油灾难是在巨型油轮泄漏或沉没时发生的。如今我们设法用化学品使水中石油沉淀以达到清除石油的目的。

  向海洋倾倒化学和放射性废物的作法已持续多年。容器总有一天会腐蚀掉,有害物质便将进入海水中。我们对深层水与表层水的循环情况还了解不多,其过程或许比我们以前所想的要快。

  因此有害物质就会扩散到生物活动的水层中去。

相关问题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斯堪的那维亚半岛有一个民间故事说,海水之所以总是咸的,是因为在海底有一个神仙,它有一盘磨盐的磨子在不停地转动,所以海水一直是咸的。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食盐。另外还含有氯化镁、硫酸镁、碳酸镁及含钾、碘、钠、溴等各种元素的其他盐类。氯化镁是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味道是苦的,因此,含盐类比重很大的海水喝起来就又咸又苦了。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盐层。

  海水里这么多的盐是从哪儿来的呢?科学家们把海水和河水加以比较,研究了雨后的土壤和碎石,得知海水中的盐是由陆地上的江河通过流水带来的。当雨水降到地面,便向低处汇集,形成小河,流入江河,一部分水穿过各种地层渗入地下,然后又在其他地段冒出来,最后都流进大海。水在流动过程中,经过各种土壤和岩层,使其分解产生各种盐类物质,这些物质随水被带进大海。海水经过不断蒸发,盐的浓度就越来越高,而海洋的形成经过了几十万年,海水中含有这么多的盐也就不奇怪了。

  站在海边,极目远望,大海是蓝色的。然而,当你舀起一盆海水观察,你会发现海水是无色透明的。大海的蓝色是从何而来的呢?

  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著,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光波长最短,散射和反射应当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带紫色呢?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所以海水不呈现紫色,完全是因为人眼没有如实反映情况的缘故。

  水分子对于可见光中各种波长不同的光线(指红、橙、黄、绿、青、蓝、紫)散射作用(指光束在媒质中前进时,部分光线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的现象)的强弱不同,对于波长短的(如绿、青、蓝等)其散射作用远比波长长的光(如红、橙色)的散射作用强。再加上散射作用的强弱与光程的长短也有关。在水层较浅时,可见光中各种波长的光几乎都能透过,散射作用也不显著。因此,水是无色透明的。当水较深时,由于散射作用显著,水就显出浅蓝绿色。水中溶有空气越多越偏绿色。水更深时会出现深蓝色甚至显黑色。海水较深时显蓝色,就是这个缘故。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从前有一个爱海的人,每天跑到海边去看海,可是海对他还是很冷淡。这个人就对海说,我这样对你,每天来看你,可是你对我总是平平淡淡,难道你不能把你的激情展现给我吗?让你的爱来的更猛烈一些。海听了他的话就问他,你能接受我翻江倒海的爱吗?他回答说:可以,让你的爱来的更猛烈些吧!海被他的话语而感动.顷刻间巨浪翻滚,狂风大做巨浪一波接一波向岸边而来,他从没有见过海这样,当浪快到他的身旁的时候,他转身就跑,这时的海很伤心。

  经过这次以后,海不敢轻易的把爱给予别人。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又有一个爱海的人,他不但每天来看海,还把自己的家搬到的海边,要以海为伴,终生守护在海的身边。海终于被他的举动感化,并把温馨的爱和猛烈的爱都给了他,他没有跑,就这样他们结合了。可是过了很长时间,他就有些厌烦了,总觉得海给予他的不是风平浪静,就是波涛翻滚。觉得海再也不能给予他别的什么爱了,就这样他也悄悄的离开了海。

  海十分伤心,这些都被蓝天看在了眼里。他对海说:请你不要伤心难过了,其实他们都不懂你。他们看到的只是你的表面,其实海底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那里有五色的鱼儿,丰富的矿藏,美丽的珊瑚。这些才是你为他们准备的,可惜他们不懂。蓝天说:只有我知道这些。

  后来蓝天就和大海相爱了。大海和蓝天相爱后,可是因为他们相距遥远,加上世俗的偏见,他们始终不能牵手,天各一方,彼此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思念更加的浓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复一日,当思念难以忍受的时候,蓝天就以泪洗面,蓝天的泪水滴落到了海的心里,不知道留了多少泪水,把整个海水染成了蓝色,那都是蓝天的泪水呀,所以海天一色。

  人眼看到的海水的颜色,是海水对太阳反射光的颜色。白光射向海水时,由于海水对白光的选择吸收和散射,使海水呈现蓝色。光通过介质时,光的部分能量被介质吸收而转变成介质的内能,使得光的强度随着光穿过的厚度而衰减的现象称为光的吸收。若某种介质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程度很小,并且随波长变化不大,这种吸收称为一般吸收;若某种介质对某些波长的光的吸收特别强烈,且随波长变化也很大,这种吸收称为选择吸收。太阳光射到海水上时,由于海水对红、黄色光进行选择吸收,而对蓝、紫色光强烈散射、反射,因而海水看起来呈蓝色。绝大部分物体呈现颜色,都是其表面或体内对可见光进行选择吸收的结果。

  海水的颜色主要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即海水对太阳光线的吸收、反射和散射造成的。我们知道: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复合而成,七色光波长长短不一,从红光到紫光,波长由长渐短,其中波长长的红光、橙光、黄光穿透能力强,最易被水分子所吸收。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纯净海水时,最易被散射和反射。又由于人们眼睛对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视而不见,而对蓝光比较敏感。于是,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出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如果打一桶海水放在碗中,则海水和普通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其实海水看上去也不全是蓝色的,而是有红、黄、白、黑等等,五彩缤纷。因为海水颜色除了受以上因素影响外,还会受到海水中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我国的黄海,看上去一片黄绿,这是因为古代黄河夹带的大量泥沙将海水“染黄”了。虽然现在黄河改道流入渤海,但黄海北部有宽阔的渤海海峡与之相通,加之它还有淮河等河水注入,故海面仍呈浅黄色。

  亚非两洲之间的红海,因其水温很高,海里生长着一种水藻,大批死亡后呈红褐色,将海水染成红色。红海由此而得名。

  而黑海,由于多瑙河、顿河、第聂伯河等河水的注入,表层密度很小,深层受地中海高盐度海水影响,密度很大。这样,上层密度小,下层密度大,且差异很大,上下层水体难以交换。黑海与地中海之间也仅有一又窄又浅的土耳其海峡相通,使得它们之间海水也难以大量交换。这样,黑海下层海水长期处于缺氧环境,上层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秽物和各种动植物死亡后沉到深处腐烂发臭,大量污泥浊水,使海水变黑了。

  北冰洋深入俄罗斯北部的白海,则是因为它的纬度较高,终年寒冷,冰雪茫茫,加之有机物含量少,海水呈现出一片白色,故名白海。

其他问题

海水呈现蓝色的原因

  站在海边,极目远望,大海是蓝色的。然而,当你舀起一盆海水观察,你会发现海水是无色透明的。大海的蓝色是从何而来的呢?

  选择吸收是物体呈现颜色的主要原因。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若物质对通过它的各种波长的光都作等量(指能量)吸收,且吸收量很小,则称这种物质为一般吸收;若物质吸收某种波长的光能比较显著,则称这种物质具有选择吸收性。太阳光照射到海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另一部分光折射进入水中。进入水中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会被水吸收。水对光的吸收与光的波长有关,即水具有选择吸收性。水对波长较长的光吸收显著,对波长较短的吸收不明显。红光、橙光和黄光在不同的深度时均被吸收了,并使海水的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深度绿光也被吸收了。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水分子或其他微粒会四面散开,或反射回来。所以当海水明净清澈时,目光中被海水吸收最少的蓝光和紫光就反射和散射到我们眼里,我们看见的大海就呈现出蓝色。

  人们自然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紫光波长最短,散射和反射应当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带紫色呢?实验表明,人眼对紫光很不敏感,因此对海水反射的紫光视而不见。所以海水不呈现紫色,完全是因为人眼没有如实反映情况的缘故。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海水中含有大量盐类和多种元素,其中许多元素是人体所需要的。但海水中各种物质浓度太高,远远超过饮用水卫生标准,如果大量饮用,会导致某些元素过量进入人体,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如果喝了海水,可以采取大量饮用淡水的办法补救。大量淡水可以稀释人体摄入过多的矿物质和元素,将其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为什么不从海水中过滤掉盐分获得饮用水

  淡化的能源

  虑到地球海洋中蕴含的广袤水资源,目前通过淡化海水也只能满足人类饮用水总需求的不到0.5%。人类每年需要新鲜淡水总量960立方英里(4000立方公里),总体上地表的淡水足够满足需要。但是却存在区域性的饮水匮乏问题。因此,为什么我们不通过淡化更多的海水来缓解用水短缺和因用水发生的冲突

  问题在于,淡化海水需要大量的能源。盐分在水里融化非常容易,形成的化学键很难将之断开。能源和海水淡化技术都是非常昂贵的,这意味着淡化海水将是费用昂贵的技术途径。

  实际上,要对海水淡化产生的费用进行估算却也不太容易--这个数字与所在地区、劳动力价格、能源费用、土地成本、金融融资成本密切相关,甚至与海水中含盐分也相关。淡化1立方米(264加仑)海水的成本从1美元以下到2美元以上都有可能。

  而如果从江河或者地下采水,所需费用会直线下滑到10-20%,农夫通常在用水上所费甚少。

  这意味着用当地的淡水总是比海水淡化要便宜的多。虽然从趋势上看,价格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减小。比如,通过寻找新水源或者筑坝来满足类似加州这种地方的饮用水需求,每立方米的成本相当于海水淡化成本的60%。

  遗憾的是有时候这种传统的获取饮用水的办法不再有效。而且,获取水源的费用也在不断上升,以至于加州这种地方开始严肃考虑是否通过淡化海水来获取饮用水,而类似佛罗里达州Tampa这种地方已经决定建造全美最大的海水淡化厂了。

  国际海水淡化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2007年全球有大约13000座海水淡化厂在工作。这些工厂每天的产出大约147亿加仑(556亿升)可饮用的淡水。大部分工厂都分布在沙特这种水比油贵的地方。

  能源在淡化海水技术中的作用

  现在有两种办法来断裂海水中的盐水化学键:热提溜方法和薄膜渗透方法。热提溜方法需要热量:把海水煮沸,水分蒸发留下盐分,然后将水蒸气冷却获得液态淡水。

  使用最普遍的薄膜渗透方法称为反渗透法。用半透膜将海水里面的水分和盐分分开。因为这种技术比提溜法便宜,因此大多数的淡化厂都采用这种方法,比如Tampa的淡化厂就是采用反渗透法淡化海水。

  需要注意的是,淡化海水也会产生环境成本。海洋生物随着海水进入淡化厂后将被消灭殆尽,一些海洋生物比如小鱼和浮游生物被消灭后会扰乱海洋里的食物链。另外,海水淡化产生的高纯度盐分如何处理也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把这些高含盐的废水排入大海,那么本地的水生作物会受到严重伤害。处理这些环保问题难度不大,但是会增加淡化成本。

  即便存在着经济和环保上的种种问题,但如今人类耗尽其他水源的形势下,海水淡化开始展现出吸引人的优势。人类现在已经过度开采地表水,大地上遍布各种超出经济和环境所能承受的大小水坝,只要是可资利用的江河,人类都将之堵塞。

  虽然在有效合理利用现有水源上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水供应的缩减,海水淡化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统计数据

  据统计,在海上遇难的人员中,饮海水的人比不饮海水的死亡率高12倍。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体为了要排出100克海水中含有的盐类,就要排出150克左右的水分。所以,饮用了海水的人不仅补充不到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脱水加快,最后造成死亡。

  海水经过淡化处理后是可以饮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几十种,最主要的有蒸馏法、电渗法、冷冻法、膜分离法等。蒸馏法是日前应用最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把水加热、煮沸,使海水产生蒸气,再把蒸气冷凝下来变成蒸馏水。

  在用蒸馏法制得的淡水中最好掺入少量(2%)洁净海水或适量矿化剂,这样水味可口,还补充了蒸馏水中缺少而人体必需的无机盐。

  在海上遇险、救生等特殊情况下,为了节约淡水,可用部分海水与淡水混合饮用。有人做过试验,人在短期内饮用海水与淡水各半的混合水,一般对人体是无害的,所以海水也是可以喝的。

溶解成分

  海水中含量大于1毫克/千克的11种化学成分。它们包括:①钠、镁、钙、钾和锶等5种阳离子;②氯根、硫酸根、碳酸氢根(包括碳酸根)、溴根和氟根等5种阴离子;③硼酸分子。这些成分的总量占海水中所有溶解成分的99.9%以上。被河川搬运入海的岩石风化产物和火山等的喷发物,是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主要来源。

  自从地球表面出现海洋之后,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不但经历了海陆变迁,而且海水中的溶解成分,曾有过组成的演变。尽管各大洋海水的含盐量随海域和深度而异,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间有恒定的比例,就称海水的组成是恒定的,并称这些成分是保守成分。

  18世纪以来,人们对海水主要溶解成分进行了许多研究工作。1819年,A.M.马赛特分析了取自大西洋、北冰洋、 波罗的海、黑海和黄海的14个水样,发现虽然Mg2+、Ca2+、Na+、Cl-、SO娺-等5种成分在不同水样中的含量都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在每一份水样中的比值是近似守恒的,即这些溶解成分的组成有近似的恒比关系。1884年,W.迪特马尔分析了英国“挑战者”号调查船从主要大洋和海区的不同深度采样的77个海水样品,根据(Cl-+Br-)、SO娺-、CO2、Ca2+、Mg2+、K+和Na+等7 种成分的含量,证实了海水主要溶解成分的恒比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了深入研究海水中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及其保守性,英国国立海洋研究所和利物浦大学通过海洋调查,收集了世界各大洋及某些海区不同深度的海水样品,分别测定过表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中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讨论了某些成分变化的情况。1975年,T.R.S.威尔孙对海水主要溶解成分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海水主要溶解成分之间,所以具有恒比关系这一特点,是因为海水中的含盐量相当稳定,加上海水的不停运动,使各成分充分混合的缘故。但由于生物的作用,海底热泉和大陆径流等的影响,局部海区的某些主要溶解成分的含量并不严格遵守恒比关系。例如深层海水中Ca2+的相对含量大约比表层水高千分之五。因此,不同的主要溶解成分的保守性(相对含量的守恒性)略有差异。要研究溶解成分的保守性,考虑的不是它的浓度大小,而应考虑其相对含量,即浓度与含盐量之比。由于通常以氯度或盐度表示含盐量的大小,故引用浓度(克/千克)与氯度或盐度之比为参量,称为氯度比值或盐度比值。直接用氯度比值或盐度比值的恒定性和变化范围说明海水中溶解成分的保守性。

  海洋中主要溶解成分的氯度比值,基本上保持恒量。但由于上述原因,氯度比值会产生变化,主要表现为:

  ①生物的影响。上层海水中的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吸收Ca2+和Sr2+等溶解成分,其残体在下沉和在分解过程中逐渐将Ca2+和Sr2+释放于水中,其循环与海水营养盐类似。因此在深层和中层的水中,Ca2+和Sr2+的氯度比值大于表层水。

  ②径流的影响。河水的溶解成分及其含量和海水不同。例如:

  海水中溶解成分的含量:

  Na+>Mg2+>Ca2+

  Cl->SO娺->HCO婣(包括CO-)

  全世界河水中溶解成分的平均含量:

  Ca2+>Na+>Mg2+

  HCO婣(包括CO卲-)>SO娺->Cl-因此,河口区的海水受河水的影响,溶解成分的氯度比值发生变化,特别是低盐海水更加明显。这些区域的海水中,Ca2+、SO娺-和HCO婣的氯度比值常常比较高。

  ③ 结冰和融冰的影响。海水在高纬度海区结冰时,Na+SO7会进入冰晶之中,故结冰后的海水的氯度比值降低;融冰时适相反。

  ④ 溶解氧的影响。在缺氧或无氧海域,由于硫酸盐还原菌滋生,可将一些 SO娺-还原成H2S,使 SO娺-的氯度比值变小。例如黑海表层水中,SO娺-的氯度比值为0.1400,但在其深2000米的水层中,降低为0.1361。

  ⑤ 海底热泉的影响。在海底断裂带的裂缝处,常有海底热泉,其含盐量很高。例如红海海盆中心区2000米深处的热泉,水温为45~48°C,盐度为255~326,使附近海水中溶解成分的氯度比值和一般的海水差别很大。

  中国沿海的海水中,主要溶解成分的氯度比值和大洋海水基本上一致。 海水的主要溶解成分,不仅以自由离子形式存在,还会由于缔合作用而形成各种离子对,从而影响着海水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例如CaCO3在海水中溶解度较大,MgSO4对声波有较强的吸收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是测定各种离子对的缔合常数,计算出主要溶解成分存在形式的分配比例模型(见海洋物理化学)。

淡化技术

  上个世纪90年代邓宇的发明,《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摄取海洋甘泉

  水是生命之源。不久以前,人类还沉迷于淡水是自然界取之不尽的无偿赐品的神话,然而,工业化的蓬勃发展与人口的急剧增加无情地粉碎了这个神话。淡水危机甚至比粮食危机、石油危机还要来势汹汹,解决淡水资源问题已提到了人类的议事日程。在这种背景下,把海水、苦咸水等含高盐量的水转化为生产、生活用水的海水淡化技术得到空前迅猛的发展。目前,淡化海水的方法已有十种之多,下面介绍的是其中最为主要的几种。

蒸馏法

  蒸馏法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方法,但由于技术不断地改进与发展,该法至今仍占统治地位。蒸馏淡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水蒸气的形成过程,其原旦如同海水受热蒸发形成云,云在一定条件下遇冷形成雨,而雨是不带的咸味的。根据设备蒸馏法、蒸汽压缩蒸馏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此外,以上方法的组合也日益受到重视。

电渗析法亦换膜电渗析法

  该法的技术关键是新型离子交换膜的研制。离子交换膜是0.5-1.0mm厚度的功能性膜片,按其选择透过性区分为正离子交换膜(阳膜)与负离子交换膜(阴膜)。电渗析法是将具有选择透过性的阳膜与阴膜交替排列,组成多个相互独立的隔室海水被淡化,而相邻隔室海水浓缩,淡水与浓缩水得以分离。电渗析法不仅可以淡化海水,也可以作为水质处理的手段,为污水再利用作出贡献。此外,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等行业的浓缩、分离与提纯。

反渗透法

  是1953年才开始采用的一种膜分离淡化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在通常情况下,淡水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海水一侧,从而使海水一侧的液面逐升高,直至一定的高度才停止,这个过程为渗透。此时,海水一侧高出的水柱静压称为渗透压。如果对海水一侧施加一大于海水渗透压的外压,那么海水中的纯水将反渗透到淡水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它的能耗仅为电渗析法的1/2,蒸馏法的1/40。因此,从1974年起,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把发展重转向反渗透法,超过滤法。

宏大设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压力驱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RO)在膜、膜组器、设备和工艺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创新和改进,但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RO技术在节能、环保领域存在的局限,而且就脱盐来讲,RO技术可认为已接近发展的顶峰。因此,近年来国外已经开展了“正向渗透膜分离技术(FO)”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海水淡化、污水处理、食品加工、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应用,特别是“压力延缓渗透(FRO)海水发电”,更是一项极具前景的清洁再生能源开发技术J。但是国内目前对正向渗透膜分离技术关注得很少,相关研究和论文也不多。虽然,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有了创造性的发明“非加压吸附渗透法海水淡化”(CN92110710.2)。

  正向渗透分离技术很早就得到了应用。很久以前,人们就采用食盐来长期贮存食物,因为在高盐环境下多数细菌、霉菌和病原菌由于渗透作用会脱水死亡或暂时失去活性。如今,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正向渗透膜分离技术进行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垃圾渗透液处理等研究;食品工业在实验室利用正向渗透膜分离来浓缩饮料;紧急救援时的生命支持系统利用正向渗透膜分离技术制取淡水。近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正向渗透技术已经应用于人体的药物控制释放。

非加压渗透吸附法(90年代)

  非加压吸附渗透海水淡化法,或称为“正向渗透法”,让水通过多孔膜正向渗透进入一种超强吸水的吸附剂或盐浓度甚至超过海水的溶液或固态物,不需要外界加压,但溶液里的特殊盐分"提取液"很容易蒸发,不需要加太多的热(加热能与反渗透加压的能量比?)。分固态盐、液态盐方向。固态盐解吸附耗能更小。

  海水淡化技术:非加压吸附渗透海水淡化法(CN92110710.2)1992年:上个世纪90年代邓宇的发明,《美国化学文摘》收录。另外两种方法都在薄膜结构上有了创新和改进

碳纳米管薄膜

  一种用碳纳米管来做薄膜的小孔,另一种

活细胞的蛋白质膜

  薄膜的孔用引导水分子通过活细胞的细胞膜的蛋白质来构成。

海水来源

  起初,科学家们坚信,海水是地球固有的。它们开始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贮存在矿物和岩石之中。以后,随着地球的不断演化,它们便从矿物、岩石中释放出来,成为海水的来源。然而,一些科学家却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这些“初生水”就是从地面渗入的。近代兴起的天体地质研究表明,在地球的近邻中,无论是距太阳最近的金星、水星,还是距太阳更远一些的火星,都是贫水的,惟有地球得天独厚,拥有如此大量的水。所有这些,都让科学家倍感奇怪,纷纷探讨地球水的真正来源。其实,所有这些观点还都是猜测,离真正揭开地球水源之谜的日子还很遥远。

  随着海洋化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了海水,现在已经确定海水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差别很大。

  根据其含量的多少,大体上分为三类:每升海水中含有100毫克以上的常量元素;含有1毫克-100毫克的微量元素;含有1毫克以下的痕量元素。

海水制食盐

  我国海盐生产发展很快,现在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盐田,盐田面积比建国初期有了大幅度增长。所生产的海盐质量也不断提高,品种越来越多。除原盐外,已投入批量生产的有洗涤盐、粉碎洗涤盐、精制盐、加碘盐、餐桌盐、肠衣盐、蛋黄盐和滩晒细盐,并在试制调味盐、饲畜用盐砖等。

海水变肥料

  钾元素在海水中占第六位,共有600万亿吨。氯化钾,是我们从海水中提取的肥料。钾肥肥效快,易被植物吸收,不易流失。钾肥能使农作物茎秆长得强壮,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寒、抗病虫害能力。海水中提钾主要用来制造钾肥。此外,钾在工业上可用于制造含钾玻璃,这种玻璃不易受化学药品腐蚀,常用于制造化学仪器和装饰品。钾还可以制造软皂,可用作洗涤剂。钾铝矾(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海水提溴

  茫茫大海是化学元素溴的“故乡”,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在海水中,可谓源源溴素海中来。海水中溴含量约为65毫克/升,总量达100万亿吨。

  我国1967年开始用“空气吹出法”进行海水直接提溴,1968年获得成功。现在青岛、连云港、广西的北海等地相继建立了提溴工厂,进行试验生产。“树脂吸附法”海水提溴也于1972年试验成功。

  为什么不从海水中过滤掉盐分获得饮用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