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德胜口

德胜口位于昌来自平卫星城西北料酒8.5公里,十三陵镇所辖行政村。地处燕山山脉南北交通要道的咽喉地段,自古即为军事要塞。辽代形成村落。

  • 中文名称 德胜口
  • 位于 昌平卫星城西北
  • 含义 军事要塞
  • 意义 辽代形成村落

状况

  来自远在唐代,此处就建物革积由算有幽州城北部的前哨关卡--得胜口边城,其位置在今德胜口村及其以东、以北地区;是内地与外蕃互市交易的场所,商业繁荣,街市长达3里。后来街市为水所毁,不复兴旺,此处关卡也就隐没在深效怎山老峪之中,不为外人所知。直至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即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七月初六(8月1日),辽宋大战幽州城时,在宋军步步进攻、辽军节节败退的关键时刻,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率领驻守在得胜口的辽军精锐部队通过在南沙河的正面阻击与迂回清河渡口的后方袭扰,打得宋兵溃不成军,取得辽宋作战史360百科上前所未有的大捷。战后,二将统率所部返回驻地,朝廷大臣频频前往兵营祝捷劳军;得胜口才重新引起兵家的分左征冷优重视,不论平时、战时,均在这里布防重兵。

  从辽末至明末的五百多年间,得胜口这条隐蔽在崇山峻岭中的军事要道屡受军事家的青睐,金灭辽,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等改朝换代的社会巨变,军队都是从得(德)胜口这条秘密通道避开敌军的重兵防守,攻占敌国首都的。辽保大二年(金天辅六年,1123年考单这感)十二月,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率领铁骑兵分两路,从居庸关和得胜口齐头并进,占领昌平,攻陷辽国的南京(今北京城),从而建立金王朝。此后,得胜口曾数易其名:金代称大安口,元代称翠屏口,明代称德胜口。明成化十年(1474年)八月,也先率蒙古瓦剌部落骑兵从德胜口奇袭昌平城和明朝皇陵,引起朝野的震惊,及时在这条山间通道的北口修建了柳沟城,封锁其入口。嘉靖十年(1531年),在德胜口村西北一里处修建隘口,在25米宽的山口及两侧坡岭上,建"正城一道,水门一空,拦马墙一道",东、西两侧各建山墩一座,常年驻扎守军24名,由驻灰岭口(今长陵镇上口村)把总管似初互绿辖。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五日(1644年4月21日),农民结故成绝许多观压歌孔错起义军领袖李自成率精锐部队从宣府出发,绕过八达岭外的轮间粉岔道城,直取柳沟城,进入峡谷后,一路人马沿河谷向西翻山越岭攻打居庸关,李自成亲统大军向南攻打德胜口。居庸关总兵唐通、监军杜之秩见起义军突至关前,以为岔道城、八达岭已经失守,遂献关投降;德做构速失处胜口守军因实力悬殊,弃守溃散。李自成率部兵不血刃连取居庸关和德胜口两处军事要隘,乘势挥师攻占昌平州城和巩华城,于三月十八日(4月24日)攻进北京城,推翻了明起在损愿快目单纪弦王朝277年的统治。德胜口因此再度引起世人的关注,著名学者顾炎武、李因笃等人都曾到德胜口进行实地考察,并被写入他们的传世之作。

历史沿革

  清朝建都北京以后迫振树,德胜口遂被弃用,逐渐颓废。1959年在村北修建德胜口水库时,将关隘的垣墙拆除,现仅在南侧山崖下尚存一段残墙。1982年10月,从北京经张家口、呼频汽般圆治和浩特至银川的110国道建成,从村北穿过,为发展经济和百姓出行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使久负胜名的德胜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