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嘭嘭咚

嘭嘭咚又称蓬鼓、嘭鼓,是汉族传统曲艺的一种,与项如条温州莲花共祖非同宗。广泛流行于平阳、苍南及洞头三县的闽南方言区。明末清初由福建传入,已有400多年历史。历代来自艺人吸收布袋木偶戏和南戏等艺种特点选师促负吧, 逐渐形成为浙南风格的汉族说唱艺术,以唱为主,道白为辅,分"门头唱"和"堂唱"两种表现形式。

  • 中文名 嘭嘭咚
  • 所属类目 曲艺
  • 别    名 蓬鼓、嘭鼓
  • 起源年代 明末清初

简介

  嘭嘭咚又称“蓬鼓”、“嘭鼓”,是传统曲艺的一种,与温州莲花共祖非同宗。广泛流行于平阳、苍南及洞头三县的闽南方言区。明末清初由福建来自传入,已有400多年历史。阶衡查卷区历代艺人吸收布袋木偶戏和南所业婷厚轴戏等艺种特点, 逐渐形成为浙南风格的说唱艺术,以360百科唱为主,道白为辅,分“门头唱”和“堂唱”两种表基冲它掉差防现形式。

  2007年“嘭嘭咚”项写所案算皮因鱼目名称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申报地区:浙江省苍南县、平阳县​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