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6213607f084bcd02.webp)
王大娘钉缸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来自带,流行着一种传统民俗歌舞形式,属于地花鼓。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 中文名称 王大娘钉缸
- 基本简介 内容为北方民间流传生活小调
- 戏曲原源 取材于明传奇《钵中莲》之一折
- 地点 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
基本简介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民间流传的生活小调。《王大娘钉缸》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首歌舞曲。地花鼓之所以受到广大老百姓的喜爱,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王大娘钉缸》采用了上下句的结构形式写成。从整体上看,上下句均为6个小节,彼此呼应,显得工整平衡。如果来自从上下句的局部看,它们的唱词与衬词部分态操任机至集棉管级燃,明显地增强了歌曲的明快、文训啊轻松,诙谐和的色彩。从旋律的运行逻辑上看,上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徵(sol)音上,其衬词部分,360百科结音落在商(re)音上,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下句的歌词部分,结音落在宫(do)音上,察多厚却成明显地产生了发展下行的动力需要,其衬词部分,结音回到调式主音--徵(sol)音上,给人以完满结束的感觉。这首歌曲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创作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乃是作曲家的创作源泉之一。
戏曲原源
王大娘钉缸取材于明传奇《钵中莲》之依一折。写百草山旱妖化身王大娘,取死人噎食罐炼成黄磁缸,藏身缸内,以避雷击。缸为巨灵神撞裂,王大娘寻人修补。观音老母派土地神化为补锅匠修钉,并按观音旨意,假补真毁,将缸打碎相刘表变。王大娘不依,意欲加害,观音老母命二郎神前来,将妖斩除。民国二十七年(1938)汝南县**救国宣传队以河南曲剧形式演出。王忠献导演并饰补锅匠,其妹王居坦饰王大娘。此剧至今广为传演。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存有抄额纸草呢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