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吴珍之

吴珍之,1976年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籍贯鄞来自县。199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专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创作《金十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得庆祝中华360百科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铜奖,并为中国晶医饭很美术学院收藏。1999年至2001年旅居新加坡,在当地从由环和继松洲消晶事绘画创作。后留学日本获得硕士学位,2006年回国于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任教。2009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家。作品入选各种大展览并获奖。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作品和论文刊登发表于《美术》、《书画艺术》、《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中国画画刊》等专业杂志。出版有怕威灯散个人画集《纸馨墨香-吴珍之作品集》、《远行-浙江画院画师写生集-吴珍之》。作品被浙江省政府、浙江画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处收藏。现为国家二级美术师,浙江画院专职画家,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般略而丝画研究会理事。

  • 中文名 吴珍之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浙江温州
  • 出生日期 1976年
  • 职业 专职画家

个人简介

  吴珍之,女,在校期间多次荣获一等奖学金、潘天寿奖学妈得展布统著害低得底金、三好学生称号。毕业创作《金十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并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浙江省美术作品展铜奖,并为中国美术学院收藏。作品入选各种大展览并获奖,获第四届浙江省青年美展优秀奖、浙江省第八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细滑银奖、获浙江省第九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铜奖等。多次举办个人画展,联展,作品和论文刊登发表于《美术》、《书画艺术》、《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中月区国画画刊》等专业杂志。出版有个人画集《纸馨墨香-吴珍之作品集》、《远行-浙江画院画师写生集-吴珍之》。作品为浙江省政府、浙江画院、中国美术学院来自、叶浅予艺术馆等处收藏。现为360百科国家二级美术师,浙江画院专职画家,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理事。

写生作品

展览获奖

  1999年作品《金十月》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获第十届浙江省美展铜奖。

  ·2007年作品《迎风》获第四届浙江省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2008年作品《乱世飘萍-著名报人邵飘萍烈士造像》入选"人文浙江-美术解读浙江"中国画精品展,政府收藏,并收录于《2008中国当代艺术年鉴》。

  ·2009年作品《郁金香》获浙江省第八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银奖。

  ·2009年作品《一瞬》入选第六届浙江省体育美展。

  ·2009年作品掌改脚显务经考断蒸劳额《我的黄金周》入选浙江省第十二届美展,政府收藏。

  ·2010任察孙死年参加浙江省中国人物画中青年巡回邀请联部长值因便斗汽目省展。

  ·2010年作品《晓风买础边部且严学沙额制呢》《春语》参加浙江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叶浅予艺术馆收藏,

  ·2010年参加浙江省人物画研究会邀请展。

  ·2010年作品《迎春》获浙江省第九届女花鸟画家作品展铜奖。

  2011年参加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杭州"名人名景名诗"中国书画名家展览

  2012年"乡情亲情笔墨情-吴永良木昭妙吴洪晖吴珍低何集往鱼万之作品联展",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主办

  2012年12月举办"纸馨墨香吴珍之作品展"个展。主办浙江画院、浙江省美术家协会。

  2013年"心语墨香-吴珍之,吴洪晖二人联展",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

  2息针围老音条位个013年7月《英雄当年》浙江风格时代丹青-浙江省优装极测著周呀何果秀美术作品展览 主办:浙江省文化厅、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政府收藏。

创作感悟

  形式与风格之我见

  中国画艺术有其形式的结构,如构图比例、色彩墨韵、笔法节奏......使平凡的现实超入美境。但这"形式"里面也同时深深地启示了精神的境界、生命的意义、心灵的幽韵。绘画作为视觉艺术使得画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我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境无现于形式之中。

创作再地够作品

  一位画家零耐济距他创立独有的绘画语言和形式,并在其作品中不断地提炼、深化,渐渐形成来自我们所说的"风格"。风格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它是通过艺术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子教联划报只良资、更为内在和深刻、从而更为本质地反映出时代、民族或画家个人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等内在特性的外部印记。风格的形成是时代、民族或艺术家在艺术上超越了幼稚阶段,摆脱了各种模式化的束缚,从而趋向或达到了成熟的标志。如今,"风格"一词已经被滥用了,只要是画家的作品有些特色甚至只是一种幼稚的模式化,有点与人不同之处,就轻易地冠以"形成个人风格"之名。这其实是对"风格"的曲解和亵渎。形式是表象的手法,而风格更多的是精神内涵。形式是可以主动刻意地去追求的,而风格的形成则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创造一种形式也许是容易的,但要形成一种风格,并且这个风格是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那我们要做好潜心修炼的终身准备

神鸟迦鲁达的护佑

  我在创作中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是,不同的题材需要不同的形式予以表达,而且每次创作都是有感而发,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一种模式。所以观看我画的人,都有个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我的作品的表现形式比吗自伤友到冲较多样,每幅作品都有明确的精神内涵。对于每个不同的题材我会在动笔之前考虑其表现形式:是线条为主,或是泼墨块面为佳;是舍弃色彩还是色墨相兼;是细腻柔和抑或粗犷苍劲......在明确之后再下笔。例如,描绘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风情的作品虽然取材于同一个地方,但是表360百科现形式,绘画语言截然不同,《晨祈》中苍劲辛辣的线条、《神鸟迦鲁达的护佑》中的金黄色调,巴厘画派细密画的元素、以及《金色巴厘》兼工带写的手法等,这几幅作品都被赋予了贴切的表现形式,虽然她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我思想观念、审美境界和征操女州投电袁怎践钟快精神气质的体现。

  著名美学家、诗人宗白华在他的《美术散步》中提到:"心灵与形式,就同大宇宙的秩序定律与生命之流动演进不想违背,哥练而同为一体一样。"只有当形式与心灵合而为一,良令画家才可以摆脱束缚,脱离满足于表面技法形式的过程,从而形成符合大宇宙的秩序定律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够助激顺须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也才能符合形成艺术风格的必由途径。由此可知,风格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寻找到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等同于形成了个人艺术风格,其实风格的形成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决定于艺术家的先天素质,也决定于后天的各种条件。所以,画家应该以诚实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坚持与自己的人生历程相同步的艰辛而长期的艺术探索,才会形成历龙城故所晚决美位鲜明独特并能经受历史检验的艺术风格。

  吴珍之

  2010年1月 杭州

主要出版

  《纸馨墨皮硫圆难蒸香-吴珍之作品集》,

  《远行-吴珍之写生集》

发表论文

  《形式与风格之我见》,

  《万物静观皆自得-漫谈写生及其他》

按游派被比个序特唱菜代表作品

  《金十月》,《英雄当年》,《靓影》布科附放皇来武止,《乱世飘萍》、《晨祈》,《皮影生涯》等

主要收藏

  《金十月》中国美术学院、

  《乱世飘萍》浙江省政府,

  《听仅况规洋些盾皮影生涯》浙江省政府

创觉坏走  《我的黄金周》浙江画院

  《英雄当年》浙江省政府

  《晓风》叶浅予艺术馆

学术论述

占守角让月宜各有画物静观皆自得

  文·吴珍之

  艺术创作的意境有三个境层,一是直观感相的模写的始境,是以情胜;二是活跃生命的传达的又境,是以气胜;三是最高灵境的启示的终境,是以格胜(宗白华《美学散步》语)。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其第一境层的主体即画家在与作为客体的物象的互动中,作为深入观察的手段,写生既是重要也是必须的。现以笔者指象给报校根据长期艺术实践的深刻体验简述以下几个方面。

写生与造型训练

  执笔作画,当须意在笔先,但首先触及的一定是具体物象的形体结构,正如南齐谢赫在其所著《古画品录》中所说画有六法之三"应物象形",习画者从入手开始到其后的长期实践中都时刻涉及造型问题。学习西洋绘画的必须从素描入手,并辅以速写的练习,两者均以写生为手段。学习中国绘画则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都从临摹入手,而对着景物写生的训练,古代师徒授艺的方式中似乎少有,但是近现代中国画授艺方式变为课堂教学后,写生与临摹均列为教学内容,并且前者似乎占教学内容的主要比例显得更为重要。早先的师傅带徒弟的授艺方式因为学徒人数不多,师傅比较容易集中时间精力给学生耳提面命地亲手教导指点,是其优越之处,但因为缺乏理论解析而难知原理,只能知其然而难知其所以然,学徒难以举一翻三地领悟、拓展和有所创造,必须勤奋加上悟性,才能脱出前人的窠臼和师傅的影响而有独创之成就,这是仅从临摹入手习艺的局限性,需特别关注和努力避免的。

  在有了艺术专门学校开始课堂教学的授艺方式后,因其条理清晰的系统性和理论解析的科学性弥补了师徒授艺方式的不足之处,尤其重视写生训练对学生造型能力的提高有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因此成为艺术教学课程中的基础内容。由于事物皆具两面性的必然规律,课堂写生也必然地具有其局限性,对写生对象的过度依赖和造型手法的单一贫乏,则成了学院教学中为人诟病的弊端,学生离开对象(模特儿)和景物便难以塑造形体刻画对象而无从下笔,且每所学院的模特儿资源有限,笔者就有过从附中到大学八年内反复对着一些相同的模特儿写生的经历,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当时,经常会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去火车站,菜市场等人群密集处画速写,锻炼短时间内捕捉对象形体的造型能力,受益匪浅。

  因此,针对早先的师徒授艺方式和如今的课堂教学的利弊情况,如何以理性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对两者予以取长补短,使之有机结合以产生最佳的学习效应,确实是如今艺术教学应该认真思考的学术课题。同时应该致力于艺术教学中极为关键的基础训练的重要手段。

写生与创作实践

  包括写生在内的所有基本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创作实践能够打下扎实的基础,也即长期苦练十八般武艺都是为了临战取胜。由于中国画是一门才力与功力相结合的艺术,而且在习艺之始更注重功力的锤炼,强调苦练童子功。凡是杰出卓越的艺术家,无论音乐、美术、表演等艺术,都脱不出"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规律。因此,若想成为优秀的艺术家,必须在创作上多有建树,产生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杰作,才能获得令人心悦诚服的公认。

  绘画创作过程中,从确定题材、立意构思、收集素材、布局构图到落笔描绘,写生作为师造化、体验生活、深化感悟,以及具体的素材与资料的搜集等所必需的手段,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上述几项任务多由速写来承担,虽然有时因为时间的仓促或对象的变化或离去而只能勾下寥寥几笔,但因为经由速写而进行的主客互动交流,必能获得较为深刻准确的印象,甚至在写生过程中画家不是单纯的对景再现模仿,而是已经融入了画家的主观处理加工和再创作,由此得到所需的素材和资料而成为创作构思与具体描绘时的切实依据,从而增强了作品内容的丰富真切和可靠可信,继而产生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画家在外出采风体验生活时往往舍弃动笔速写的写生手段,而依赖高科技产品的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摄像机等"现代化武器",写生的重要性被忽视、漠视,写生的技能也逐渐衰退,令生动的形态和鲜活的神情以及深切的感受难以经由速写而驻留脑际,却往往受所摄影像的局限与束缚,常陷于呆板僵硬,缺乏生气与灵魂,作品所呈现的是徒有笔墨的躯壳。所以从绘画创作的本质要求考虑,要想作品能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感人的魅力,必须在敏锐的观察、丰富的感受和深切的体悟三者之基础上,经由写生强化记忆、记录素材,才得以进入严谨艰辛的创作过程,而具有获得成功的坚实基础。因此,也可以说写生是艺术创作中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和积累形象素材必不可少的手段,此种难以替代的绘画性当然远胜于获取影像资料的摄影器材,前者是与画家血肉相连的艺术活动,虽然辛劳,但能饱含画家的情感,凝聚画家的汗水,因而亲切感人,而后者虽然操作快捷,顷刻获得影像,却没有绘画创作中必需的上述要素。

  所以,笔者认为艺术磨炼耕耘中最忌的是想取巧、图方便、走捷径,如今许多常见的图有华丽外表的作品,都因舍弃写生而依赖摄像器材的缘故,可谓是"蔚然成风"地形成难以改变的趋势,已经严重影响到绘画艺术的生命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觉和设法予以纠正,才有利于绘画艺术的发展。

写生与形象记忆

  中国绘画尤其是写意画为虚灵的,物我浑融的,以书法为骨干,以诗境为灵魂,诗、书、画属同一境层(宗白华语),因此追求的是以意象造型来表现画家的自我主观感受,可以说是表现主义的手法。所以必定要求画家舍弃非本质的繁枝缛节,抓取最能体现对象本质的概括简练的外在形体和内在特性,也就必然要求画家根据创作所需进行有选择的去芜存菁的观察和记录,而不是对着景物进行如实描绘。

  石涛有云:"搜尽奇峰打草稿。"此语足以发人深思。画家行万里路,登千座山,深入观察体验大自然的山川之美,遂酿成能激发创作欲望和热情的腹稿,丘壑具于胸中,着笔自然成章,在挥毫泼墨之际自有千山万壑涌现笔下。黄宾虹先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很多简练,概括扼要的即景写生画稿,作为畅游之实地记录乃是能唤醒形象记忆的符号,正符合中国画意象表现手法的写生特质。

  画家中不乏形象记忆能力超强者,如近代大画家任伯年即有关于他记忆超强的传说,有一次他有一位友人为验证之要求,邀他同行街头,见一路人之模样特征,回家后按友人之意默画纸上,果然丝毫不差地酷似那路人模样,令友人叹服。再如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为创作连环画《山乡巨变》赴湖南搜集素材,但他并未拿着速写本到处对景物作实地写生,却凭他超强的默记能力,将所需的一景一物全都熟记心头,得以在创作时按需择用,实在令人钦佩。潘天寿先生也很少执笔对景写生,而以静观细察默记于心为主。如他最爱画的雁荡山,不少宏篇巨制的作品中,那些满溢清馨的山花野草和令人心神振奋的突兀巨石,都是他深入仔细体察后紧扣雁山奇险特色的结果,故有"雁荡山水潘公石"之赞誉。因此,潘天寿先生是以"心画"方法作写生,最切合中国画的精神实质,此种默记式的写生方法,实是训练形象记忆能力的最佳途径,也是最切合写意画的特征与要求。因此笔者以为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都应该致力于静观细察的感悟,加强形象记忆能力的训练,养成默记心画的习惯,达到想画之景物闭目如在眼前,下笔似有神助,至此才能进入自由境地,享受放笔挥写酣畅淋漓之快感。

  虽然不可能具有似乎先天赋予的超强形象记忆能力,但是人们完全可以"勤能补拙"坚持不懈地训练,相信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努力定能养成这种中国写意画所必需的能力,得以摆脱对摄像器材和照片资料的过度依赖,应该是有志从事写意画艺术研究和探索者的前进方向。

他人评价

  看到吴珍之

  2006年,在《美术解读·人文浙江》大型中国画创作活动中,出现了一幅描绘浙江历史人物邵飘萍的八尺整幅的作品。画面构成单纯,不着彩,写实造型功底和用笔功夫都显老到。繁复跌宕的墨线勾划出动荡的大背景,邵飘萍一身黑衣定笃于正中,正是心底乾坤、铁肩辣手、乱世飘萍的出神写照。于是,我第一次认识作者吴珍之。

  "浙派人物画"的精神在当下成了"非主流"。艺术的人民性,在绘画中充满理想却坚守现实主义写实画风的意识,从中国笔墨传统中演化出的新笔墨精神,都在多元而纷杂、多变而浮躁、多思而混乱、多情而自我、多产而缺失功夫的中国画世界中渐渐稀释。社会进步,百花齐放,可喜。优秀的东西远去,却让人可惜。在绘画风气越来越偏向描摹、制作、细腻、精致之时,吴珍之挥笔写就的作品散发出"浙派人物画"纯正的写意气息,自然引起许多同道的关注。这也成为她进入浙江画院的重要原因。

  意笔画与书法中的行草很相像,一气呵成的笔墨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古人讲究"童子功",犹如中国的戏曲、武术、医学、文学等,深厚的功夫靠积累。当代人持毛笔的时间虽很难与古人相比,但功夫不会完全输于古人。尤其在人物画上,笔墨的构成方式和审美程式上取得了古人完全想象不到的巨大进步,形成了笔墨演化的重要舞台。吴珍之的笔路随意而大胆,善用宿墨,颇显老辣,能看出大学时代、甚至更早的时候所经历的功课。在她一些表现红军老战士的现实题材作品中强化了枯涩的用笔,人物的沧桑感和情感张力迅速放大,让人感觉到女性画家中少有的霸气。

  人物画家基本上都有西画功底,其优势在于造型能力、写生能力较强,而且不易受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分科的思维限制。吴珍之也是,她常与父亲和家人一起外出画风景,在山水村舍中蕴化社会生活的情调。于是,她的另一路作品追求着自然的诗意,人和景和物互相交织,水墨融融,笔路轻松惬意。

  无论是苍老的一路还是柔美的一路,吴珍之的艺术情感始终发端于她对平民生活的偏爱。她旅居过的东南亚、游历过的黔东南、瞻仰过的红色圣地、生活着的日常环境,都有很多让她感动的东西。所以,异国情调、乡土情愫、怀旧情结都会被演绎在同个时期的各类作品中。然而情感的一致使她保持了艺术语言的一致,未曾让她的多种关注纠缠不清,却保持了她宽阔的视野。

  我能感觉吴珍之安静的眼光望着四周,定眸于感动她的瞬间。

  我能体会那管安静的毛笔,蘸着清水透墨,肯定而自由地写去,随着心,没有停顿。

  我当然相信更多的艺术契机正在靠近她,只要她不失去那份安静。

  --浙江画院副院长 池沙鸿

  节选于《书香门第》

  文/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报副社长蒋跃

  吴珍之,有很好的科班教育背景。她先是在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就读,尔后考上中国美术学院国画人物专业,毕业后又远赴东瀛留学,获硕士学位,现为浙江画院专职画师。她继承了父亲的传统,主攻国画人物。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造型基础扎实、笔墨修养全面的年轻女画家。她把书法艺术的生动气韵与黑白笔墨的形式魅力引入到了意笔人物中,颇有"吴家样式"。我认为,在中国画的各种题材中,以人物画为最难。这是因为人物有丰富的社会指向和精确的造型比对,而山水、花鸟却没有那样严格。中国绘画史表明,山水画从元以后日渐成熟,花鸟画自徐渭到吴昌硕完成了大写意的构建,而人物画自宋以后变化不大,尽管清末出现过几位卓有成就的画家,但终因人物画在造型等方面的难度,许多画家刻意回避,就整体而言中国人物画还有很多路要走。就这一点上看,吴珍之选择人物画作为创作的方向是有其思考的。

  一方面,作为学院派出身,吴珍之系统地研究过传统人物绘画,并在线条表现上选取任伯年作为参照,同时也吸收了书法用笔,讲究法度,其笔下的人物画造型准确、线条轻重缓急、刚柔方圆变化自如,技巧娴熟,充分展示出她对中国意笔人物画的理解。比如她给父亲画像,形神兼备,以中锋为主、正反欹侧格外生动。与她性别不相称的是她的画作十分粗犷、敦厚、老辣,比如《水墨人体》,她以纯粹墨线写形,完成了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转变和升华,富有中国绘画高格调的审美特征。线、墨、形和谐,尤其是许多长短、枯湿和粗细的对比关系处理的非常好,成就了既单纯又丰富的画面效果。在吴珍之的画册里还有山水小品和铅笔速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感悟和技法上的研究:曲折顿挫以及疏畅、绵密、聚散、交错,十分丰富;另一方面,吴珍之深受父亲学术上的影响,她的人物画所体现的意笔线描,既有线描造型带来视觉上的概括、明朗、清新之美;又有书写之韵造就的畅神之意。这样的写生方法,摆脱了西洋化素描纯自然的描摹,有很强的民族精神。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偏偏很喜欢写意的爽气舒畅和不可复制性,每一幅作品都会因纸面渗透、落笔气韵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喜欢多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象征性的图示和布局,使构图饱满富有张力;喜欢用瘦、腴、干、湿等变化多端的线条与烘、泼、积、染等淋漓酣畅的墨韵相结合,使画面散发着质朴浑厚的气息,赋予平凡的现实生活题材以艺术的审美价值……"

  2012酷暑于美术报新大楼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