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0e86d119eccc7fc9.webp)
《超人总动员》是一部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电影,由布拉德·伯德执导,格雷格·T·尼尔森、霍利·亨特、杰森·李、塞缪尔·杰克逊主演配音,
影片主要讲述了伟大的超人特工先生巴鲍伯退休后不甘寂寞重出江湖的故事。
影片于来自2004年11月5日美国上映。
- 中文名 超人总动员
- 外文名 The Incredibles
- 出品时间 2004年
- 制片成本 $92,000,000(估)
- 制片地区 美国
剧情简介
鲍勃是一个超人特工,他惩恶扬善,深受来自街坊邻里的爱戴。"不可思议"先生就是他的光荣 外号。他和另一个超人特工"弹力女超人"相爱,两人结婚后过上平静的生活。
![](http://d.aap5.com/20230210/t013dbeff8ee6e19dc8.jpg)
15年过去了360百科,鲍勃已经像普通肉处宽人一样生活,当上了保险公学着走图比司的理赔员。然而他心中还是有着技痒之时。当他知道有发明家要展开攻击超人特工队、毁灭人类的计划,鲍勃终于按捺不住了。他要超对游题重出江湖,挽救人类守护卫地球。但中年的超人已经大腹便便,他和敌人的斗争充满了悬念。介径述东鲍勃的妻子也跟丈夫一起投入到这场艰巨的战争中。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洲罪宗加湖试技十蛋练演员 |
---|---|
Bob Parr / Mr. Incredible | 格雷格·T·尼尔森 Craig T. Nelson |
Helen Parr / Elastigirl | 霍利·油待宣逐亨特Holly Hun帮增鲁况略式安何ter |
Lucius Best / Frozone | 塞缪尔·杰克逊Samuel L. Jackson |
Buddy Pine / S特鲜应yndrome | 杰森·李 Jason Lee |
Newsreel Narrator | 泰迪·纽顿 Tedd按船y Newton |
Gilbert 构神步Huph | 华莱士·肖恩 Wallace Shawn |
Bernie Kropp | 卢·罗曼诺 Lou Romano |
Mirage | 伊丽莎白·佩危龙构样火流纳 Elizab好待黄行达牛eth Peña |
Edna 'E' 娘杂确时盾杨立剧针Mode | 布拉德·伯德Brad B翻易化训常另裂从ird |
职员表
制作人: | 约翰·拉塞特、克瑞·雷 |
---|---|
导演: | 布拉德·伯德 |
编剧: | 布拉德·伯德 |
摄影: | Patrick Lin |
配乐: | 迈克·吉亚奇诺 |
剪辑: | 斯特芬·斯查福 |
艺术指导: | 卢·罗曼诺 |
美术设计: | 拉夫·埃格尔斯顿 |
是混坚景 信息来源
角色介绍
![]() | 超能先生-巴鲍伯 格雷格·T·尼尔森配音 鲍伯来自曾经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超人特工,一提起他的大号"超能先生"360百科,当年简直无人不晓。告别了惩恶扬善的生活15年后,中年鲍伯和家人已经拥有了平民身份,搬到郊区过起了平淡的界章担视甲待矿外普通生活。鲍伯是一名保险公司理赔呼第轻药术取员,每天朝九晚五闲极无聊,优裕的生选怕家鲁阻厚活更使他大腹便便。鲍伯多么渴望重温以前那种出生入死的超人生活啊。这一天,鲍伯偶然接到一个秘密任务,投套武类衡活指并血司表他认为自己重出江湖的时候到了,他的超人才能终于又派上了用场,可是参孔供死节协昔日的英雄已经变成了"狗熊":头发秃了,肚子大了,裤负拿官液群判子紧了,皮带怎么也扣不上了接认味须迫击判…… 在影片中,"超能先生"单破否社缺免青拉号具的超能力最突出表现在力大无穷, 且不说他能轻而易举双手托起汽车,他连锻炼臂力季院都用的是两节火车! |
![]() | 弹力女超人-巴荷莉 霍利·亨特配音 片中的弹力女超人可谓是人们心目中最理想女性的梦幻化身:她能奏苦果见圆制喜五刑声投文能武, 能里能外。作为全杂停虽律州微发种步皇职主妇, 弹力女超人可谓是贤淑钱应跳望良惠,从管教老大老二的言行到喂小儿子热反吃危愿县对吃饭, 她完全卸下超人的角色,变身成为最尽责的母亲。更难能可贵的是弹力女超人背织伯杆剂下在兼顾自己幸福美满的家庭的同时还要承担拯救世界的责任。 在影片中, 弹力女超人的超能力表现在拥有弹性极佳的身体,四肢可以无限伸展, 简直媲美让候图族脱"橡皮人", 她那无所不能的身命端庆体给观众带来许多惊喜, 让人不得不佩服皮克斯的想像力。 |
![]() | "水上飞"、"飞毛腿"-巴小飞 Spencer Fox配音 巴小飞是超能先生和太太的二儿子, 是个机灵、调皮的孩子。 他拥有超能力就像外号一样, 跑起来快得重白极算触办绍会艺剂侵像一阵风,甚至能在水上健步如飞, 在片中最精彩的段落之一就是反派的喽罗们驾着飞船追赶民吸基太比川律巴小飞的那场戏,堪称经典。 |
![]() | 超劲先生 杰森·李配音 超劲先生是影片中最大的反派, 这个从小狂热崇拜超人的小子长大以后却成为超人们最大的敌人, 妄想消灭所有超人, 独霸世界, 当然最后的结局不难想像。 |
![]() | 衣夫人 布拉德·伯德配音 衣夫人 是"超人"们的总服装设计师, 为"超能先生"一家五口设计了符合各自特点的超酷"超人衣"。这位个子矮矮、带着黑眶眼镜,长像独特,嗓音怪怪的老太太,实在是全片最搞笑的角色,她虽然出场不多,但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不少台词都堪称经典。 |
![]() | 酷冰侠 塞缪尔·杰克逊配音 也是一位"超人", "超能先生"一家最好的朋友。 他的超能力是能在瞬间将水凝固成冰。 |
以上信息来源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超劲先生的面部表情实际上都来自电影的导演布拉德·伯德。
- 给超劲先生配音杰森·李只用了4天就完成了配音,而超能先生的配音格雷格·T·尼尔森却用了两年的时间。
- 超劲先生的计划叫做Kronos项目是电影《Kronos》(1957) 的名字,这电影就是关于一个巨大的机器人降落到陆地,和他的“全能机械人”一样。在Kronos数据库中,出现的超人名字是:Universal Man、Psycwave、Everseer、Macroburst、Phylange、Blazestone, Downburst, Hyper,Shock,Apogee,Blitzerman, Tradewind、Vectress、Gazerbeam、Stormicide、Gamma Jack、ElastiGirl(弹力女超人)、Frozone(酷冰侠)和Mr.Incredible (超能先生)。
- 弹力女超人中国大陆的配音由徐帆完成,她之前还给《海底总动员》的多莉配音过。
- 弹力女超人的飞行代号叫India-Golf-Niner-Niner,简称IG99,实际上就是为了纪念导演布拉德·伯德1999年的经典2D动画《铁巨人》。
- 为了给巴小飞(超人大儿子)真正配出来气喘吁吁的声音,导演布拉德·伯德真的让配音演员Spencer Fox在录音室跑了几圈。
- Jack-Jack(超人小儿子)的名字也是导演布拉德·伯德的一个孩子的昵称。
- 小杰在片尾中变成火焰,正和《神奇四侠》中的霹雳火对应。
- Jack-Jack主演的《Jack-Jack的攻击》特别收录在《超人总动员》DVD中。
- 衣夫人的英文配音 Brad Bird“先生”就是《超人总动员》的导演。
- 衣夫人的实验室密码是6395742 。
- 衣夫人灵感来自Edith Head ,她是一个电影服饰设计师,工作了50多年,参与了成百部电影。
- Gilbert Huph先生的保险公司英文名叫Insuricare(Insurance保险+Care照顾),大陆国语版被翻译成了“爱心保险公司”,而新加坡国语版把公司名字翻译成“黑心保险公司”。
- 幻影的免费电话号码是866-787-7476,当时在美国这个号码还没有启用,而号码的后七位“787-7476”在一般的电话键盘对应的是“SUPRHRO”(超人)。当电影发行DVD的时候,这个电话就已经激活,电话里包括一段幻影的声音让你去浏览电影网站,并且告诉你在网站上输入电话号码,这样就可以浏览秘密信息(包括DVD都没有的一个被删掉的场景)。但是后来,输入电话号码的要求就取消了,而这个电话号码后来也没用了。
穿帮镜头
- 超能先生从车上下来登上滑板时,车和滑板都有影子,而超能先生没有。
- 海伦(弹力女超人)告诉鲍勃(超能先生)打开最后一个箱子时,先前镜头中的厨房消失了,只剩下一片外面模糊的景象。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届数 | 组织 | 奖项 | 获奖者 | 备注 |
---|---|---|---|---|---|
2005 | 第77届 | 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音效剪辑 | Michael Silvers兰迪·汤姆 | 获奖 |
最佳动画长片 | 布拉德·伯德 | 获奖 | |||
最佳原创剧本 | 布拉德·伯德 | 提名 | |||
最佳音响效果 | 兰迪·汤姆Gary RizzoDoc Kane | 提名 | |||
2005 | 第62届 | 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 | --- | 提名 |
2005 | 第58届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儿童奖-最佳电影长片 | 布拉德·伯德 | 获奖 |
2005 | 第32届 | 安妮奖 | 最佳动画电影导演 | 布拉德·伯德 | 获奖 |
最佳动画电影编剧 | 布拉德·伯德 | 获奖 | |||
最佳动画效果 | Martin Nguyen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配乐 | 迈克·吉亚奇诺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角色设计 | Tony Fucile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 | ---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配音 | 布拉德·伯德 | 获奖 | |||
最佳角色动画 | Angus MacLane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故事板 | Kevin O'Brien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艺术指导 | 卢·罗曼诺 | 获奖 | |||
最佳动画电影角色设计 | 泰迪·纽顿 | 提名 | |||
最佳动画电影配音 | 塞缪尔·杰克逊 | 提名 | |||
最佳角色动画 | 约翰·卡尔斯,彼得·索恩,Kureha Yokoo | 提名 | |||
最佳动画电影故事板 | Ted Mathot | 提名 | |||
2005 | 第14届 | MTV电影奖 | 最佳影片 | --- | 提名 |
最佳银幕搭档 | 格雷格·T·尼尔森,霍利·亨特,Spencer FoxSarah Vowell | 提名 | |||
2005 | 第31届 | 人民选择奖 | 最受欢迎动画电影 | --- | 提名 |
最受欢迎电影 | --- | 提名 | |||
2005 | 第31届 | 土星奖 | 最佳动画电影 | --- | 获奖 |
最佳配乐 | 迈克·吉亚奇诺 | 提名 | |||
最佳编剧 | 布拉德·伯德 | 提名 | |||
2006 | 第32届 | 土星奖 | 最佳特别版DVD | --- | 提名 |
[获奖记录信息来源]
幕后制作
布拉德·伯德从小就是一个超级动画迷,很小便显露出他在动画领域的才华。他的作品早受到迪士尼的赏识,在迪士尼工作多年,主导过多部热门电视卡通。1999年,布拉德·伯德推出自己第一部自编自导的传统动画电影《铁巨人》,影片虽然好评如潮但却票房不佳,电影公司对《铁巨人》的态度也不够好,再加上皮克斯创意执行副总裁、他的大学同窗约翰·拉塞特也为他叫屈,因此两位同窗一拍即合,决定携手合作。
虽然约翰·拉塞特本来希望伯德能够先适应皮克斯的环境再开始发挥自己的实力,不过布拉德·伯德是有备而来,上班第一天就提出《超人总动员》的构想和草图。《超人总动员》是布拉德·伯德自编自导的全新创意,他将《铁巨人》的幕后人马都带到皮克斯。在开始制作后,伯德马上融入了皮克斯的传统当中。在片中有一个专门给超人设计制服的老太太的角色,布拉德·伯德为这个角色配音的工作接了下来。
制作发行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法国 France | 2004年11月24日 | 英国 UK | 2004年11月26日 |
日本 Japan | 2004年12月4日 | 澳大利亚 Australia | 2004年12月26日 |
德国 Germany | 2004年12月9日 | 意大利 Italy | 2004年11月26日 |
俄罗斯 Russia | 2004年12月23日 | 巴西 Brazil | 2004年12月10日 |
新西兰 New Zealand | 2004年12月26日 | 中国香港 Hong Kong | 2005年2月3日 |
电影票房
影片自2004年11月5日在北美上映以来,三周累计票房高达2.32亿美元,成为2004年美国最成功的影片之一,与2003年推出的《海底总动员》持平,并将有望最终突破3亿美元大关。2004年底该片在欧亚22个国家的4000块银幕上映,三天累计票房高达4500万美元,一举创造了迪士尼影片历史上单周末国际票房的新纪录。截至2005年1月下旬,它的全球票房已接近5亿美元。
影片评价
国外媒体
一个激动人心的视觉体验。(《迈阿密先驱报》评)耀眼的美丽,有趣,意味深远。(《娱乐周刊》评)《超人总动员》有着罕见的电影质量,同时让人感到时髦和经典(Salon评)它轻易的成为本年度最好和最亮的家庭电影。(《华盛顿邮报》评)在动画故事里一个量级的飞跃。(《奥斯汀纪事》评)看起来2004年还是诞生了一部超级英雄大片。(《帝国》杂志评)
国内媒体
![](http://d.aap5.com/20230210/t0159b4d368ed7c60ef.jpg)
好莱坞生产类型电影的原理与万花筒差不多。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张纸片,不过稍微转一转,就变出一个新花样,永远让人目不转睛。以英雄为主人公的电影是好莱坞近几年热卖的类型片之一,《超人总动员》乍看上去眼花缭乱、气象万千,但仔细回味之后,不难发现它也是漫画英雄片这个万花筒变出的新花 样,因为那里装的小纸片仍然不外乎"具有超能力的英雄""阴谋""坏蛋""英雄受困""邪不压正"。《超》片只不过动了动对超人的理解,故事便焕然一新。(《京华时报》评)
完全没有期待中的惊喜,《超人总动员》竟看得我眼皮直往下耷拉。Pixar以往推出的每一部作品,从《玩具总动员》到《海底总动员》共五部,都被称为电脑动画长片的"革命"。但正是这种令人振奋的"革命"、这种一味追求的"革新",使得皮克斯过分沉溺于镜头的毛细,为革新而革新,而忽视了观众的的整体观影感受和情节结构的创新。(《新京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