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082a171939df5681.webp)
汶川地震的启示-- --灾害伦理学是由刘雪松天景钟察罪断基但和王晓琼著作完成,于2009年1月1日在科学出版社发表。本书达印爱织权乎该层心是从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侧重人与自然的关系,突今出了自然灾害的社会性一面,一方面由于人类的不当活动加剧了自来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反过来灾害的发生又加剧了人类社会的损失。在此胡极基础上,从灾害认知、关爱人类、关爱生命出发,对灾害的分类进行深化,提乡药饭报须写立出一些新的见解,为灾害伦理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
- 作品名称 汶川地震的启示--灾害伦理学
- 创作年代 2009-01-01
- 作品出处 科学出版社
- 作者 刘雪松,王晓琼
汶川地每属震的启示--灾害伦理学
破千种命易井体庆概刘雪松,王晓琼 著 | ||||
科学出版社 | 2009年1月出版 | |||
定价:38.00 | 语种:中文 | |||
标准书号:978-7-0去另华音切细3-023288-5 | 装帧:平装 | |||
版本:第一版 | 开本:B5 | |||
责来自任编辑:张丽娜,赵丽艳 | 字数:3同鸡行限编42千字 | |||
读者对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 页数:277 | |||
书类:普及读物 | 册/包:9 | |||
编辑部: 东方科龙 | ||||
附注: |
内容简介
本书目技便录
专家评论
读者评论
我要留言
四表松急自头件正困办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牵动了亿万国人的心,这次大地震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精神与生命关怀感动了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现代自然灾害的发生再也不是单纯的自然性破坏事件,人类社会对待自然的生360百科态和谐、对于灾害的有效预防、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灾后积极的人道关怀与恢复补助对灾害的破坏作用都将起到积极防御的效果。灾害中所生发的抗灾精神使人们的伦理责任、道德意识再度经历洗礼,从灾害中伦理道德的框架下重新审视自己。本书作为国内一部研究灾害伦理学的理论性著作,通过对于现代灾害特点的研究系统地论述了灾害中所体现的伦理道德关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此次汶川大地震线中发生的感人至深的道德事迹,对于灾害中所出现的优先逃生、无罪免责、心理价防频责供停承很红损害与伦理创伤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于灾转者规害中出现的优罪愧疚、无罪愧疚、良心安置提出进副固些候提命故次大了新的解决办法,在现时的背景下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伦理文化提出了新的设想。
本书适百无品举钱排换雷么合应用伦理学专业的学习和教研人员、灾害知识普及的社会机构和团体、专业救助人员、灾飞难洲烈抗文意延企害管理人员、对灾害关注的广大社会人群、需要灾害心理学知识的人员、想了解逃生避害知识的人阅读。
微衡密切鸡移或缺导言
第1章 灾害华理的基本要素
1.1 何为灾害伦理
1.2 灾害伦理的基本要素
1.3 灾害伦理学与其他伦理学的关系
第2章 灾害的存在论(基本)规定
2.1 灾害:自然的偶性断裂性及不可避免性
2.2 人为与自然:灾害属人性
2.3 顺时与抗争:人面对灾害的尴尬抉择
第3章 灾害的括类型学分析
3.1 自然的灾害与人为的灾害:致灾因子的复杂性
究演银香弱争宣 3.2 原发灾害与诱发灾额绝所某法称雨端害:灾害的系统性及志态适格获技出集甚连续性
3.3 未知灾害和已知灾害:人类认识灾害能力的发展
3.4 不可抗拒灾害与可抗灾害:应对灾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
3.5 牺牲、危害、损失:人类的自然灾害认知模式的变化
第4章 人与自然灾害之间的自然伦理关系
4.1 伦理学的价值延伸: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修正
4.2 社会制度的伦理责任女:生态学与马克思主义
4.3 科学技术的道德规范:技术理性批判与工程伦理学
第5章 灾害发生时的人伦关系
5.1 灾害中的伦理关怀:优先原则的确定
5.2 灾害中行为的特殊性:无罪免责原则的确定
5.3 灾害中的伦理特殊性:心理损害与伦理创作
第6章 减灾、防灾、救灾中的人伦关系
6.1 生命与财产:谁为第一性
6.2 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冲突中的痛苦抉择
……
第7章 灾后的生命关怀与伦理补偿
第8章 灾害伦理与灾害文化
第9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灾害伦理实践及其示范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