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陶式

美国休斯飞机公司1962年研制的一种光学跟踪、导线传输指令、车城硫预世看前载筒式发射的重来自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攻击各种坦克、装甲车辆、碉堡和火360百科炮阵地等硬性目标。该导弹求海亚富干紧灯突于1970年大量生产并装备美军,取代1技尼06mm无坐力炮、安塔克和SS-11式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该导弹还装备加拿大、巴西、意系试班基还村笑大利、以色列击找数木载、英国等30多个国家。

  • 中文名称 陶式反坦克导弹
  • 英文名称 TOW Anti-tank Missile
  • 国家 美国
  • 导弹类型 反坦克导弹

名称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Dow Chemical,道氏化学公来自司)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网

公司简介

  1897年创建于美国的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以科360百科技为主的跨国性公司,位居世界化学工业界第二名的国际跨国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居第一位)。陶氏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工厂。主要研制及生产系列化工产品、塑料及农化产品,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啊程青净化、造纸、药品、交通十缺、食品及食品包装、家居用品和个人护理等领域。公司业务涉及180个国家和长实好地区,全球员工4.6万人,2003年总销售额达330亿美元,产品类型多达 3,500余种。

  陶氏化学公司是一家具领导地位的全球企业,怎刑以科学和技术见称,为各个主要消费市场提供创新的化学品、塑料、农用化工产品及服务,年总销售额达400亿美元。陶氏的客户遍布全球175间关施爱受聚染云田个国家,所服务的多屋粒鱼决革成把突不湖律个市场,包括食品、运输、保健和医药、个人及家居护理、建造与工程等,均是对人类生活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住此境封展能管附玉。陶氏于在2004年财富全球500强排名第105位, 财富全美500强中排名第34位。

  作为业界领先的化工企业,陶氏清楚地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深知科学技术的影批选跟月方金木除切知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因此陶氏化学多年设级应换来一直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融入企业文化。2001年,在全球最具权威的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综合评定中,陶氏荣获全球化工界"2001年可持续冲分存势发展领导者"称号,2002年又在全球最大的2,500家全球化工企具乱代刚探责迅业中脱颖而出,获选为全球领先的化工公司。

  陶氏化学公司大中华区总部日前落户上海,以进一步统领和推进包头双兴括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业务。陶氏大中华地区总裁麦健铭表示,"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为提升陶氏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我们必须确立高效率的孔富振位族读宽众管理模式以及针对中国洲山势科以当弱艺娘值食的市场战略,并加大投资力度。"麦健铭说,陶氏在华业务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他希望未来几年,陶氏能迅速做大中国市场,取代德国,成为陶氏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

中国进程

  早在30年代,陶氏已通过代理商开展在大中华地区的业务往来。陶氏香港及台湾办事处分别航范不季只银练块块损在1957年和1968来自年成立。1979年,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陶氏在广州正式设立在华的第一个360百科业务办事处。1998年起,陶氏先后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化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设立了奖学金,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和本地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陶氏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1998年值她万展冷晶成立,负责管理陶氏在华所有投资项目。2001年-2002年陶氏连氢承妒女难名施续两年赞助北京、上海和张家港近200所中小学校开展增强环保意识的"手拉手地球村"活动。此外,陶氏还为张家港一所高校建立了一个陶氏电脑课堂,帮助当地学生掌握信息技术。2004年8月,上海正式成为陶氏大中华区的总部。

  陶氏并积极在大中华地区拓展制造基地。迄今,陶氏在上海、北京、广州、香港、台北设有5大业务中心,在宁波、张家港、南背敌小见而通、上海、武汉、广州等地建有10个生产基地,总投资约5亿美元。2003年,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的销售额为16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是陶氏在全球的第三大市场。

 施端这提 通过多年的经贸合作,陶氏与区内客户、分销商以及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和全球市场,陶氏的目标是掌握客户业务需求、紧贴市场变化及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陶式导弹

  "陶"式孔由了组反坦克导弹系统由美国休伊导弹系统公司按照美国陆军的订货研制。研制工作从1962年开始共用了6年,研制代号为XBGM-71A。导沿师受起院族吃买弹采用半自动制导,是作为地面和机载通用反坦克导弹系统研制的,用于取代老化的反坦克武器,行协航字如106毫米无后座力炮、人工操纵的地面和直升机机载反坦克导弹系统。

  1968年XBGM-71A导弹进行了首次发射,1969年列装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1970年开始进入部队,1972年4月开始在越协构角南经受实战检验。据美国专顺航组育路输怎质书名家评估,检验表明非常成干老期艺雷头粒接它沉不功。在一次战斗中,"陶"式反坦克导弹摧毁了2辆越南ПТ-76坦克。我们发现,轻型坦克不是评估反坦克导弹系统效能的最好指标,因为大口径机枪也能洞穿其装甲。反坦克导弹是从装备新系统的发射装置的UH-吸船毫夫停画个史矛1B"易洛魁人"直升机上发射的。据美国军方称,到1972年5月底美军撤离越南以前,"陶"式反坦克导弹一共摧毁24辆越南坦克,但没有说明坦克型号。同时,最早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型号也落入了苏联人手中,苏联设计师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试验。美国设计师威处将队怀至给十史奏采用了某种独创方案,但图拉(苏联城市)的武器设计师在主要技术思想上超过了其大洋对岸的同行。与"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类似的苏算团目联"竞赛"9K113反坦克导弹系统射程比前者远250米,而重量仅为其40%,其他性能实际上是相同的。

  "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从列装开始经过多次改进,并一直在美劳扩粮防希巴晶军和进口国军队中服役。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标枪"反坦克导弹系统作战使用过程中发现一系列缺点后,拒绝替换"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并继续使用改进型"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

  据美军称,经过12000多次试验、教练和战斗发射的检验,"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可靠性超过93%。

  "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用于消灭距离3750米以内的主战坦克和装甲车辆。它既可便携,也可以部署在战车和直升机上。便携型采用三角架发射装置。制导系统为有线半自动指令制导例源岩消向象,射程65-3750米。

  "陶"式反坦克导弹采用固体燃料起飞发动机和巡航发动机(位于弹体中部,有两个喷嘴)。通过两条导线传递控制指令,电子组件位于巡航发动机和直径127毫米的聚能战斗部之间。

  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借助于安装在弹体尾部的气动舵操纵。

  昼间光学单筒瞄准具放大倍数13倍,视场7度。夜间使用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AN/TAS-4A热成像瞄准具。

  21世纪初,DRS技术公司对AN/TAS-4A热成像瞄准具稍微进行了改进。改进型瞄准具保留了制式光学设备、系统和操纵员接口,但视场更大,探测距离更远,这是得益于在瞄准具中安装了新型光感受矩阵和安静、可靠的低温冷却装置。

  在"陶"式反坦克导弹将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研制了以下型别:装装备BGM-71C导弹的"I陶",装备BGM-71D导弹的"陶2",装备BGM-71E导弹的"陶2A"和装备BGM-71F导弹的"陶2B"。此外,该公司还为系统研制了装有反掩体战斗部的BLAAM导弹。

  "I陶"反坦克导弹系统

  1981年列装美国陆军。这种改进型的的特点是采用了直径127毫米的改进型战斗部,战斗部装有突出的双段锥体以优化爆炸中心--从BGM-71A反坦克导弹战斗部的116毫米增加到BGM-71C导弹战斗部的432毫米。因此,穿甲能力从620毫米提高到750毫米。但两种战斗部在尺寸和重量上没有区别,可以互换。

  "陶2"反坦克导弹系统

  1983年列装美国陆军。其与制式系统的区别在于采用了改进型"陶2"导弹、发射装置和瞄准具。其BGM-71D导弹装备了威力更大的装有突出的三段锥体的152毫米战斗部。由于战斗部直径增加,炸药重量从2.4公斤增加到3.63公斤,爆炸中心达到560毫米,新导弹战斗部的穿甲能力达到920毫米(均质装甲)。

  为了补偿导弹总重量的增加和确保最大射程3750米不变,采用了功率更大、使用1个高能双基推进剂药柱的微烟巡航发动机。同时巡航发动机的总冲量增加约30%。

  为了提高导弹的抗干扰性,在氙红外曳光管对面(沿直径)采用了补充红外辐射源。

  除了改进导弹外,"陶2"反坦克导弹系统还对瞄准系统进行了修改,装备了AN/UAS-12A/C热成像瞄准具和数字电子控制系统。借助于该设备能够处理接收的信息,选择跟踪信号(光学或热成像)。地面控制设备还包括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的数字微处理器,它可以在导弹发射前根据已经变化的作战情况重新编程。

  "陶2"反坦克导弹的发射装置可用于发射所有的反坦克导弹型号。在发射时自动确定其型号,并在制导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校正。

  "陶2"反坦克导弹系统战勤班由4人组成,但系统各部分封装携行时需要7人。

  "陶2A"反坦克导弹系统

  1987年列装美国陆军。其与以前各型别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导弹采用了串联战斗部。

  BGM-71E导弹的串联战斗部由美国陆军武器研究开发中心和休伊导弹系统公司联合研制。它由安装在伸缩锥体里的直径38毫米小型先导聚能装药和"陶2"系统BGM-71E导弹的主聚能装药组成,后者采用了双锥度(42度/30度)聚能漏斗,从而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穿透复合装甲和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

  为起爆先导装药的引信,采用了碰撞式接触器,在主装药起爆之前有时间延迟。在开发串联战斗部构想时,研制者用了几年的时间演练准确的装药爆炸顺序。先导装药在导弹重量中只占300克多一点,但对其射程的影响很大。

  从1988年起在瑞士组织了"陶2"系统所用导弹的许可证生产。但是瑞士生产的导弹采用了自己研制的战斗部,该导弹代号为"陶WH96"。其与BGM-71E导弹战斗部的区别在于,前者有2个先导装药,置于伸缩锥体中,主装药长度较短。瑞士产导弹的战斗部为每个先导装药和主装药采用了3个独立的执行保险机构。

  "陶2B"反坦克导弹系统

  1990年开始装备美国陆军。该系统是美国第一种用导弹自上而下摧毁目标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导弹制导方式仍为半自动指令线导。战斗部由美国航空喷气公司研制。

  BGM-71F导弹的战斗部装有2份直径127毫米的侧战装药,它爆炸时向下生成穿甲杀伤体(非触炸引信)。其非触炸复合引信包括光学和磁性传感器及激光测高仪。光学传感器根据目标外形探测目标。磁性传感器会对一定重量的金属做出反应。激光测高仪在导弹飞过目标上空时向战斗部发出爆炸信号。

  导弹横向稳定,因此战斗部装药的作用方向垂直向下。同时,第二份装药沿垂直方向向后偏5度40秒。在导弹飞到目标上空的时候,战斗部开始工作,产生飞向目标顶部的2个自生的穿甲杀伤体。两元战斗部提高了对目标的毁伤概率。BGM-71F导弹战斗部穿甲能力没有透露。

  2003年,"陶2B"反坦克导弹系统在伊拉克战争中首次接受了实战检验。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战斗中对伊拉克方面运输人员和装备的轻型卡车使用了"陶2B"反坦克导弹系统。但"陶2B"反坦克导弹系统在伊拉克的第一次使用无功而返,原因是对目标中心的瞄准点选择错误,结果导致自生的穿甲杀伤体在飞过目标之后才爆炸。导弹操纵员一开始推测是BGM-71F导弹飞得太高,非触炸复合引信的传感器不能识别目标。后来专家注意到,"掠食者"近程反坦克导弹系统也存在这一问题。对BGM-71F反坦克导弹作战使用的分析表明,传感器没有问题,而是需要修改瞄准点,即在目标中心以下选择瞄准点。在修改瞄准点后,BGM-71F导弹取得了良好的使用结果,这样就不需要对系统的软件进行修改。

  采用BLAAM导弹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

  休伊导弹系统公司从1996年起开始为"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研制多用途导弹--BLAAM(Bunkes Light Armor And Masonry)。该导弹用于摧毁掩体、轻型装甲车和建筑物。该导弹的研制受到美国军方新的军事理论的影响,即认为城市作战的重要性正在增加,在快速变化的作战环境中对反坦克武器的要求不断提高。该型导弹2005年开始批量生产。

  BLAAM导弹布局与BGM-71A反坦克导弹相同。采用了航空喷气公司按照MPIM/SRAW计划为"掠食者"近程反坦克导弹系统研制的战斗部。同时,该型战斗部采用了俄罗斯"玄武岩"国家科学生产企业研制的RMG多用途推进榴弹战斗部的作用模式和原理。

  BLAAM战斗部有2份装药--聚能装药和杀伤装药。聚能装药用于在掩体或楼房墙壁上炸出窟窿,第二份装药是榴弹,它通过窟窿钻进掩体并在里面爆炸,以爆炸波和破片杀伤里面的敌人有生力量。BLAAM导弹长1173毫米,重27.8公斤。

  按照美国陆军的意图,应通过修整库存的约5000枚BGM-71A导弹来大规模生产BLAAM导弹。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新导弹生产成本(约2930万美元)。

  "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运载平台

  前面已经说过,各型"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即可以携行,也可以用地面和空中运输工具搭载。地面自行式运载工具包括:M901-"I陶"坦克歼击车(美国),M2步兵战车和M3"布雷德利"装甲输送车(美国),M151多用途轻型吉普车(美国),"美洲豹"步兵战车(德国),"风暴"步兵战车(英国),M998 HMMWV多用途汽车(美国),M113装甲输送车(丹麦和美国,装于车体或升降平台),"锯脂鲤III"装甲输送车(瑞士,装于车体;丹麦和美国,装于ETS升降平台)等。空中运载工具包括以下直升机:AH-1S"眼镜蛇陶"(美国),UH-1N"易洛魁人"(美国),贝尔206-L1"德克萨斯漫游者"(美国),休伊500MD"防御者"H76 和S76M(美国),Bo105C(德国),"山猫"(英国),"阿古斯塔"AS109和AS129(意大利),"小羚羊","海豚","松鼠2"(以上法国)等。

  在地面运载工具上部署"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技术思维的最新潮流是将系统安装在升降平台上,从而使其在作战使用中具有一系列优势。代号为ETS(Elevated TOW Systems)的升降平台由美国防务系统业务公司和丹麦E Falck Schmidt A/S公司联合研制。用于安装在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辆上。第一件试验样品安装在丹麦军队的M113履带式装甲输送车底盘上,后来安装在"锯脂鲤III"轮式装甲输送车上。

  ETS系统包括:安装在升降平台上的战斗组件;车长和操纵员显示器;电力驱动装置;自主电源;备份手动驱动装置;"陶"式反坦克导弹补充弹药基数;通信与导航系统。系统总重量约2500公斤(不含弹药基数)。

  战斗组件包括:双联装发射装置(2×2枚导弹);装有结合了10倍光学瞄准具、第二代热像仪、广角电视摄像机和激光测距仪(作用距离达10公里)搜索-瞄准系统的稳定容器。系统驱动装置在运载平台发动机关闭的情况下使用自主电源(蓄电池)能不间断工作6小时。

  安装在升降桅杆上的战斗组件可升高距地面6.5米。这为隐蔽工作、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形褶皱提供了可能。战斗组件升至最大高度需时6-7秒,降低用时更短。

  配备ETS系统的战车的战勤班由3人组成:车长、驾驶员和操纵员,他们在装甲输送车车体内工作,完全由装甲保护。

  除了处于战斗状态的4枚"陶"式反坦克导弹以外,在装甲输送车车体后部的运输发射容器内还有16枚导弹("锯脂鲤III"装甲输送车底盘上是8枚)。

  ETS系统可以发射"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任何类型的导弹,包括BGM-71E和BGM-71F。

  装备新发射装置后ETS系统可混合使用各种"陶"式反坦克导弹。导弹系统能根据所选导弹类型自动调整。

  据国外媒体报道,丹麦军队领导人计划购买多达120套ETS系统。丹麦军队有140套"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其中56套安装在M113装甲输送车上。

  "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完善还在继续。装备陆军的系统采用雷声公司研制和批量生产的ITAS(Improved Target Acquisition System)改进型目标探测系统。ITAS系统为陆基"陶2"反坦克导弹系统的和安装在M998 HMMWV汽车上的发射装置所采用。ITAS系统包括AN/TSS-12目标探测组件、改进型制导导线摇架、改进型火控系统和电源。

  AN/TSS-12目标探测组件包括第二代复合热成像瞄准具(昼间光学通道与夜间热成像通道相结合)、激光测距仪、导弹曳光管跟踪装置、瞄准具昼间通道光学系统和瞄准具自动调准装置。

  改进型制导导线摇架与制式摇架相比驱动装置操纵把手更符合人体工学,在垂直瞄准驱动装置中使用了制动装置,能提高导弹瞄准精度。

  改进型火控系统配备目标跟踪装置,前者根据开放式原则设计,便于在未来进行改进。火控系统组成中还包括练习器装置和内部检测装置。

  ITAS系统能在任何条件下发现和识别目标,作用距离是TAS-4/UAS-12制式瞄准具的两倍。装有ITAS系统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的价格约为51.9万美元。

  目前正在对系统的导弹进行完善。例如,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在导弹和瞄准综合系统上加装了紫外线跟踪通道,从而能对装备"窗帘"型光电压制综合系统的坦克和步兵战车进行射击。

  自从"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列装以来,仅美国就生产了超过50枚各型别的反坦克导弹。这种导弹已经停止向美军供应,仅用于出口。

  在最近的将近20年里,美国为替代"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而展开一系列未来反坦克导弹系统研发计划,但都由于经费和技术原因而在研制阶段就停止了,并越来越倾向于研制现役系统的改型,而不是全新系统。同时,美国陆军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正在逐步退役。按照以前的计划,最后一枚"陶"式反坦克导弹应于2010年前退役。但是,由于接替"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的新系统迟迟未能问世,决定将其使用期限延长至2012年左右。

  美军还将继续使用现有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据美国陆军官方代表称,美陆军司令部正在研究一些替代方案,包括现役"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延行计划或研制"标枪"增程型反坦克导弹。

  此外,雷声公司制定了射程更远、飞行速度更快的"陶-2A"和"陶-2B"反坦克导弹方案,这将提高操纵员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美国已经对增程型"陶"式导弹成功地进行了靶场测试。这些导弹用于传输控制指令的导线加长,对弹体和头部整流罩进行了修整。但最大射程增加了多少没有透露。据雷声公司的代表称,试验数据证明"陶-2A"和"陶-2B"反坦克导弹经改进射程增加了,同时其战斗威力没有变化。在改进型反坦克导弹列装美军后,"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很可能还要在美军中再服役若干年。

  "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装备世界41个国家的陆军。英国、日本、瑞士、巴基斯坦、埃及正在按许可证进行生产。伊朗和中国也在生产"陶"式反坦克导弹系统,但为其另外取了名字。

  其他研制

  为对付苏联及华约国家装备的新型坦克,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于1978年开始进行陶式导弹的改进工作。1979年国陆军同意分两步进行的改进方案。第一阶段主要是提高战斗部威力,改进后的导弹定名为改陶(BGM-71C)。

  继陶-2之后,相继出现了陶-2A型(BGM-71E)、陶-2B型、陶-2D型和陶-2N,已发展成反坦克导弹武器系列。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