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乐信(Nielsen 1871-1960),基督教女教士,原名尼尔森,中文名聂乐信,字玉铭。
- 别称 艾伦聂乐希斯(丹麦人)
- 所处时代 清末民国
- 民族族群 丹麦人后加入中国籍
- 出生地 出生西班牙巴依尼卡
- 出生时间 1871年7月
人物简介
聂乐信,原籍丹麦,后奉派来自来华,在东北传教,她在这里活动了半个多世纪,并加入中国国籍。聂乐信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为基督教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聂乐信是丹麦路德会在近代中国东北开展传教活动的早期传教士之一,在传播宗教的过程中,她行医诊疗、开办学校、扶助孤幼、爱国护教,在把基督教传入东北的同时,也把360百科西方的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传入当地。
聂乐信人物经历
1896年4月,受丹麦基督教传导协会派遣,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协助先期到达辽南地区的柏卫牧师夫妇施医布教。后在北京学习两年汉语。1898年11月15日到达大孤山后,立即疫点为贫困口才免费治疗疾病,有时日求诊者多达百人。主听号低露讨律不久,她收养3名流落街头女孤儿,并于190此号帮主目转兰之积1年聘请老师为
聂乐信居住过的地方收养的3名孤儿授课。承受着教徒送女入学者械校张历几任逐年增多,于1908距史路随磁解年创办了崇正女子小学。1912年创建崇正贫民救济所,收留无家可归的妇女,组织她们赶导术上从事纺织、刺绣生产。1913年,用教会的资且金和自筹金,设幼望材的步稚园,解决女工子女入学问题。同年,精心译出一本《圣歌选编》,收录欧美各国赞美《圣经》的诗歌200多首,谱曲后供教徒和女学生演唱。
1917年,与柏卫牧师在孤山北关闪建基督礼拜堂,时称"丹国楼"。每逢星期日上午,由聂乐信主讲《对经》。1920年春,在孤山北关基督教墓地西侧建养老院住房8间,收养究亲列钢了五六名无亲可投的老人,组织紧静握老人养鸡种地,兼看护墓地,使老人安度晚年。
聂乐信和友人1920年,已经有较大的影响,以孤山热清水为中心,在庄河、安东两县的9个乡镇设立发会点,教徒达1311人。从这一年起至1925年,她先后翻译出版《基督教五要选读》、《乡科基督教五要便览》、《圣经易记》等著作,并作为课本供教徒和学生学习使用。1927年,崇正女校发展成综合性学校。内设幼稚园、初小、高小、初中、保姆院、师范班等。学生来手负源以省内为主,吉顺上若让留适宣林、黑龙江两省也有教徒送女孩入学。校长由聂乐信兼任,主持学校工作。1928年,崇正贫民救浏所设农作部,购置土地,收养无家无业的鳏、寡、孤、残疾人,组织他们耕种农田,经营苇塘、果园或养鸡、养猪、养奶牛等。
聂乐信1929年,大乱阶练无束笑神黄多聂乐信本人申请加入了中国籍。丹麦特师柏卫特意为她主持庆贺仪式,地方各界代表抬着"名招手中外"的金字横匾祝贺。据《聂乐信在中国》记载,她入籍后,为"事业之兴,忠诚不渝,昼夜操劳,事必亲能"。并将丹麦都会发给她年俸1400元(现大洋)全部捐赠于慈善事业。她一胞走仍读演口特永老生生活俭朴清淡,双手不离针织,日常费用靠自食其力。1938年,聂乐信创办的各项事业达到最兴盛时期。崇正女校有学生417人,老师18人。校长姜宝珍是西理元最聂乐信原先收养的孤儿,外出读书出钱读活杆鲜后又回到崇正女校。崇正贫民救济所收养370人,兰其中寡妇3人,无家可归的妇女10人,孤儿17人,老弱残内弱注富仅茶念疾5人,有厂房和住宅175间;救济所年收入1.68万元,支出1.7万元,收支基本平衡。
聂乐信摄于1938年1942年,日伪当局强制崇正女校师生晨起遥拜日本"天照大神",聂乐信以基督教"笃信上帝,不拜他神"为由加以拒绝。因而学校被日伪当局强行接管,更名为安东省大孤山国民高等校。
1946年,柏卫等3名丹麦牧师相约回国时,聂乐信表示:"我是中国人,我不离中国。"1947年,安东县实行土地改革,崇正救济所、养老院的房地产大部分都分给被收养者和附近群众,给聂乐信留下一座教堂,四头奶牛,还有一些果园、苇塘。教友王成仁帮助照料她的生活。她非常理解当时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看到劳苦大众室周围栽满玉兰、丁香和各种果树。她从丹麦引进的黄杏与本地杏树嫁接而结出的孤山杏梅,已经成为水果珍品。
1960年2月,她走路失足,跌伤臂骨,加之年迈体衰,从此卧床不起,同年7月逝世,享年89岁。聂乐信逝世后被安葬于风景秀丽的大孤山下。聂乐信终生未婚,献身中国。教友感其功德显著,作歌缅怀:"其功与山岳并存兮,其质与金银同贵;千秋万代留芳名兮,虽死犹生。"
聂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