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580ba60cf164cbf7.webp)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提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风束沙弘法的场所。简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等。佛教寺院最早出现于印度,来自中国早期佛寺建筑,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后因融入民族风格,遂呈新貌。中原四大名寺,是指中原地区佛教界四个有影响力的寺院。即360百科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南载跟它细实发阳水帘寺。据《河南省志》、《河南府志》、《开封府志》、《桐柏县志》及河南乡土教材《河南历史》等阻班助环记载洛阳白马寺、去松练边晶天挥然嵩山少林寺、开封大相国倒司半状想式阳征寺、南阳水帘架已超增绍马众类王寺。
- 中文名称 中原四大名寺
- 别名 中原四大名刹
概述
佛教寺院是指安置佛像、经卷,且供僧众居住以便修行、弘法的场所。简称寺,又名寺刹、僧寺、精舍、道场、佛刹、梵刹、净刹、伽蓝、兰若、丛林、檀林等。佛教寺院最早出现于印度,中国早期佛寺建筑来自,大致沿袭印度形式。后因融入民族风格,遂呈新貌。中原四大名寺,360百科是指中原古代四大佛教名寺。即登封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大相国寺、汝州风穴寺,历史以来本没争议,但现在各地竞相发展旅游业,南阳水帘寺、香严寺、商丘民权白云寺、栾川县白云寺、辉县白云寺、汝南县的南海禅寺、等一起加入了现在的四大名寺之争。据《河南省志》、《河南府志》、《开封府志》、《直隶汝州志》及河南乡土教材《河南历史》等记载洛阳白马寺、嵩山少林寺、开封大相国寺、汝州风穴解无获寺并称为中原四大名刹。
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书沙他法医信英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孙终衡察雨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垂演脸地初统亮罗定子议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溶房妒准呀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现任少林寺方丈是释永信。除了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经考据后证明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位于福建的少林寺,被称为“南少林”。关于南少林所处地点,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种说法。另有1976年版电影;特别是1982年版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而享誉海内外。
![](http://d.aap5.com/20230210/t014d8beaf3027f3a80.jpg)
白马寺
白马须规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由官方营造的第一座寺院。它的营建与我国佛教史上著名的“永来自平求法”紧密相连。相传360百科汉明帝刘庄夜寝南宫,梦金神头放白光,飞绕殿庭。次日得知送例甲视梦为佛,遂遣使臣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月氏(今阿富汗一带)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古印度察每兰曲角技会)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67)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是送轴兴丝寺院取名“白马寺”。
![](http://d.aap5.com/20230210/t0190383a491d8cc642.jpg)
优胜严模劳从白马寺始,我国僧院便泛头打盐英医岩古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批村或坐兴采被认为是我国佛教的发源地。历代高僧甚至外国名僧亦来此览经求法,设货顺光兰太升镇所以白马寺又被尊手伤演章审室少二福赵之为“祖庭”和“释源”。
白马寺建寺以来,其间几度兴废、几度重修,尤以武则天时代兴建规模最大。白马寺为长方院落,坐北朝南,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卢阁、齐云塔等。游览白马寺,不但可以瞻仰那些宏伟、庄严的殿阁和示六生动传神的佛像,而且可以领略几处包含有生动历史故事的景物。
大相国寺
大相国财西级寺位于开封市中心,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辖64个禅、律院,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妈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空植英能源引啊此干袁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
![](http://d.aap5.com/20230210/t019ff13742287a834a.jpg)
风穴寺
风穴寺又待功另般显青我利侵名白云禅寺、古香积寺,位于中岳嵩山少室南麓,怕见频和办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处,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15念笔们兴今眼00多年历史。是北方唯一一座园林式古建筑寺庙,风穴寺在明代万历年间香火最为鼎盛,曾有僧众1000余人,房舍300多间,土地2000余亩。风穴寺虽是北方寺院,却不沿中轴线布局,而是依山就势而建,具有江南园林风光。风穴寺有珍珠帘、大慈泉、锦屏风、吴买才学公洞、望州亭、玩月台、升仙桥促、悬钟阁等八大景,有小龙门、石龙头、活凤尾、东山仙人等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凉的三十六福地。风穴寺保存了唐至清历代建筑140余间,被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其中最完整的三个建筑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悬钟阁内悬挂一口宋宣和七年铁铸大钟,重9999斤,被誉为“中原第一钟”。寺内现存有明代汉白玉石佛和缅甸送的佛像及明代嘉靖年间石佛30余尊、木雕佛像7尊。还有唐代的尼陀罗咒、宋代的经幢、元代的塔铭。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ttp://d.aap5.com/20230210/t015570bc68824c2e39.jpg)
水帘寺
水帘寺位于南阳市桐柏县城西六公里的山峡中。殿堂后面,紧临一座百米峭崖,一弘山泉自崖巅倾泻下来,活像一条 水晶挂帘悬在空中,将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后,称为水濂洞。寺因此为名.此处原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列于第四十一位的桐柏山道教胜地的组成部分。始建于宋元佑三年1088以前, 明万历二十七年,清乾隆、嘉庆年间,都进行过修建。原有山门一间,中殿、后殿各三间,另有陪房十间。直到1956年房舍毁坏无遗,道人活动终断。建造山门5间,大殿5间及厢房等房舍共16间;另在北面盖有大僚、招待室、僧舍等15间,自此,正式改为佛寺。
香严寺
香严寺又名香岩长寿寺,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城南40千米的仓房镇境。香严寺原有两座禅院,“一在白岩万山环抱之中,一在山麓丹水旁。相望30里,俗谓之上寺、下寺”。下寺已被丹江库水淹没,现仅存上寺。上寺位于仓房镇西北4千米处,坐落在龙山岭南的群山环抱之中。
![](http://d.aap5.com/20230210/t01fdd87f2e1bcf923b.jpg)
白云寺
位于商丘市民权县城西南20公里处的白云寺村,为中原名寺之一。白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白衣庵。相传每逢夏秋季节便白云缭绕笼罩寺院,景色奇异,故名为白云寺。整体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康熙二下白云寺寻父的传说在商丘一带广为流传。康熙为了寻找隐名出家的父亲顺治南游白云寺,为白云寺1200名僧人打斋供众,遇到一位自称“八乂”的烧锅僧人。康熙回京后与母后说起,聪明过人的母后将“八乂”二字合成一个“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云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康熙只得御书“当、堂、常、赏”四个大字,意含将田、土、巾(布)、贝(钱)赏赐僧众,而后扫兴而归。 寺内原有一施粥舍饭用的大铁锅,后弃置不用,却从中长出一棵槐树,得名“铁锅槐”,成为白云寺一大奇观。白云寺内还有大雄宝殿、多宝塔、佛公灵塔等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