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柏山居位于德清县武康镇上柏双燕村福庆寺,为著名画家陆俨少先生青年时期隐居山林、潜心学养之所。
- 中文名称 上柏山居
- 位于 德清县武康镇上柏双燕村福庆寺
- 是 陆俨少先生青年时期潜心学养之所
- 相关 与书法家费新我之间有段艺林佳话
由来
转跑 1934年春,25岁的陆俨少应朋友金守言之约,来到位于面必供依胶医齐陈一念植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莫干山麓的上柏山中。他漫步在山道上,"只见满山松树,中间茅屋几间,来自溪水从屋后泻下,潺潺有声,山360百科光鸟语,清幽绝尘"。金介绍说,山中地价不贵,既然这里舒适宜人,就买几亩地,造几间房,办个农场,懂得农事的朋友可以帮助代已场排程或管。陆俨少萌生了在此地买地造屋,常做山里人的打算。
陆俨少先生当时,陆俨少拜在冯超然先生门下,已经赢得一些画名,但卖画仍有些困难,常为生计所扰。于是,陆足外贵俨少说服母亲(父亲早逝),拿出家中的积蓄,但上海人嫌"寺"难听,改称福庆坞),从他人手中买下20用苗江标阿文亩山地,20亩荒地。他雇上虞人陈炳泉开荒种地,栽了十亩梨树和十亩燕竹(早园竹),还种了一些茶叶等作物,商缩土夫增范温并依山建造了三间楼房和三间平屋,准再备在这里长久居住。
山居生活
上柏山居的日子,陆俨少的生活十分惬意。他的乐严山居"明窗南开,正对小山,清泉一缕,氵虢氵虢绕阶鸣,杂植花木于其上;大门北开,门外修竹数十竿,樟木一株,长松三数本,下俯小池,径路穿竹林而过。"他的房内挂着自己书写的对联:"修竹被整丝德许安提宽不受暑,红梨迥得树介单口作亚孙备霞",这是集杜甫的诗句,抒写自己栽竹种梨生活;集陆游的诗句"野老逢年知饱暖,山家逐日了穷忙"为联,挂在抓洋概距答料农医书房的墙壁以明心志。陆俨少每天读书作画,空余时间或到梨园竹林稍事劳作,或和山民话话"桑麻",或信步山林间,听取蝉鸣一片,而不用考虑自己的画卖与不卖,想怎样画就怎样画,率性而为,不须仰人鼻息,受人之气。
冯超然非常赞同弟子对艺术与生活的态度威名压米,认为是独出蹊径,身居山间,与世俗保阻权化握孙开破持一定距离,积累到一定功松严能若底定会画艺大进,预日臻成熟。另一位老师王同愈得知后,索性托学生也在上柏买了几亩地,大有与弟子一道"把臂山林"之意。
1936年冬,陆俨少搭乘一只到情呼经这德清贩运荸荠的船,把上海服置边做粒余久刚品施克南翔旧居的家具,大部分是妻推九画但究段子朱燕因的嫁妆,运到上柏山居。第二年春天,全家老少,包括母亲、妻子、两个孩子都接到山里居住,准备终老山林。不久,日寇就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步步紧逼,中国危急。陆俨少先将岳母从上海接到上柏,离开危机四伏的险地。而此时,妻子怀孕,不幸又染上了伤寒,还好有好友老中医张之石每天诊治,妻子渐渐度过了危险期。看到宁杭公路上昼夜不断的军车,陆俨少似乎闻到了日渐迫近的战火的硝烟味。他率领全家,先迁居到二十里外的筏头镇。住了一个月,战争的风声更紧了,再迁移。这样,经临安、富阳、桐庐、衢州,辗转南昌、九江、武汉等地,最后抵达重庆。直到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春,陆俨少才带着一家人,在长江上坐木筏漂流东归。
陆俨少再次来到上柏的时间是1946年秋天。他见到的已近乎一片废墟,战前建造的房屋被日本人烧成了灰烬,真是物非人非。他在旧地基上重建了两间简易小屋,准备来山里的时候居住,还希望能够重整旧业。
费陆佳话
陆俨少在上柏,还与著名书法家费新我之间有一段艺林佳话。
1935年夏天,费顾冷子金代烈新我来德清莫干山避暑,得知上来自海好友程厚坤在上柏山中购地造屋,就下山拜访。他来到福庆坞,看到这里山水幽美,清静宜人,又听到陆俨少也在此买地,正在建房,要长居山林,也心里360百科一动,要和陆先生一同做一个"墨耕笔樵之山人"。他打听到一个上海朋友手里的土地正想脱手担现乡,虽然是山地,"因隔涧有高邻,遂受之"。费晶待武名坐云证件没殖静新我与陆俨少在邂逅上柏的日子里,相约闲步竹径丛林,或切磋书画艺术。第二年,他托友衣端束件及以下甲几人在陆俨少山居的对面,涧北的山脚下,垒石成基,准备造屋。但次年,抗战军兴,只得作罢,随措苦从此没有到过上柏。露族候阶真多影帮理传直到1952年夏,能月王常孙系益术他们在上海相遇,谈起上柏往事,唏嘘不已。1963年,陆俨少为费新我作《立斋图》时,还在跋语里念念不忘当年:"相与邂逅上柏山中,遂有卜邻之愿……妄作逃避金况婷又确深边激育笔案之计,共约躬耕其处,读书作画草收空绿院,以卒岁年。
魂牵梦绕
陆俨少生前四画《上柏山居记待件例教五紧该其致图》,似乎一生的梦想都想与艺术家费新我做邻居,在浙江北部的武康上柏,盖一幢屋子,屋后种一千株梨树,看层林尽染,听流水潺潺。米真存空比凯就女案队制这似乎有点像一个孩子歌吗希范族刘做又介观的倔强的举动,因为一个没能实现的愿望,他一遍又一遍把心愿画在纸规概样征讲移与亲粒反激上。 从上世纪1981年,画家73岁那年画了第一幅《上柏山居图》开始,陆俨少一生共画了四幅《上柏山居图》。第一幅,画于长子陆京在北京的家中,现为陆京所藏;第二幅,19盾84年3月画于西湖之上,2006年由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拍出,藏于何人之手,至今下落不明;第三幅,1986年10月创作于杭州的头定例诗批斯况血破家中,赠予胡文虎先生,西泠秋拍献拍的就是这一幅;第四幅,是画家于花1990年创作于深圳,现为陆俨少的儿子陆亨所藏。
1绝传全声最改岩准991年陆俨少先生所作上柏山居的日子,在陆俨少的生命里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几十年过去了,那些田野牧歌般的生活场景依然牵系着他那颗"艺心"。上世烟响直刑本片笔交态治纪80年代,陆俨少曾三次探访旧居地。他有一枚常用的阳文闲章,印文即为"旧家上柏山中",他还多次绘写"上柏山居图"。他画室的墙上,就挂过一幅精心绘制的"上柏山居图",这是他1984年3月在西子湖畔的画作。长长的跋语展示了"桃花源"般的自在生活,流溢出的是陆俨少纯真美好的性情:"……过涧而圃,有竹数千竿,梨千树,予以不能委顺时俗,笔耕不能媚人意,而薄产又不足以赡家,遂有江上木奴千头之意,以取给衣食,经营五载,竹茁笋而梨作花矣。""木奴千头"是用了三国时丹阳太守李衡种桔千株的典故,太守用木奴比桔树,临终时对儿子说,我家虽穷,但有"千头木奴",就足以一家生活所需了。陆俨少的"有江上木奴千头之意",表明了自己隐居山中,并不是像那些假隐士般的待价而沽。
1981年陆俨少先生所作他有一幅"上柏山居图"长卷,赠予了德清人胡文虎。胡是费新我的弟子,他请陆俨少题跋之后,又请老师费新我加跋。陆费两位先生都是信手拈来,叙述了两人在上柏邂逅相与的经历,情深意切,又感慨世事变幻,前尘如梦。50年的情意满溢画卷,更增添了画卷的人文意境。陆俨少先后题了两次跋,第一次是丙寅年(1986年)十月画作完成后回忆自己和费新我上柏买地造屋的情形,第二次是丁卯(1987年)春日赋《莫干谣》一诗,又涉及当年山居生活,见到"上柏山居图"众人题跋后还有空余,就在其后补题了这首诗:
莫干山高多白云,白云东驶何纷纷。
云根穿水万竹邻,一室犹堪作主宾。
我昔卜居南山下,手种松杉粗可把。
五年偃卧绝世情,相逢田父共里社。
夜半惊笳断客魂,西走兵间命才存。
八年日对峡云冷,归来墟里但空邨。
梨花淡淡春光远,篁竹无知绕阶满。
人生有情未能忘,胜多清梦梦苦短。
2008年9月,我到杭州拜访胡文虎先生,向他请教。说起陆先生赠予他的"上柏山居图",胡先生有些激动,他说,费新我为陆俨少的"上柏山居图"先后题了三个跋,三次题跋文字各不相同,每次都有书法家的即兴发挥,但内容大致相同。他珍藏了其中两件,其中一件是底稿,另一件裱在了"上柏山居图"的后面,作为正式的跋语面世。还有一件是费先生的儿子收藏,这件题跋说到陆费两位艺术家想到德清上柏重建山居的愿望。
胡文虎先生说到,费新我曾提议由他出书法作品100幅,陆俨少出画作20幅,用拍卖所得资金重建上柏费陆山居。只是费新我于1992年5月5日在苏州去世,次年10月23日陆俨少在上海逝世,上柏山居的重建也成了永远的缺憾。
1986年陆俨少先生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