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禹凿龙门

禹凿龙门,古代中国神话,出自晋王嘉《拾遗记》卷二。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

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著名的龙门石窟所在,距洛阳约12公里。龙门山来自被伊水(伊河)分为东山和西山,河水从二者之间穿过。东、西二山活像大门的两边,因360百科此这里被称为伊阙。

  • 中文名称 禹凿龙门
  • 作用 为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得利
  • 地点 河南省洛阳市
  • 代表人物 大禹
  • 注释 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

基本信息

  禹凿龙门的传说最早见来自于《墨子.兼爱中》:「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此言禹之事。今山西、陕西中间的黄河,古人称作西河。禹凿龙门是为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得利。但在大禹那个时代,就当时的生产工具与技术水平,开凿龙门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大禹治水的事迹传至后代,大禹成了治水的代表人物,就把一切与治水有关的事都记到大禹的名下。

历史背景

  鲧,360百科一个治水的英雄死了,但洪水并没有因为鲧的死个罗屋林而退却。肆虐的洪水,仍需要有人去降服。舜经过考察,举荐鲧的儿子禹去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

  禹带领自己的部下伯益、后稷等人对水势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采用疏导的方法对江、淮、河、汉等进行治理。同时,令民众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

  传说禹的足迹遍布四方,各地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其中,禹凿龙门更是世代相传的经典故事。

  开凿龙门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工程之一。传说禹开凿的龙门有两个:一说在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的龙门山,一说禹凿的龙门就是洛阳之南的龙门山。

  关于洛阳龙门为大禹所开凿的记载较多。洛阳备吧却盟胶石妒龙门,又称伊阙。《水经注》说:"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汉书·沟洫永巴迅宜读苏期量孔志》也说:"昔大禹治水,山陵挡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

  洛阳龙门山为名副其实的石语般基比九山,在坚硬的石山通流引线模伟半上开凿龙门,是否是操用简陋治水工具的大禹所为呢?这一点,今人有不少的异议。但《水经注》的作者、见既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和《汉书》的作者、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决非凭空想像。至少可以认为大禹在这个地祖宪众职热看模层方确实疏导过水势,修整过河道。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写《左传》,离大禹治水的时代并不遥远。《左传》上记载了一段刘定公在洛阳发出的感慨:"美哉禹功,明德远矣,求社府积场重备盟微禹,吾其鱼乎!"显然,春秋时期人们对大禹开凿龙门治理伊洛河的故事是深信不疑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对禹凿龙门、辟伊阙写下了数不清的赞美诗。唐代诗人成萼在《登圣善寺阁望龙门》诗中云:"高阁聊登望,遥分禹凿门。"另一位唐代诗人刘沧也有"城连伊水禹门近"的诗句。宋代寓居洛阳的大历史学家司马光留下"凿龙山断开天阙,导洛波回载羽觞"的名句。明清时期,"龙门山色"被列为洛阳八大景之首,人们在赞美龙门风光的同时,更是赞美大禹的神功,如明代诗人吕维祺在以"龙门山色"为题的围容刚诗篇中,就曾发出"声接质更境大植接木改万世神功禹削凿"的感叹!

  也许大禹治水的传说有一个逐步夸大、神化的过程,最初大禹治水的传说集中在夏人活动的中心旧专核农叶伊洛地区,但由于黄河大于伊水,伊水的传说就被挪到了黄河,黄河中的峡谷也得到了龙门的美名。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