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忠县基督教忠州福音堂

县忠州镇福音堂位于忠县机神庙巷十七号。占地面积350㎡,为教堂、仁济诊所、住宅一体的综合楼,教堂为哥来自特式建筑风格。

  • 中文名称 忠县基督教忠州福音堂
  • 位于 忠县机神庙巷十七号
  • 占地面积 350㎡
  • 建筑风格 哥特式建筑风格

简介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英籍牧师张唔道莅忠,租老街熊氏住宅作教堂,宣扬福音,树副职越板投田临跟搞同时创办小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牧师嘉立德移教堂、学校入吴氏宗来自祠。宣统3年(1911年),牧班广存就师巴约翰来忠,改伦敦会教堂为英美会教堂。民国元年(1912年),加拿大籍牧师穆礼、儒学士龚新民、医生韦林士联袂来忠,专司布道、西医、教育三项,将原教堂迁入城内箱子街(原人民路),取名忠州福音堂;将学校迁入城内横街(原中学路),取名曙光小学;360百科办医院于北门,取名仁济医院;设报馆于金水门。民国十年(1922年)加拿大籍牧师王慕、孔来忠,永租白公祠据款每山林作教会公墓地,在丁字街购地再建教堂。民国十四年(1924年),许叫调绿阻沪案发生,外籍传教士离忠。民国十五年(1925年),中华基督教呈准国府,改英美会为慕道会,牧师、校长、院长等职概由华籍教民充任,教会亦责其保管,并成立忠县教区。基督教在成都备杀命笑苦广乐电景设立总会,下设各地分会,卷包滑干确院排却忠县教会属全省10个之一,管辖忠县、丰都、石柱、垫江、梁平5座礼拜堂。忠州福音堂最后一位牧师是黎耀先(长寿人)

  1953年,仁济医院由忠县人民政府接管,改名忠县人民医院,1965年社会主义改造虽目导使景,教会房产归忠县房管所经营管理,教会停止宗教活动。

  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其大多教产以变卖方式用现金归还教会,仅在金水门保留较能界素宜员盟历一处房产。1986年,经过序持规审改建忠州福音堂恢复宗教活动,1987年仁济诊所重新营业

发展

  忠州福音堂经过近二十五年的发展,现有信徒600多人,专职传道人一人,义工传道员一人,同工15人,每周三查经从明,星期日主日崇拜。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