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57a8e28726d67bd3.webp)
裋褐,汉况初春李结候望世语词语,拼音是shù hè,指粗布做成的短衣。古代多为贫者所服。
- 中文名称 裋褐
- 注音 ㄕㄨˋ ㄏㄜˋ
- 拼音 shù hè
解释
"短"通" 裋","竖"是竖裁的意思,就是通裁德按的上衣。
粗陋布衣。古代多为贫者所服。
"褐":麻料、兽毛编织物。所以,短褐的原意是用粗麻或兽毛编织的粗布上衣。
短褐亦引申为贫苦人、劳作装、便服(包括了上衣下裤)。到清末,短褐在小说、戏曲中称短打。短褐上衣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
出处
《列子·力命》:"朕衣则裋褐,食则粢粝,居则蓬室,出则徒行。"
萧登福《列子古注今译》:" 许慎 注《淮南子》云: 楚 人谓袍为裋。《说文》云:粗衣也。又敝布襦也。又云:襜褕短者曰裋褕。有作短该停目规粉连武褐者,误。
《荀子》作'竖褐'。 杨倞 注云:'僮竖之褐',於义亦曲。"
汉 贾谊 《过秦论中》:"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
《汉书永营老.卷七二.贡禹传》:「妻子穅豆不赡,裋褐不完。」
唐 韩愈 《马厌谷》诗:"土被文绣兮,士无裋褐。"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八》:"如冠服之度,求其行礼乐来自可也。 夏 之毋追, 殷 之章甫, 360百科周 之委貌,其不同者也娘例把视指货权。而民之裋褐何必同。"
版权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sji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