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隋与高丽的战争

隋与高句丽的战争发生在598年至614年。高句丽多次成功抵御隋军攻击,隋军损失惨重。来自最后高句丽婴阳王360百科请降并将逃到高句丽的斛斯政遣返,隋炀帝撤军,高句丽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俘获大批隋人不放还。

隋炀法果似海讲花武帝为了征讨高句磁肉底画玉倍期坏丽,而对国内慢妈来充长单思百姓过度残暴征敛、统治,导致隋朝农民起义爆发并愈演愈烈,隋朝大乱灭亡

  • 名称 隋与高句丽的战争
  • 地点 辽东半岛、朝鲜半岛
  • 时间 598年(第一次)、612年(第二次)、613年(第三次)、614年(第四次)
  • 参战方 高句丽、隋朝
  • 结果 隋朝损失惨重,大乱灭亡。

背景

中原王朝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结束了自东际若义水奏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使人民免受战争苦难,得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从而促进了整个北方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广泛交流和发展,为日后统一中国奠定来自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更犯跟北周北齐的统一,就没有后来南北朝的统一。北周武帝宇文邕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代英主,正当凯船督紧肉真提速针否映他打算"平突厥,定江南",实现统一全国理想的时候,不幸于出征前夕病逝。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王朝后,北击突厥,南灭陈朝,统一华夏。隋文帝采取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政策,促进了社会安定,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府库充实,国力大增。而高句丽对隋朝阳奉阴违,隋文帝遂把目光投向一直未臣服中原的高句丽。高句丽且在隋灭陈作战时,高句丽王担心祸将临头,积极备武积粮,就已引起隋文帝极大不满。

360百科句丽

  平原王在位早期,高延货印句丽与隋维持着紧张而和平的关系,继北朝之后,受隋文改的帝册封为"高丽王"。由于此时百济与新罗联盟的早已瓦解,高句丽南部相对平静。586年,平原王将都城由平壤城迁至长安城 (即今朝鲜平壤市区)。

  590年,高句丽平原王"治兵积谷,为守拒之策",随时准备迎战隋朝大军。 高句丽曾多进灯硫上续才仍次小规模袭击隋北部边疆。对此隋文帝很不满并致书平原王高汤,"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首策脸双需整象族永源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平原王接到诏书后惶恐,想要奉表陈谢,但大几阳科境源图听设是恰逢其病死了。 高句丽婴阳王继位后的596年,隋朝使者在突厥遇到高句丽在突厥的特使后,隋文帝传书高句丽要求高句丽终止与乐错唱突厥的军事联盟,停止对善假重突形践隋朝边疆的连年的持续不断的侵袭并对隋朝表示臣服。高句丽婴阳王虽然表面上接受了隋文帝的最后通牒。但第二年,597年,平阳王居然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 ,对此隋朝朝野震惊。

第一次高丽与隋战争

起因

  597年,高句丽平阳王联合靺鞨人攻打隋朝的辽西。 隋炀帝即位后,要求联察吧弱父德步高句丽王高元入朝,但是高句丽王高元不仅不入朝,而且非常缺乏藩属国应有的礼节。

经过

第一次征讨

  指挥官:(隋朝)杨谅、王世积、高颎、周罗睺;(高句丽)婴阳王、姜以式

  兵力:(隋朝)300,000人。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者完采侵百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 六月二十七日,隋文帝下诏黜除高丽王高元官爵,同时,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督爱官吧规星核关(即今山海关)。时逢雨季,道来自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水路隋军由周罗础湖喉率领,自东莱(今山东掖县)360百科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主岁船日季称刚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九月二十一日,水陆两路被迫退还,隋军死该持罪吗即除者十分之八、九。 但高句丽威被奏王惶惧,遣使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隋文帝像最初那样对待高句丽王。

二次征讨

  指挥官:(隋朝)隋炀帝、宇文述、于仲文、来护儿;(高句丽)婴阳王、乙支文德、高建武。

  兵力:(隋朝)需谁厚既雷注液乡军人113万3800人,民夫数量是军人的两倍。(高丽)不明

  大业六年(610年),效论即属烧顾黄门侍郎裴矩以高句丽本为箕子所明输沉于引便送石二阿线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礼为由 ,劝说隋炀帝胁使高句丽王入朝。

  高句丽王高元不遵籓礼,隋炀帝决定征讨高句丽。 大业七年,隋炀帝下诏征讨高句丽,命令幽州总管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三百艘,官吏监督劳役甚急,结果造船工匠昼夜在水中,几乎不敢休息,从腰往下都长出蛆虫,十分之三四的人因此死去。 隋炀帝下诏集结天下的军队,无论南北远近,都要汇合于涿郡。集结了天下军队之后,隋星加状座年延境治钱义层炀帝又另外征发了江淮以南水手一红席布万人,弩手三万人,岭南排镩手三万人,又命令河南、祖力育哥卫采淮南、江南造戎车五万乘送到高阳,用来装载衣甲幔幕,还征发民夫以供军须。秋,七月,隋炀帝征发发江淮以南民夫及船运黎阳及洛口诸仓米到烈衣余时立涿郡,船只相次千馀里,载兵甲及攻取之具,长期来往科结杨各就今妈换掉煤在路上的有数十万人,挤满了道路,昼夜不停,死者相枕,臭秽盈路,天下骚动。 八年正月,应征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有军人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此外为其运输物资的民夫是军人数量的两倍。

隋朝将士

  

  辽东之战

  大业八年的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隋炀帝命令宇文恺修筑浮桥,浮桥修成后,隋军从西岸进攻。在浮桥延伸到距离对岸还差数米的位置时,高句丽趁机攻击,隋军无法登岸,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打退了隋朝的第一次进攻,隋多名将领奋勇杀敌战死。于是隋军敛兵,少府监何稠接桥,诸军接连前声况圆感北装乎裂进,大战于东安,击败高句丽军,死亡上万人。隋军乘胜包围辽东城。

隋朝水军

  最开始隋炀帝在辽水会师的时候,隋炀帝说现在是"吊民伐罪,非为功名",为了防止将领轻兵掩袭孤军独斗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所以命令他们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 辽东城的高句丽军数次出击不利,于是婴城固守。隋炀帝下命令攻城,又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而是先上奏隋炀帝,等回复命令到达,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隋军仍然没有攻下辽东城。即使之后炀帝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这个城池。高句丽的其他城市也坚守,隋军没有攻下。

  隋军长期顿兵坚城之下,人困马乏,士气和战斗力大减。

  来护儿之败

  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船只守卫相接数百里,进入浿水(大同江),来护儿率领精兵四万登陆攻打平壤,高句丽诈败,来护儿中计,纵兵俘掠,队伍混乱,高句丽伏兵趁机攻击隋军,来护儿大败,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

  宇文述九军之败

  隋朝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馀道,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右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升出增地道,会于鸭绿江以西。宇文述等人的军队人马都携带百日所用的粮草,还带着排甲、枪槊以及衣资、戎具、火幕,太沉重以致于难以负荷。下令军中:"遗弃米粟者斩!"士卒都在幕下掘坑埋了粮草,结果才走了一半路程,粮草已经快要耗尽。

  高句丽派其大臣乙支文德来诈降,观察隋军的虚实。隋朝于仲文想要趁机捉住乙支文德吗,但是被刘士龙阻止。于仲文放走乙支文德之后,又后悔了,决定追击乙支文德。当时隋炀帝命令驻军受于仲文节度。于仲文、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水追乙支文德。乙支文德看到隋军将士有饥色,所以想让他们更疲惫,每一接战就诈败、撤走。宇文述一天之内七次战斗取胜,继续前进,渡过萨水。乙支文德再次派使者诈降。宇文述看到隋军士卒疲弊,不能再作战,而平壤城险固,估计难以迅速攻下,于是趁机撤退。宇文述等人的军队返回时,高句丽军从四面攻击,宇文述等人且战且行。到达萨水,隋军渡河渡到一半时,高句丽攻击隋军后军,隋朝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诸虏隋军都溃败,无法禁止。将士奔逃一日一夜到达鸭绿水,行了四百五十里。王仁恭为殿后,击退了高句丽的追兵。 诸路隋军,只有卫文升一军独全。

  宇文述等九支军队渡过辽河时,有30万5千军人,等到返回辽东城时,只有2700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

  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失败而告终。

农民开始起义

  隋炀帝自从开始谋划征讨高句丽,就诏令崤山以东养马以供军役。又征发民夫运粮,储存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到达的都没能返回,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帝自去岁(大业六年,公元610年)谋讨高丽,诏山东置府,令养马以供军役。又发民夫运米,积于泸河、怀远二镇,车牛往者皆不返,士卒死亡过半,耕稼失时,耕地多荒芜。加之饥馑,谷价踊贵,东北边特别严重甚,斗米涨价到数百钱。所运米有粗恶的,命令百姓拿买米补偿之。又征发鹿车夫六十馀万,每二人推米三石,道途险远,还不够路上运输人员吃的,到达时,已经没有运输的粮食了,都害怕被治罪而逃跑。加之隋朝官吏贪婪残忍,趁机掠夺百姓、鱼肉百姓,导致百姓困穷,百姓的物资与民力都衰竭了,当顺民就会遭遇承受不了的冻馁,很快就会面临死亡,剽掠反而能活的久一点,于是百姓开始聚集起来反抗。 王薄、豆子颃、窦建德等百姓农民起义蜂起,不可胜数,攻陷城邑。隋炀帝命令都尉、鹰扬与郡县相知追捕,抓获就斩杀,但是仍然禁止不了农民起义。

第三次征讨

  日期:613年。

  指挥官:(隋朝)隋炀帝;(高丽)婴阳王。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御驾亲征高句丽。正月,炀帝下诏征集天下兵集于涿郡,开始召募百姓为骁果,修辽东古城贮备军粮。 四月二十七日,炀帝渡过辽水,二十九日派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与上大将军杨义臣率军趋平壤。 隋炀帝命令诸将攻打辽东城,允许诸将"便宜从事"。隋军架设飞楼、撞车、云梯于辽东城下,并挖掘地道配合,昼夜不停地连续攻城20余日却没有攻下辽东城,隋朝与高句丽都伤亡甚重。

  隋炀帝征高句丽时,命令杨玄感在黎阳督运。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曾帮助隋炀帝杨广成为太子并登基为帝,立下大功,杨素恃功骄倨,朝宴之时,有时会失臣礼。隋炀帝心中记着却不说,杨素也有察觉。等到杨素死了,隋炀帝对近臣说:"如果杨素不死,那么就要杀了杨素的整个家族。"杨玄感知道这些之后,自认为累世贵显,朝中的文武官员有很多是父亲的故吏,看到朝政日益混乱,而隋炀帝多猜忌,内心不安,于是与诸弟潜谋作乱。 杨玄感起事反隋炀帝,对众人起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耳!"众人都很高兴。百姓父老争相送来牛酒,百姓子弟到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有数千人。

  攻打辽东城很久却没有攻下,炀帝命造布囊百余万个,里面盛满土,想要堆成一条宽30步、高与城齐的鱼梁大道,使将士沿此道登城;又造八轮楼车,高出城墙,俯射城内。正当攻城准备就绪,辽东城情况危急的时候,杨玄感造反的消息传来,隋炀帝密召诸将,密令撤军。隋军留下的军资、器械、攻具积如丘山,营垒、帐幕、案堵不动,皆弃之而去。隋军众心汹惧,混乱的失去了部署划分,诸道分散。高句丽守军疑其有诈,不敢出击,第二天才外出,向四面远方侦查,仍然怀疑隋军假冒撤军。两天后,高句丽出动数千士兵追击,因为隋军太多,所以不敢太靠近,经常距离八九十里,快到辽水的时候,知道御营都渡过了,才敢攻打后军。隋朝后军仍然有数万人,高句丽跟随抄击,最后的羸弱数千人被高句丽杀掠。

  杨玄感的叛乱被迅速平定。隋炀帝命令大理卿郑善果、御史大夫裴蕴、刑部侍郎骨仪、与留守樊子盖追查杨玄感的党与。隋炀帝说:"杨玄感一呼而跟从者十万,更加说明天下的人不应该太多,多了就相聚为盗。不都杀了,就无义惩戒后人。"樊子盖、裴蕴接到隋炀帝这个旨意,于是严刑峻法处理之,杀了三万多人,都籍没其家,被冤杀者占了三分之二,流放了六千余人。杨玄感围东都时,曾开仓赈济百姓。凡是接受过赈济粮食的百姓,也都被隋炀帝坑杀于都城之南。

第四次征讨

  日期:614年。

  指挥官:(隋朝)隋炀帝;(高丽)婴阳王。

  结果:高句丽将在杨玄感造反后逃到高句丽的斛斯政遣返给隋炀帝。高句丽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俘获大批隋人不放还。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下诏再次征发天下兵,攻打高句丽。

  三月,隋炀帝到达涿郡,隋军士卒在路上逃亡相继。隋炀帝到临渝宫,祃祭黄帝,斩杀叛军者以衅鼓,仍然无法阻止人们逃亡。

  秋,七月,隋炀帝车驾到达怀远镇。这时隋朝国内已经大乱,所征之兵多数未能按期到达,高句丽也困弊,隋朝来护儿趁机要向平壤进军,高句丽王高元害怕,于是遣使请降,囚禁并送回斛斯政。隋炀帝非常高兴,遣使召来护儿率军返回。高句丽的请降,并非真正归附,只不过是诈退隋军的一种缓兵之计。而"自负才学"的杨广,对此却未能识破,竟下令班师还朝。 来护儿认为此时正是攻破高句丽的好机会,想继续进攻,不肯奉诏,但是诸将听从隋炀帝的命令,都请返回,来护儿才奉诏退军返回。

  八月,隋炀帝从怀远镇班师返回。邯郸贼帅杨公卿率领其党八千人劫掠了隋炀帝车驾后的第八队,得到了飞黄上厩马四十二匹。十月,丁卯,隋炀帝到达东都,己丑,到达西京。征高句丽王高元入朝,高元却没有来。隋炀帝下令将帅严装,准备再次征讨高句丽,最后没有成行。

结果

  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战争,连年征战使数百万人丧生,"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 ,引起国内人民对隋炀帝的强烈不满。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时,就开始爆发隋末农民起义。至隋炀帝第三次征高句丽,各地大量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名存实亡。隋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不仅严重削弱了隋国力,导致民不聊生,也使隋炀帝丧失民心,隋末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使隋朝统治崩溃。在隋炀帝第三次征讨时,高句丽表面上表示臣服,但是却不按隋炀帝的命令入朝,还俘获大批隋人不放还,后世中原人到高句丽,隋人"隋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

影响

政治

  隋炀帝连年发动对高句丽,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于是义军蜂起。 隋炀帝一开始就用严刑酷法镇压人民的反抗怒火。下令为盗者随获随杀,甚至抄没全家。樊子盖镇压汾、晋间起义军时,大肆烧杀;王世充镇压刘元进领导的起义军时,一次坑杀三万人。但是屠杀只能激起人民更大的愤怒,起义队伍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大业十二年,隋炀帝不顾廷臣的劝谏,第三次南巡江都。隋炀帝写诗留别宫人说:"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面对土崩瓦解的形势,隋炀帝却说得如此轻松!隋炀帝在江都时,生活更加荒淫,每天与从姬一千多人喝醉。隋炀帝对萧后说:"外间有不少人算计侬,不过侬不失为长城公(陈后主),卿也不失为沈后(陈后主妻)。我们姑且只管享乐饮酒吧!"然后倒满杯喝得烂醉。炀帝还曾拿着镜子照着自己,回头对萧后说:"好一个头颅,该由谁斩下来?" 这些话表现出他在农民起义的压力下,狼狈不堪的情景。

经济

  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的是进攻高句丽。 隋朝对高句丽的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隋炀帝进攻高丽的战争,直接、间接参加的就有三四百万,各种频繁的徭役,更是难以计算。但可以肯定,大部分青壮年劳动者都离开了生产岗位,这是对生产力最严重的破坏。"耕稼失时,田畴多荒",正是生产力遭到破坏的实际情况。《隋书·食货志》说:"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疆场之所倾败,劳敝之所殂殒,虽复太半不归,而每年兴发,比屋良家之子,多赴于边陲,分离哭泣之声,连响于州县。老弱耕稼,不足以救饥馁,妇工纺绩,不足以赡资装……宫观鞠为茂草,乡亭绝其烟火,人相啖食,十而四五。"(天下人死于劳役,每家都耗损财物……人民在疆场倾覆败亡,因劳役而疲累致死,虽然三分之二的人死亡不归,但每年都征发役夫,家家户户平民的子弟,大多开赴边疆,骨肉分离哭泣的声音,各种各县都能听到。老弱之人耕种田地,不足以解救饥饿,妇女纺织布匹,不足以供给行旅衣装……宫殿楼观成为茂密的草场,乡里之中烟火断绝,人吃人的地方十处有四五处。)不仅如此,更加"重以官吏贪残,因缘侵渔"(再加上官吏贪狠暴虐,借机渔肉百姓),以致"百姓困穷,财力具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掠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群盗"(百姓穷困,财力都枯竭了。安分守己则无法忍受饥寒,死期也将迫近;剽掠则还可能活命,于是百姓开始相聚为群盗。)。这就是说,在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为了不被冻饿而死,只有相聚起义了。

军事

  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高句丽还在,隋朝却大乱灭亡,北周留下的丰厚遗产被败坏殆尽,人口锐减到200余万户 ,严重分裂内战削弱了华夏,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 ,而东突厥崛起"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突厥可汗将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 华夏面临被突厥灭亡的危险。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华夏被大乱严重削弱,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

评价

  岑仲勉:以如许之众,钤辖之远,而欲发纵指示,一切操于日事玩乐之独夫,根本已构成必败之条件。隋炀帝挟童稚之见,已为众必胜寡,殊不知师无纪律,阻手碍脚,稍有摇撼,牵动全军,人越多则致败之机亦愈多。隋炀帝师出无名,无非好大喜功的思想在作怪。隋末农民大起义,以三征高句丽为最要原因;之前中国经济文化之发展,正表现着逐渐上升,而经过此一回变乱,人口却剧烈下降,其阻碍社会生产之发展,不言而喻。

  白寿彝:隋朝进攻高句丽的战争,严重破坏了隋朝的生产力。在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为了不被冻饿而死,只有相聚起义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