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来自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本书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本书数十幅插图照片中360百科的风景异常优美,令人叹为观止,有的是美国著名摄影煤不倍苦补机家斯蒂芬·R·约翰逊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
- 书名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
- 作者 比尔·波特
- 作者国籍 美国
- 作品特点 富有生机和感染力
图书简介
书名
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领守座输阻神景功父隐士
简介
比尔·波川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春农名汉学家。他将中国古代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反响。他曾经以"红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策策迅护胶情上集》,《石屋山居诗我州球确千制欢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来自文著作。从197句布危友道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并撰写360百科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文物龙员青细态列此孩面妒的书籍和游记,此书是最著完志见史啊对品参路著名的译本,曾在欧强观犯字的房肥孔掉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作者简介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汉学家人。他将中国古代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反响。他曾经以"红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罗响利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并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文物的书籍和游记,此书是最著名的译本,曾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图书目录
作者序
译者序
第一章 隐士的天堂
第二章 月亮山
第三章 举世皆浊
第四章 访道
第五章 鹤之声
第六章 登天之道
第七章 云中君
第八章 朱雀山
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
第十章 暮星之答观家
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
第十二章 大道入廛
译后记
读者评论
评论一
独处不是离群索居,而是有更深的觉悟和仁慈,心怀慈悲,与人与物更和谐地共处。他们是中国文化真正的传承者,默默存在,没有语言,唯有实践。
这群以精神幸福、个人自由为意志领超当衡言的隐士,代代相承、摒弃浮躁、真实地生存。
评论二
[21世纪的隐士]
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一些人宁愿放弃俗世的享会慢款美晶顾节能乐过隐居修行的生活:他们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极亲选种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从此书中,你可以一睹终南山等地当代隐修之士的风采,了解中国隐士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本书全面展现了中国隐士的精神风政风貌,将引你走进他们的神秘世界,是一本不可多余沙较执海改际得的著作。
评论三
[给历史留一瓣心香]
注子六助注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迫雷宣乎达屋川水深激将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本书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
评论四
空谷幽兰 安妮宝贝 比尔·波特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我就读书。 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空谷幽兰》。翻译出版是2001年,印了四千册。曾在一本先锋杂志上见到封面。是路途中拍下的照片。作者拄着登山的拐杖,穿蓝布衬衣,摄影师戴斗笠,身上斜背着包袋。两个对东方文化充满激情的成年美国男人。旁边站着年轻的和尚,路途装束,光头,浓黑的眉,左手手腕上绑着白毛巾。他们似正经过峻峭山顶的灌木丛,背后是尖耸的山峰和浓雾。 这一幅黑白照片,充满一种活力与寂静互相探测的意味。走在寻访的路中,但某种存在却神秘坚定,无所表露。 在书中有一幅照片,照片标明:通向贺老洞的铁链和铁梯。沿着华山正面陡峭的山崖,走过木板铺就的栈道,能抵达13世纪的道士贺元希雕凿的几个隐居处之一。长空栈道是这座山上最危险的地方。他在书里写。 我记得去华山的时候走过条路。我们有一小队人走过窄小及摇晃的木条,手里抓着铁链,背后就是风声呼啸的万丈深渊。若往下看,便觉得自己完全失去重量。掉下去,也就尸骨无寻。 这种体验在我20岁的时候发生。危险及清醒的降临,使人最终从紧张进入一种诡异的平静。天地就在身边。死亡近在咫尺。这段悬崖,它异常逼近生命的真相。仿佛是生与死之间一条贯通的小径。 当然,这是针对普通人而言。对那些修炼中的隐士来说,它仅仅就是一条通道。小道士走在上面亦是可以箭步如飞。 书里采访了一些道教与佛教的代表性人物。年龄最大的已经90多岁。他们大多常年在山上居住。过最简单的生活。自己种土豆,蔬菜,吃松树的松针和花粉。遵循严格的戒律。戒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 我想随着这个美国男人足迹的深入和切身的交往,他会发现他所寻找到那些隐士,并不是他理想意念中的那些人:在云中,在松下,在尘世外,靠着月光,芋头和大麻生活。所需的只是一些泥土,几把茅草,一块瓜田,数株茶树,一篱菊花,风雨晦暝之时的片刻小憩。 相反,他们或者承担深重的孤独与贫寒,栖息在僻静无人抵达之处,或者在寺庙里忍受着游客喧嚣,琐碎杂务,无所事事,或者疾病缠身,平静等待死亡降临。他们的生活里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而一簇火焰。那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 道教徒和佛教徒寻求的是不变的东西。这是他们不追名逐利的原因。寻求的只是道,就是我们生于兹,回归于兹的那个无。我们的目标就是要与这个自然的过程融为一体。一位道长在采访中说。 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这也应是此书最为普及的意义。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
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作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
中国人说,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是目前人们所知的最早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称为中国人。但黄帝是从两个隐士那里,学会了怎样战胜敌人和延年益寿的。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统治了一百年。大约与此同时,埃及建造了第一批金字塔。
黄帝乘龙回归了仙班。此后,中国新生文明的领导权又经历了几代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传到了尧的手中。两千年以后,孔夫子称赞尧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略过了自己家族的成员而选择了一位隐士作为继承人。公元3世纪,皇甫谧在他的著作《高士传》中,记述了这件事情: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
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但是尧决意要找到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于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隐士。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后来他也去找了一位隐士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高士传》又一次记载了这一事件:
(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于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 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处。
皇甫谧所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是从《庄子》以及其他公元前4 世纪或更早的著作中择取的。看起来,中国人似乎从开始记录中国文明早期领导者的轶事时起,就已经同时记载了隐士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他们一直重复着这些隐士统治者的故事-如果不竭力去仿效的话,那么他们就将其视为理想人物,珍藏于心中。当然了,密集的群山是不会像人这样做的。但是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个隐士社会-姑且假定这是可能的-它们是针对那些行使权力的人的。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权力的传递应该建立在美德和智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裙带关系。
这些故事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政治批评。但是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真的有人更愿意选择荒野,而不是文明。这正是世界各地隐士传统的基础。而中国隐士传统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隐士在他们所遗弃的那个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评论五
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中,记述了一个族群,他们的远祖为避秦祸,带领族人来到了与世隔绝的湘西武陵桃花源,数百年来,中国朝代已是几经变更,但他们安居乐业于世外桃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当今之世,在崇山峻岭,或者远离人群的地方,也隐居着一些清修苦练的人,他们有的是道家练气修真之士,有的是佛门明心见性之客,有的也许非佛非道,也许亦佛亦道,避开尘俗的羁绊,乐于心灵的清静,他们无论隐于山岳,还是隐于寺院道观,还是和光同尘而隐于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甘于淡?,坚持自我,与世无争。
隐士,一个独特的边缘人群,以前,我们只能在释道儒的典籍,古人的著作和笔记,或者在当代的武侠小说中,才看得到这些山林隐逸的身影,很高兴也很庆幸,这几天我从赤松居士的《空谷幽兰》里,看到了当代的山林高士,赤松居士从一九八九年的春天起,几度走进终南山(书中泛指秦岭山脉),寻访了数百名隐居深山独自修行的比丘、比丘尼、居士、道士,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作哲学的探讨,作心灵的沟通,为我们保存了当代隐士的一些珍贵记录。
纵观我国的历史,上下数千年,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到尧、舜时代的许由和卷,下及百年前的虚云大师,几乎从有文字记载起,就已有隐士。隐士大至分为好几类:
一类是绝对的隐居,独自修行,寄居于尘世之外,悠然自得,不再摄履红尘;
一类是在悟道前隐居清修,悟道后入世教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如三国的诸葛亮,如百年前的虚云大师;
一类不一定隐于山林,也许是隐于城市,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很普通的朋友,他们和光同尘,但又能独立于天地之外,如列子;
一类是当国家有难之时,出世拯救万民于水火,国家安定的时候,不留恋荣华富贵,退隐泉林,"功成遂退",如汉代之张良,唐代之李泌。
但有一类,却是以隐为名,以隐求名,以名博官升,此所谓"终南捷径",这便不知道算不算是隐士了。
赤松居士是美藉洋人,洋名比尔•波特,从一九七二年起,在台湾和香港修行和生活,有浓厚的国学底蕴,曾经将寒山的诗和一些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很大的反响。在《空谷幽兰》?,他以写实的笔法,写出作见所闻,兼插古人的诗词散文和笔记,遇到不尽如意的事,以幽默的笔法,让读者心领神会,不禁抚卷微笑。
很敬佩真正能够处世而独立的隐士,他们无论是隐于深山,还是隐于闹市,自性清净,自心便是清净丛林,甘于淡泊,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如空谷之幽兰,清净雅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评论六
前一段时间在当当上买书,看到《空谷幽兰》的介绍:"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了,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这段话让我很感兴趣。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讲到竹林七贤的故事,我立刻就被吸引了,之后不时会想起他们在翠绿的竹林中打铁,下棋,饮酒,作画的场面,那是何等的洒脱。我一方面羡慕他们的风骨,一方面考虑着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带着我的疑问,看到了这本由一位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书,想看看他一位外国人是如何寻访当代的隐士,就买了此书。
翻开书页,读着文字,并没有感受到一般译本的语言生涩感。这得宜于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及译者深厚的翻译功力。我跟随作者的文字来了一次"眼睛想旅行"。了解到许由是中国最早的名隐士,他对尧让天下于他的回应是:"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 他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还到河边洗了耳朵。我对他的行为十分赞赏。在中国古代,选择隐居生活并不总是意味着艰苦的生活。除了宗教苦行者和真正的穷人之外,还有一些富有的隐士,他们的艺术感受力促使他们走出城市,走进附近的山里。但是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真正的隐士存在吗?随着作者的寻访,我了解到现代居住在山里的隐士多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修行的佛道两教的出家人。他们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种菜,采松子或采集草药来自足。只有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会下山去买些米面油盐等基本生活用品。作者寻访的路线是沿着钟南山脉(这是他了解到的隐士多居的地点),虽然沿途劳累,有些地方甚至险象环生,但他还是有毅力的走了下来。寻访了沿途的寺庙和山间的居士,书中记录了很多他们的对话,让我对他们的现状和对修行的理解有了新的认知。作者也有他非常喜欢的中国历史人物如王维等,他会追随他们的足迹前去遗址拜访,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敬意。文中穿插了很多典故诗文,这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很有帮助,也传播了中华文明,让我们重温了祖国的瑰宝。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道教现在是分为全真派(主要是北方)和正一派(主要是南方)。道教教导我们要清心寡欲,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不偏不倚,要自然。佛教分为八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华?宗,密宗,禅宗,天台宗。使我对佛道两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发现一些佛教的修行方法,如净土宗的观想和现代心理学有些观点不谋而和,原来古今中外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甚觉趣味盎然。
我一直坚信自己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之前旅游到寺庙等处就只是在外匆匆一睥,未做过多了解。看完本书觉得宗教也是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若旅游前去拜访,定会先做好功课,对这些场所多观察了解。但是话说回来,游客的来访打破了寺庙的宁静,不利于住寺人员的修行,所以他们搬到了大山里,成为不希望被人们打扰能够潜心修行的隐士。就像净业寺的宽明所说:"我们不出售门票,不让人们进来除非他们是来拜佛的……"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今后旅游到寺庙等地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还寺庙作为修行场所该有的那份宁静。看到书中记载的当地2个村民为了一些小利,雨夜翻入净业寺把1300年前道宣(律宗创始人)亲手种植的杜仲树皮剥掉卖钱,使1300年的古树枯死,真是让人心痛。希望人们提高保护古物古迹的意识,不让此类的事情再发生。
总之,看完第一遍后我还是对本书恋恋不舍,隔日就又拿起重读。能够不出家门,让比尔·波特带你去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前去的地方,寻访隐士倾听他们的谈话,与之坐而论道,的确十分惬意,让我倍感值得。
评论七
前一段给朋友买书,无意中看到一本书,是美国一个学者比尔.波特写的,叫做《空谷幽兰?-寻访当代中国隐士》,看了一些序言和介绍感觉不错,就买了。
这两天读完感觉失望大于收获。
失望是因为的确想通过这样一本书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当代隐士们的思想和心灵的深处,但是正是基于这样的过高期望,失望也很大。一名外国人对于中国的佛教、道教的一些了解,但是还不能触及隐士的心灵深处。
整本书是作者几次终南山之行的游记。作者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一些神话传说、历史事实的罗列以及一些精美的图片完成的。
本书亮点:
1?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译者明洁所做的序言。整篇序言非常清幽而有意境,的确很有功力(需要我放在后面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2、整本书的设计、装帧、印刷质量堪称一流,非常不错;
3、书中对几位禅师、方丈、比丘尼的访谈里面,从对话中我们还是能够有一些收获和了解的。
最大的遗憾就是深度不够,感觉太过浅显,不过作为一名美国学者能够写出这样的深度
的文章应该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不能要求太高了。
不过倒是希望有机会读一下明洁写的一?书《花落的声音》了。
评论八
抱着很大的期待买了书,看了以后觉得有点失望,里面所谓的隐士基本上都是和尚、道士,个人觉得这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隐士是有出入的,道教和佛教本就是出世的宗教,谈不上隐不隐,实际上个人觉得中国文化中?隐士首先他是有雄才大略,治国之才,却在隐居的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升华,有合适的机会则会兼济天下,换句话说,他们即使隐居也是心系天下,时刻关注天下大势,而不是像和尚道士一样只追求个人的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