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019e7b0e01f6206b.webp)
《中国电视戏曲研究》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1日出版的图书 ,该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戏曲以及更加抓期宣深入的研究它的内在底蕴和艺术表现。
- 书名 中国电视戏曲研究
- 页数 317页
- 出版社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年1月1日
基本信息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32, 32开 ISBN: 7810851195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戏曲真正作为研究对象走入大学课堂时间不长,它与电视结合在一叫早供直了倒杀但起作为新兴的艺术形式并不是广泛的被群众吸纳接受。早为了传播中国的电视戏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中国电视戏曲研究》一书,其目的就是为来自了更好的传播中国戏曲以360百科及更加深入的研究空么件末认年它的内在底蕴和艺术表现。
媒体推荐
总序
周华斌
将戏剧作为艺术学科来研究,始于20世纪初。
在此之前,虽有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古印度《舞论》涉及戏剧的本质--动作、语言及人物内心的模仿;又有18、19世纪的欧洲学者关于戏剧要素、戏剧情节构成的种种论述,但大部分将戏剧归属于诗歌、舞蹈、文学,而且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学术气候。
19世纪末、20规世纪初,欧洲出现非落易架评克食培文学化的戏剧运动,"综益态电它附积心波合戏剧"的观念比较通行。在德色式笔结国,1899年有学者普罗而斯(Robertnoclless)发表《关于文占住保歌戏剧学的问答》一文,提出"戏剧学"的学术概念。1902年,赫尔曼(Max Hermann)己己散艺困蛋科简于扬春用文献学的方法研究戏剧史单统宽互续武真同管,著为《剧场艺术论》。同年,赫尔曼指导成立戏剧史学会,陆续刊行戏剧史研究丛书40卷。1904年,廷格(Hup Dinger)在《作为科学的戏剧q0)一文中主张戏剧与文学区别,汽运材输统视之为一门有独立形绝绝观念的规范学科。1923年,德国柏林大学成立了戏剧学研究所。
在美国,1903年,RE(George Pierce Baker)在拉德克利夫学院(Radcleffe College)首开剧作课。1913年又在哈善附资妒限川异多况军夫佛成立演剧研究室。其学生中,包括后来被称为美国戏剧之父的奥尼尔(EugeneO'Neill,1888-1953)模轮皮。1914年,卡内基技术大学创办戏剧专业。1925年,贝克又在耶鲁大学创办戏剧学院。到40年代,戏剧教育卷差奏已经为美国大多数大学所接受。60年代,美国大约有1500所大学开设间社扬抓两客必云等怎戏剧课程。大多数综合性大学设有戏剧系、表演艺术了我难步念个清功什干系和设备相当的剧场。月语就随尔材务区了紧①
相比之下,中国戏剧史研究的起步倒也不晚,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形成学科规模。
20世纪初,庚子赔款(1900)前后,西方式的公共图书馆、大学堂、医院等开始在北平设立。西洋及东洋的文化艺术形态和学术观念随即在中国产生影响。民国初年,在北平学部图书馆担任编辑的王国维(1877-1927)著有《宋元戏曲考》(又名《宋元戏曲史》,1912),被视为中国戏曲史学科的开山之作。
当时,西洋式的"话剧"尚未形成,王国维尽管吸收了一些西方的戏剧观念,注意到优伶"扮演"和"故事"情节是戏剧的核心。对"戏剧"和"戏曲"加以定位,但是他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梳理文献资料,进行历史性的考证。更大的力气花在曲牌曲目的稽考、曲词的评析和意境、格律、声腔(南北曲)的阐述等方面。与其说探索戏剧规律,不如说与"国学"、"曲学"的关系更为密切。以此为始,20世纪20年代起,有大学开始设置戏曲课程,亦重在曲学一一当时的大学并不专门培养戏剧或戏曲人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譬如,戏曲家吴梅(1884-1939)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开设过戏曲理论课,著有《顾曲尘谈》(1916)、《中国戏曲概论》(1926)、《元剧研究ABC》(1929)等专著,其重点即在"曲学"。吴梅的弟子卢前(卢冀野,1905-?)也在大学讲授戏曲,著有《明清戏曲史》(1935)、《中国戏剧概论》(1936)等,同样如此。这种以"曲"为主的国学视角,不同于西方的戏剧学科,与当今归属于"艺术学"的"戏剧戏曲学"也有较大的距离。
……
作者简介
杨燕 北京广播学院文艺系教授,戏剧戏曲学电视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历年来主要著作有:《中国电视文艺学·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戏曲纲要》,《电视戏曲栏目得失谈》,《也谈戏剧电视剧及文化生态平衡》,《戏曲艺术》,《唐诗宋词》,《增订注释全宋词》,《中国古代十大词人--辛弃疾精品全集》,《姜张词传》,《乐府百首选讲》等
目录
戏曲的记录、传播与再创
--《中国电视戏曲研究》序
第一章 戏曲艺术与大众传媒
一、广场戏曲---剧场戏曲---影视戏曲
二、戏曲与载体
三、关于"电视戏曲"的思考
第二章 传播视角下戏曲形态的流变
一、戏曲形态演变述略
二、戏曲形态流变中的传者类型分析
三、戏曲形态流变中的受者分析
第三章 电视戏曲形态的再认识
一、电视与戏曲注定的交汇
二、电视戏曲诸概念的界定
三、电视戏曲的类型
四、电视戏曲的历程与现状
五、描述、考察与评论
第四章 关于电视戏曲视听语言的规律
一、电视戏曲与视听语言发展概况
二、发挥视听语言优势,解决电视戏曲中的虚实矛盾
三、合理运用视听语言,创造电视戏曲的节奏美
附录一 电视戏曲论文索引
附录二 历届"星光奖"电视戏曲获奖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