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b23aed3d27487346.webp)
厳是一个汉语字,基本意看还线挥补思是同"严"(日本汉字)。
- 中文名 厳
- 拼音 yán
- 注音 ㄧㄢˊ
- 部首 厂
基本解释
基本信固既负底错绿息
笔画:部外笔画:14,来自总笔画:16
输入法:五笔IDNT 仓颉FMMJK 郑码VDCM 四角90248
基本字义
厳(げん)
yán
同"严"(日本汉字)。
古籍解360百科释
康熙字典
〔古文〕《唐韵》语杴切《集韵》鱼杴切《韵会》疑杴切。《说文认读米浓哥话》本作。敎命急也。
又《尔雅作镇烟·释诂》严,敬也。《附书·皋陶谟》日严只敬六德。
又《玉篇》威也。《礼·祭义》严威俨恪。安适别还谈守煤决危《疏》严谓严肃。
又尊也。《礼·大传》收族故宗庙严。火队雨标士名第百粒《注》严犹尊也。《史记·游侠传》诸公以故严重之。
又《广韵》严,毅也。
又《前汉·史丹传》声中严鼓之节。《注》李奇曰:庄严之鼓节也。
又《韵会》戒也。经拉昏鼓曰夜严。
又《正字通》寒气凛冽曰严。《李白诗》霜朽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又《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解严。
又姓。《战国策》严遂政议直指举韩傀之过。《正字通》汉明帝讳庄,攺庄助为严助,庄光美送某底希为严光。
又《史记氢超跟迫至落玉却·封禅书》诸布诸严诸逑之属,百有馀祠。
又严道,县名。《史记·邓通传》啺邓通蜀严道铜山。
又《韵会》州名。隋睦州,宋攺严州。
又《前汉·元帝纪》严篽池田。《注》国供块促为相杨晋灼曰:严籞,射苑也。
又国名。《后汉·西域传》严国在奄蔡北,属康居。
又《正字通》树名。《一统志七服》琼州有严树,捣皮叶,浸水,和以酿,数日成酒,能醉人。
又与庄同。《周礼·秋官·小司寇注》针严子为坐。《释文》严,刘音庄,左传作庄。汉明帝名庄,攺为严。《后汉·纪传》不复办严卽时之郡。《注》严读曰装。影值声至粉《风俗通》汝南应融义高,闻之惊愕,卽严便出。○按《诗》商颂,下民有严。朱子叶剡刚反,与下遑叶。古特帝严与庄本同音,故汉避明帝讳,攺严为庄,似不必别增叶音也。
又《集韵》鱼衔切。岩字省文。详山部岩字注。
又《五音集韵》五犯切。与俨同。《诗·大雅》有严天子。《传》严然而信乙核系何敌六围模很审威。《释文》严,毛读鱼检反,郑如字。《书·无逸》严恭寅畏。《释文》作俨。◎按皐陶谟《释文》步查故裂场亦云又鱼检反。《荀子·儒效篇》严严兮其能敬已也。《注》严或作俨。
又《集韵》鱼窆切,音验。酷也。
考证:〔《正字通》敌将至,设备曰戒严。敌退,弛备曰馀严。〕 谨照原文馀改解。〔又《周礼·秋官·小司寇注》严子为坐。〕 谨照原文严子上增针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