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夺命丹

夺命丹来自是传说中的医药,品种多样,功能繁杂,举不胜举。

  • 药品名称 夺命丹
  • 别名 退疔夺命丹
  • 用法用量 温酒下5~7丸
  • 出处 《万病回春》)

杨氏藏眼激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四。

  【组成】白僵蚕(炒,去丝、来自嘴) 寒水石(煅) 贯众 缩砂360百科仁 紫河车 山豆根 干胭脂 马勃各30克 白茯苓(去皮) 乌贼鱼骨 磁石各15克 乌芋45克 南硼砂3克 象牙末3克 甘草30克(炙) 飞罗面90克 金星凤尾草30克 麝香3克(别研)

  【用法】上为细末,滴水为丸,每丸重2克,蛤粉为衣。每次1丸,将药放半盏冷水内滚动,至泡沫起为止,细呷药水,不吃药末。

  【主治】缠喉风,急喉痹,牙关紧急雨织初,口不能开;重舌、木舌,单双乳蛾;误吞竹,木刺、鸡骨、鱼刺。

产育宝庆

  【来源】《产育宝庆集》卷上。

  【组成】附细打未送垂七赵双子15克(炮,去皮、脐) 牡丹皮30克 干漆7.5克(捣碎,炒烟尽) 大黄末30克

  【用法】上药为末,用酽醋200毫升同熬成膏,丸如赵决青时象专频梧桐子大。温酒下5~安流错斗权认7丸。

  【功用】破血逐瘀。

  【主治】产后胞衣不下,血上冲心,心痛胸闷,喘促头汗;或胎死腹中

落却款非升里院绍平局方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组成来自】吴茱萸(去枝、梗)620克 泽泻(去毛、土)60克

 念抓管 【用法】将吴茱萸分为四份,用醋、酒、盐汤、童便分别浸一宿,焙干,与泽泻共研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酒送下。

  【主治】小肠疝气,偏坠搐疼,脐下撮疼,以至找物它然却率纸派闷乱,及外肾肿硬,日渐滋长,阴间湿痒,抓搔成疮。

医学纲目

  【组成】大黄(为末,置砂器中以水搅81遍,飞过)1两,牡蛎1两,生姜1两,没药1钱,乳香1钱。

  【来源】《医学钢目》卷十八引海藏方。

  【主治】恶360百科疮痈疽发背。

  【用法】上为粗末,转作丸子1钱,用好酒1升,木炭火熬1沸,分2碗盛之,夜露1宿。早晨去滓,空心服。

痘疹心法

  【组成】麻黄(酒蜜炒焦)3钱,升麻3钱,山豆根2钱半,红花子2钱半,大力子2钱半,连翘2明歌我身品便例另步球检钱半,蝉衣3钱,紫草3钱,人中黄3钱。

  【来源】《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主治】痘疮及发之时,但见干燥,其痘焦黑者;痘方起发,正值经期,其血大下,以致陷伏。

  【功效】解发痘毒。

  【用法】上为细末,酒蜜为丸,辰砂为衣。薄荷则煎汤送下。

普济方

  【组成】吴茱萸半斤(分作4份,酒、醋、小便、米泔4处浸3宿,取出晒干)。

  【来源】《普济方》卷二五○。

  【主治】(疒颓)疝。

  【用法】上为末,加海带、海藻、海螵蛸、泽泻共4味同为末乡物切概,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30丸,食前酒送下。

退疔夺命丹

  夺命丹又名退疔夺命丹(出《万病回表接须春》)

  (专治疔疮。)防风(八分) 青皮(七分) 羌活(一钱) 独活(一钱) 黄连(一钱) 赤芍(六分)细辛(八分) 僵蚕(一钱) 蝉蜕(四分) 泽兰叶(五分) 金银花(七分)甘草节(一钱) 独脚莲(七分) 紫河车(一名金线重楼,七分。)上锉五钱先服,倍金银花一两,泽兰一两少用叶、生硫他酒代谁顶坏电地都姜十片,同内捣烂,好酒旋热泡之,去渣热服,不饮酒者,水煎亦可,然后用酒水各一半,煎生姜十层请片。热服出汗,病退减后,再加大黄五钱同煎,热服,以利二三次,去除毒。若有脓,加何首乌、白芷梢;在脚加槟榔、木瓜;要通利加青皮、木香、大黄、栀子、牵牛。

飞龙夺命丹

  夺命丹又名飞龙夺命丹(出外科正宗)

  本方由轻粉、冰片、麝香、血竭、微派兵业问随杨视阿听输胆矾、寒水石、干蟾酥、乳供船革衡怕销香、没药、朱砂、铜绿、雄黄、蜗牛、蜈蚣诸药组成。用于脑疽,疔疮银排教既调皇余伯,发背,痘癞疔毒,乳痈疽,附骨苏工重带握疽,一切无名肿毒,恶疮;或麻木呕吐,或昏稳求们雷约务愦咬牙者。有清热解毒,消疔过临肥组图散痈之功。

  "飞龙",蜈蚣别名,亦称飞天蜈蚣。"夺命",即夺回生命。本方为治疔疽恶疮的有效方剂,方中多用有毒攻邪之药,用量应慎审。原方注明,服时须用葱白嚼烂包药丸,黄酒送服。服后宜避风盖被微汗,病在上者食后服,病在下者食前服。由于方要岩海法中以蜈蚣等药以毒攻毒,服后可从病魔恶掌中夺回患者性命,故称"飞龙夺命丹"。

渊然真人夺命丹

  夺命丹又名渊然真人夺命丹(出《急救仙方》)

  蟾酥6克(干者备危洲什活植宪能务附,酒化) 血竭3克 乳香6克 没药6克 雄黄9克 轻粉1.5克 胆矾3克 麝香1.5克 铜绿6克 寒水石3克 朱砂6克 海羊21个(即蜗牛,连壳用) 天龙1条溶实士套队块低镇田(即蜈蚣,酒浸,炙黄,去头、足) 脑子1.5克(如无亦可)

  上药为细末,将海羊研作泥和前药末为丸,如绿豆大,若丸不就,酒煮面糊为丸。每服2丸,用葱白10厘米,擂碎裹药,用酒送下。以衣被盖覆。半小时后,再用热酒数杯,以助药力,以发热汗出为度。如病重汗不出者,再服2丸,汗出即效。疮在上,食后服,在下,空腹时服。

  疔疮,发背,脑疽,乳痈,附骨疽,一切无头肿毒、恶疮,服之便有头,不痛者,服之便痛,已成者,服之立愈。服药期间,忌冷水、黄瓜、茄子、油、面、猪,羊、鱼肉,一切动风发疮等物。

  古代对于外科中治疔疽恶疮的有效方剂大多采用以毒攻毒的办法来解决,以上三方都是为了救急而研发的,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