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是200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美)伯特

  • 书名 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 作者 (美)伯特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3年1月1日
  • 装帧 平装

图书信息

  作 者:(美)伯特 著,徐向东 译

  出版时间:200来自3-1-1印刷时间:2004-凯破马弱钱命否见影入2-2

内容简介

  关于径河供本书的引文我想引文我想说明一下。由于我主要是在处理迄今没有翻译过来的原材料,所以我必须对如下作者的著作的翻译负责:哥白尼(除了致教皇保罗三世的信外,那封信我使用了多萝西·斯延森小姐在其《对哥白尼宇宙论的逐渐接受》中的译文);开普勒;伽利略(除了他的《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和《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论证》外,在那里我引用了已指出的译文)笛卡尔,由我翻译的有关引文均取自库辛编辑人他的著作;摩尔的《形而上学手册》;巴罗;牛顿,由我翻译的有关引文均取自霍斯利编辑的他的著作。

编辑推荐

  导论性的第一章充分指明了本书要攻击的问题的范围。在这里我只需补充一点;为了承担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哲学史的高等课程,我把注意力指向这个问题的深刻意义。对英国的经典思想家的深入研究早就告半要选术停含依诉我,只有当人们已经掌握一个树谁候的英国人的哲学时,古置他们才有希望欣赏到支撑着来自好些思想家的工作的动机,这个人在近代的权威和影响不相上下,他就是伊萨克·牛顿爵士。

作者简介

  埃德温·阿瑟·伯特(Edwin Arthur Burtt.1892-1989),美国哲学家、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康奈尔大学哲学教授。其主要著作有:《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The MetaphysicalFoundations ofMod360百科em Physical Sconce:A Historicaland Critical Essay,1924),《科学时代的宗教》(Religion in an Age ofScience,1930),《正确思考的原则和问题》(Pri问附nciples and Problems ofRi曲tThinking,1931),《英国哲学家:从培根到密尔》(The English Philosophers,from Bacon to Mill,1939),《宗教哲学的类型》(Types ofReligiousPhilosophy,1939),《慈悲佛陀的教诲》(TheTeachings of the Compassionate Buddha,1955),《人寻求神:宗教史和宗教比较研究》(Man Se红个升质烧eksthe Divi阻酒曲确待固限里ne:A Study in the H超哥劳通斗厚称istory and Comparison ofReligions,1957),《寻求哲学理解》(In Search ofPhilosophic Understanding,1 965),《人的旅程》(TheHuman Journey,1981)等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近该草浓的位万代思想的本性所暗示的历史问题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责磁演升风编皇学基础:此问题之关键

  第二章 哥白尼和开普

  第一节 新天文学的问题

  第二节 前哥白尼时代数学进步的形而上学意义

  第二权采求三节 哥白尼步骤的根本意涵--毕达哥拉斯主席巴各义的复兴

  第四节 开普勒对新世界体系的早期接受

黄演  第五节 对新形而上学染气唱的最初表述--因果性、量、断得多界火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

  第三章 伽利略

  第一节 "位置运动"的科学

  第二节 自然作为数学秩序--伽利略的方法

  第费道业众核三节 第二性质的主观性

  第四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五节 因果性的本质--上帝与物理世界--实证主义

  第四章 笛卡儿

  第一节 数学作为知识的钥匙

  第二节 对物理宇宙的几何构想

  第三节 "广延实体"与"思想实体"

  第四节 心身问题

  第五章 17世纪的重充她挥优死英国哲学

  第一节 霍布斯对笛卡儿二元论的攻击

  第二节 对第二性质和因果性的处理

  第三节 摩尔的作为精神范畴的广延概念

  第四节 "自然精气"

  望商不这防真甚肉望批第五节 空间作为神的在场

  第六节 巴罗关于方法、空间和时间的哲学

  第六章 吉尔伯特和波义耳

  第一节 非数学的科学潮流

  第二节 波义耳作为科学家和哲学家的重要性

  第三节 对机械世界观的接受和捍卫

  第四节 定性解释与目的论解释的价值

  第五节 对第二性质实在性的强调--人的观念

  第六节 对人类知识的悲观看法--实证主义

  第七节 波义耳的以太哲学

  第八节 上帝与机械世界的关系

  第九节 对牛顿之前发展的总结

  第七章 牛顿的形而上学

  第八章 结论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