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王百红

王百红,全国小提琴学会理事、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小提琴艺委会会长、市青少年宫小提琴学校校长、市学生艺术团弦乐团艺术总监,全国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评委、观察员。

  • 中文名称 王百红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宁波
  • 出生日期 1956年
  • 职业 全国小提琴学会理事、宁波市音乐家协会小提琴艺委会会长

社会职务

 来自 王百红,全国小提自规友统行读十广琴学会理事、宁波市音乐360百科家协会小提琴艺委会会长、市青少需粮种题天令年宫小提琴学校校长、市学生艺术团弦乐团艺术总监,全国少儿小提琴演奏比赛评委、观察员。

专访报道

  是一位吹奏竹笛的佼佼者

  1956金毛院必陆年,王百红出生在宁波的一个普通家庭,他8岁学吹竹笛,上小学时,他用平时攒下的几毛钱买了一支笛子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吹着玩,或许是他特有的音乐灵性使然,没多久就成了班里吹得最好的,经常在学校登台表演代力已所那减溶无同愿。进入中学后,他自然而然地成为原统示海句程了学校文宣队的一员。也许是那时吹笛子的人太多,也许是他的音乐天赋被老师看中,有一天,宁波的音乐前辈李平之老师拿着一把小提琴找到了他,让他改故般啊树度帝维学小提琴,并请学校的陈老师给他辅导,这是王百红官吸振入第一次接触到小提琴。那年他正好12岁,后来,他便与小提琴结下了不解之缘--16岁进入专业剧团,1988年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一年,1989年到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一年,凭着对音乐孜孜不倦的追求,对小提琴痴迷的热爱,他把音乐教学和普及当作了自己终身的事业。

  自寻命周宣下出路,只身到异乡拜师求艺

  进入专业剧团,王百红满以为自己的艺术道路会更加宽广,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除了为几部样板戏担任伴奏,几乎没多少演出任务,更谈不上小提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困惑中,他开始为自己寻找出路,一方面仔细收听音乐除概略队广播,收集小提琴曲谱练习;另一方面尝试走出去访名师。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1974年只身一人去上海音乐学院求师的情景。花三元六毛钱在统铺舱挤一个分胜吧升亚背晚上就能到上海十六铺码头,东打听西问人,总算是找到了徐家汇汾阳路20号上海音乐学院的大门,一问情况却大失所望,原来学院的正常教学秩序早已被打乱,教授们都已归入谓植渐都反动学术权威和臭老九限获副福负劳义的行列,工宣队是学院的最高领导。不甘心的他壮壮胆去找了工宣队,说来还真巧,有一位工宣队也是宁波人,听说了事情的由来,也挺佩服这位小老乡的勇气,答应帮他牵牵线。就这样,凭着这块敲门砖,他和上音建立管议阶刘欢了长达30多年的联系练良海北胡。从此,他一有空就自费往上海、北京跑,不但能在一旁聆听林耀基、列建饭己局小油刻息散心俞丽拿等大师们的上课,还得到了张世祥、何弦等教授乙儿具块丰直接面授。

《音乐生活报》专访

  办学校,愿做音乐的铺路石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家各项事业都蒸蒸日上。同时,他感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要想在小提琴演奏上出成绩的空间已越来越小。如何让自己这么多年的学习发挥作用,他想到了小提琴培训。

  一个小提琴学校,十二个教学点张质布免则升把,21名老师,600多位学生,全年教学课时达到25000多个,他个人教学也有1500多个课时,还要组织学生弦乐团和小提琴演奏团的排练、演出,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让更多的人喜欢音乐,学习音乐,自己愿做音乐的铺路石。

  1985年,王百红和一所小学合作,开办了第一个小提琴培训班。培训班招生计划是20名,结果报名的就超过了50名。20多年学琴的经历,数十位不同流派老师的指导和体会,这无疑是他从事小提琴教学厚实资本,而当时社会上大量学琴的需求,也为他走这条路提供了契机。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变,对不善言辞的王百红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回忆说,当时自己有对音乐的满腔热情,一肚子的货,想尽快灌输给学生,可就是找不到好的接口,唯一的办法就是严厉。谁没完成上一堂课的作业,就别想上下一课。现在北京工作的陈倩倩就是第一批学生之一,她对王百红的严厉记忆犹新,"当然,没有老师当年的'逼',我就不可能成为北大学生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有的学生回到家还偷偷流眼泪,可家长一说换老师,反而哭的更厉害了,因为学习的效果明显的摆在那里。

  为积累教学经验,从女儿开始

  王百红由于对低龄学生学琴缺乏体会和教学经验。1989年,他的女儿王佳婧3岁了,他就在自己女儿身上做起了教学实验。慢慢的他逐步掌握了和幼儿沟通的方法,也总结出了教学的顺序和教学量的控制。与此同时,严格的要求和科学的方法也在女儿身上结出了果实。 王佳婧6岁就能登台演出,9岁在第五届全国小提琴比赛中获得少儿组第三名、中国作品第一名,10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那年小提琴专业全国仅招5名)。2006年在波兰第十届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中,王佳婧从120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青年组第3名。去年她已经从澳大利亚音乐学院毕业,如今是澳门交响乐团的副首席。

  教学生学琴,更教其做人

  教小朋友学琴,也要教他们做人,同时还要教家长理解音乐,这也是王百红教学的一大特色。在教琴的过程中,他发现一部分家长有很强的功利性,只想早早通过十级考试得到加分,到高中就放弃学琴,全部精力投入文化课学习,这使得许多好的苗子就被扼杀了。"学琴要少一点功利心,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也会对他的文化课学习带来帮助"。王百红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聊天,培养家长对音乐的兴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上课时的严厉截然不同,课外他总能嘻嘻哈哈地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互助精神和团队意识,这一点在外出演出访问中尤其受人称道。

  王百红很注重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提高,他曾多次邀请澳大利亚音乐学院张世祥教授和上海音乐学院老师给宁波的老师作示范讲学、举办教学音乐会。同时,他也注重团队的道德素养。自己以身作则,既象严师般雕琢每一位学生,又象慈父一样关爱他们,为了学生的出路总是不遗余力。每二个月一次的全体教师教研会上,都要留出时间进行师德讨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教学严谨,处事公平,为人低调的他赢得了许多学生家长的尊敬,许多人要请他吃饭但都请不到,这倒不是他的架子大,而是因为每天的正餐时间他都安排上课了。他的原则是"做人比学琴重要"。

  学生身边管事的"大保姆"

  今年正月初七,华灯初上,宁波音乐厅里传出一阵阵柔软绵长的小提琴声,王百红学生小提琴获奖选手音乐会正在这里举行。利用春节探亲的机会,把分散在各地的优秀学生组织起来,举办一场音乐会,这原本是他几个学生的提议,他们很想借琴声和师兄妹们相聚,用琴声向老师汇报。如今,这一专场音乐会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并成为宁波市继新年音乐会后的又一道音乐大餐。

  音乐厅里一首首优美的曲子,不断博得一阵阵的掌声。王佳婧的《茨冈》技法多变、掌控难度大,她用歌唱性的甜润将神秘与热烈的气氛交织得非常富有神韵,凸现了音乐的立体感。俞笛的《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精准冷静,音乐出来密而不乱、对技巧的驾驭扎实稳健。沈远远的《夏夜》虽然力度稍显柔弱,但这样的演奏反而让人感到回味更浓郁。郁伟巍的《帕格尼尼第一协奏曲》在抒情乐段的咏唱及华彩的展示也充分体现出他扎实的功底。

  舞台后,看着学生们认真的表演,王百红在陶醉之余,仍没有忘记老师的义务和舞台监督的责任,他细心地为学生整整演出服装,听听音准,还时不时地叮咛几句注意事项,好像是一个管事的大保姆。音乐会结束时,学生们簇拥着把他们的老师推到了舞台中央,追光灯打出的是王百红那张羞涩的大孩子般的笑容。他动情地说: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刻,现在他们的翅膀都硬了,在祖国各地飞翔,有的甚至在国外工作,希望他们不要忘了家乡,有空常回来。言语中不乏成功的喜悦和感慨。

  确实是这样,在25年的教学生涯里,各种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而取得的成绩却是有目共睹的。他先后培养了数百名琴童,有四十名学生考入专业音乐院校、专业文艺团体,其中十五名考入顶级音乐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三十余名在全国音协举办的全国三年一届的小提琴演奏比赛中获前六名,十名获金奖(第一名),有一位学生在英国牛津大学任校交响乐团首席,有二位学生在美国音乐学院享受学费、生活费全免,还有上百名学生以艺术特长加分考入全国名牌大学。由他担任艺术总监的学生弦乐团出访过日本、韩国、波兰,还受邀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演出。

  当问到王百红还有什么理想时,他想了半天才说:现在都在建设和谐社会,音乐就是最讲究和谐的,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我们学生的出路也会越来越多,就为这一点,我们还要努力。

王百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