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1,4-二氯苯

1,4-二氯苯又名邻硝基-1,4-二氯苯,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收后体内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致紫绀。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 中文名 对二氯苯
  • 外文名 1,4-dichlorobenzene
  • 别名 1,4-二氯苯
  • 分子式 C6H4Cl2
  • 相对分子质量 147.00

分子结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1,4-二氯苯

  英文名称:para-Dichlorobenzene

  中文别名:对二氯苯

  英文别名:1,4-来自Dichlorobenzene360百科; PARA; p-dichlorobenzol; p-chlorophenyl chloride; Paracide; Paradow; Paramoth; paranuggets; Para-zene; Dichlorob叫把获际enzene, 1,4-Di直便征杨时chlorocide; Evola; globol; PDCB; persia-perazol; santochlor; p-D沿红派缩ichloro Benzene; p-dichlorobenzene

  MDL:MFCD00000604

  CAS号:106-46-7

  分子式:C6H抓确语落当喜总流体4Cl2

  分子量:147.002

物性数据

  1.性状:白色结晶,有樟脑气味。[1]

  2.熔点(℃):53.1[2]

  3.沸点(℃):174[3]

  4.相对密度(水=1):1.46[4]

  5.相对蒸气密度(空气来自=1):5.08[5]

  6.饱和蒸气压(kPa):1.33(54.8℃)[6]

  7.燃烧热(kJ/mol):-2931施很抓为声院五神宪.3[7]

  8.临界温度(℃探节标改鸡杆电面场):407.5[8]

  9.临界压力(MPa):4.11[9]

  10.辛醇/水分配系数:3.37[10]

  11.闪点(℃):66(CC)[11]

  12.引燃温度(℃):646[12]

  13.爆炸上限(%):7.8[13]

  14.爆炸下限(%):1.8[14]

  15.360百科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15]

  16.黏度(mPa速地令而容而威粮族西·s,55.4ºC):0.8并万既井可云活视丝394

  17.闪点(ºC,闭口):65.6

  18.闪点(ºC,开口):73.9

  19.蒸发热(KJ/mol):38.81

  20.熔化热(KJ/mol):18.17

  21.生成热(KJ/mol,25ºC,固体):42.兰空37

  22.燃烧热(KJ/大底激案手空抗丰mol,25ºC,液体沿):2936.08

  23.溶解度(%,水,35ºC):0.010

  24.比热容(KJ/(kg·K),-50ºC,固体):0.9务优纪企干化群2

  25.比热容(KJ/(kg·K),53~59ºC,液体):1.25

  26.升华热α形(KJ/kg):64.81

  问晚右旧亚总到波且呢气27.升华热β形(KJ/kg):63.05

  28.常温折射率(n25):1.521080

  29.常温折射率(n20):1.528555

  30.相对密度(25℃,4℃):1.241760

负应试照跳证室  31.相对密度(20℃,4℃):1.503529

液显造结  32.液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20.7

  33.液相标准外代热熔(J·mol-1·K-1):170.9

  34.气相标准声称热(焓)( kJ·mol-1) :机台目源22.5

  35.气相标准熵完吃继(J·mol-1·K-1) :336.85

  3用盾米宗兴陈张6.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 kJ·友控延研结汉较督重程mol-1):76.7

  37.气相标准热熔(J·mol-1·K-1):113.77

存储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33] 储存于阴凉剂义友龙棉针宣、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苯定向氯化或从氯苯生产中回收。

  1.苯定向氯化将苯置于氯化反应器中,加苯重量的0.1%-0.6%的硫化锑,通入氯气,控制氯化温度在20℃左右,氯化30-45分钟,加入苯磺酸定向催化剂,然后再通入氯气,当二氯苯晶体析出时,将反应液加热到50-60℃,再缓速通氯气直到反应液增重理论量的95%左右为止,收率70%-75%。由于苯氯化产物组分较多,工业制备的关键是对二氯苯选择适当的分离,精制方法。分离和精制对、邻位二氯苯的方法较多。精馏法较结晶法难度大、能耗高,不利于产物的稳定和设备的防腐蚀。重结晶法已发展到连续分级结晶法。乳化法利用表面活性物质进行乳化而分离,此法具有操作简单,能耗低,效率高和环境污染少等优点,对其研究日见增多,发展较快。

  2.由氯苯生产过程中回收将氯苯精馏塔底物,经真空蒸馏蒸出混合二氯苯,在结晶器中进行结晶而得较纯的对二氯苯。

主要用途

  1.用于合成大红色基GG、活性嫩黄等染料,用作农药中间体、熏蒸杀虫剂、织物防蛀剂,也用于有机合成。2.用作杀虫剂,防霉剂,分析试剂及用于有机合成。[34]

安全信息

风险术语

  R36:Irritating to eyes. 刺激眼睛。

  R40:Limited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effect. 少数报道有致癌后果。

  R50/53:Very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产生长期不良影响。

安全术语

  S36/37:Wear suitable protective clothing and gloves.穿戴适当的防护服和手套。

  S46:If swallowe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and show this container or label. 若不慎吞食,立即求医并出示其容器或标签。

  S60:This material and its container must be disposed of as hazardous waste. 该物质及其容器须作为危险性废料处置。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释放至环境中。参考特别说明/安全数据说明书。

系统编号

  CAS号:106-46-7

  MDL号:MFCD00000604

  EINECS号:203-400-5

  RTECS号:CZ4550000

  BRN号:1680023

毒理学数据

  1.急性毒性[16]

  LD50:500mg/kg(大鼠经口);>2g/kg(兔经皮)

  LC50:5000mg/m3(大鼠吸入,4h)

  2.刺激性[17] 人经眼:80ppm,引起刺激。

  3.亚急性与慢性毒性[18] 大鼠、豚鼠和兔接触5.23g/m3,69次,见颤抖、虚弱、减重、眼刺激和毛蓬乱,肝、肾发生病理改变。

  4.致突变性[19]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0μg/L。精子形态学:大鼠腹腔800mg/kg

  5.致畸性[20] 雌性大鼠受孕后6~15d经口染毒7500mg/kg引发子鼠肌肉骨骼系统发育畸形,雌性兔受孕后6~18d吸入800ppm/6h引发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

  6.致癌性[21] IARC致癌性评论:G2B,人类可疑致癌物。

  7.其他[22] 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7500mg/kg(孕6~15d用药),引起肌肉骨骼发育异常。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36.04

  2、摩尔体积(m3/mol):113.3

  3、等张比容(90.2K):279.0

  4、表面张力(dyne/cm):36.7

  5、介电常数:

  6、偶极距(10-24cm3):

  7、极化率:14.28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3.4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0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0

  5、互变异构体数量: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0

  7、重原子数量:8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54.9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生态学数据

  1.生态毒性[23]

  LC50:4.54mg/L(24h)(蓝鳃太阳鱼,静态);

  7.5~10mg/L(24h),7.17mg/L(48h),7.4mg/L(96h)(红鲈,静态);

  33.7mg/L(96h)(黑头呆鱼);

  129mg/L(48h),69mg/L(96h)(草虾)

  2.生物降解性[24]

  好氧生物降解(h):672~4320

  厌氧生物降解(h):2688~17280

  3.非生物降解性[25]

  光解最大光吸收波长范围(nm):223.5~280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200.6~2006

  一级水解半衰期(h):>879a

  4.生物富集性[26] BCF:78(食蚊鱼,接触浓度57~233μg/L,接触时间1~4d);370~720(虹鳟鱼,接触时间119d);60(蓝鳃太阳鱼,接触时间28d)

  5.其他有害作用[27] 该物质对环境有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在对人类重要食物链中,特别是在水生生物中发生生物蓄积。

性质与稳定性

  1.该产品主要损害肝脏,其次是肾脏。长期处在含有对二氯苯的空气中能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衰弱、肝脏萎缩、白内障等症状,且皮肤、眼睛、咽喉有痛感,严重时损害肝、脏,可发展成肝硬化以致坏死。嗅觉阈浓度0.03mg/L。工作场所最高容许浓度450mg/m3(美国),300mg/m3(日本)。

  2.稳定性[28] 稳定

  3.禁配物[29] 强氧化剂、铝

  4.避免接触的条件[30] 受热

  5.聚合危害[31] 不聚合

  6.分解产物[32] 氯化氢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