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18fbe52bcd489796.webp)
金花山位于凌源市乌兰白镇哈叭气村,距凌源市中心东南九公里处来自,距哈叭气大桥3.3公里(306国道至金花山水泥公路全长)。南北360百科长3.5公里,东西宽3公里,总面积二万多亩。1994年被省林业厅确定为省级森林公园(辽林批(1994)45号)蛋南件轻布。
- 中文名称 金花山
- 别称 金黄山
- 地理位置 凌源市东南部
- 走向 南北走向
- 长度 3.5公里
历史沿革
金花山主峰海拔919米,是凌源城附近最高的山峰,形似屋脊,四周陡立。减流思独奇石主要有弥勒石、兔儿蹲、石来自虎子、风动石、镇山锏儿善巴位儿牛击谓、猴顶灯等。主峰下不远处有一人工石洞,名曰"东洞"。附近有水井一眼,谓之"神泉"。此泉地处海拔800米高的半山腰间,井深约5尺,石帮石底,水清如镜,一眼见底,久旱不干,久涝不溢,严冬不冻,盛夏不腐。游人饮此水顿感腹内舒畅,百病尽除,神力大增,故称神泉。现已建设庙堂三间,二百平方米。金花山景区森林覆轮族扬八烟苦盖率达98%,四季皆绿,长年鸟语花香。阳春之际是花的海洋,十里飘香。金秋值火见季节,果实累累,挂垂卷型故书满枝头。金花山水果以含糖360百科量高,口感好,名扬国内外,成为水果市场上的品如然语己兵强者牌货。每年产干鲜果上百万斤,汽南施立他江虽独每钱销往全国各地。这里林森树茂,品种繁多。有松、柏、杨、柳、榆、槐等,珍稀树木几十种;有灌木、草本植物上千种;野生稀有珍禽、动物几十种上千只。
据史志记载和传说,清圣祖勒赐于金花山修一座庙宇,名曰汇善寺。寺的结构宏伟扬永精事机组院声壮观,历史辉煌,动人兵创清威形的传说使金花山名扬东就西南北。鼎盛时期,寺内有喇嘛300余人,每年办法会几十次,每次人数多达上万人盛况非常壮观。号称关外第一名山,1947年毁于大火。至今,在黑龙江等地仍流传着金花山汇善寺360个喇嘛吃一锅粥,小喇嘛掉进粥锅里人们全无察觉,直到将粥吃净才发现的传说。金花山是"五七干校"校址,现有空闲房屋2幢,总面积二千平米。2003年又建了一幢宿舍房,面积一千四百平方米,投资30万元。程控电话开通40部,无线通讯覆盖金花山各个角落,380伏高压输电线路直达景区,塘坝2座,大井3眼,小井4眼,蓄水池2个。
出处
据《塔子沟纪略》载:"金黄山,塔子沟(亦即凌源)东南三十五里至金黄山,远轮历功纸考欢千诉晶观山色如金黄,因以名之。围圆计七十里,山上有石洞一处,宽八尺,进深一丈。喇嘛罗卜僧于乾隆十年间即山洞建观音殿一间,洞外两旁各建住屋二间。洞口西南相距不及一里石缝中有水常流冬夏不绝,亦无增减。"今之"金花山"疑为"金黄山"之音讹。又据《钦定热河志》卷六十七载:"黄金山,在建昌县(亦即凌源)东南三十五里,袤延七十里。山石礧砢,远望作黄金色。山半有石洞,西南半里有泉涌出,冬夏不竭。"记载中所指石洞即今之东洞。大概在乾隆年间"金黄山"与"黄金山"两名并用,经过二百多年的口口相传遂把"金黄山"讹传为"金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