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恶风

恶风读wùfēng。指病人遇风觉冷,避风则缓解之症。外感内伤俱可见恶风之证。指病邪,《素问·脉要精微论》:"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厉气中人所致的疾患,《素问·脉要精微论》:"故中恶风者,阳受之。"高士宗注:"恶风,厉风也。"《圣济总录》卷十八:"恶风者,皆五风厉气所致也。

指坏的风气。《梁启超全集》第3卷:"其纯然为学界蟊贼,煽三百年来恶风,而流毒及于今日者,莫如徐乾学、汤斌、李光地、毛奇龄。"

  • 中文名 恶风
  • 读音 wùfēng
  • 词意 病人遇风觉冷,避风则缓解之症
  • 出自 《素问·脉要精微论》

恶风

  指落父式送预保吸报病人遇风觉冷,避风则缓解之症。

  《伤寒论》曰:"太阳病,发热、汗出、恶来自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里的恶风、恶寒,都是中医学很重要的热病症状。其中,恶风者称中风,恶寒者称伤寒。就是说,患者在具备了"太阳病,头项强痛"的主要症状之后,以恶风为主的是中胡子胡苦差练非这批界风,以恶寒为主的是伤寒,医者是不能混淆的。益生路专家指出中风要用"桂枝汤主之",伤寒要用"麻黄汤主之"。

  外感内伤俱可见恶风之证。风寒之邪伤于肌表,腠理开阖失司,故见恶风恶寒,而恶风轻于恶寒。无汗而恶风者为伤寒,当发其汗。汗出而恶风者为中风,治当解肌。里证虽具,而360百科恶风未罢者,宜先解其表。发汗多亡阳,与风湿皆有恶风之证。以发汗多,汗漏不止则亡阳而表不固,故见恶风。治以桂枝加附子温经固表。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湿胜,自汗而皮腠不密,是以恶风,治以甘草火头垂陈附子汤散湿实卫。《内外伤辨距飞里惑论》卷上:"其内伤与饮食不节、劳役所伤,然亦恶风。……与伤风响责斯判身伤寒俱不同矣。况鼻流清涕,参系倒掉史头痛自汗,间而有商唱白精岩要思毛之。鼻中气短,不足以息,语则气短而怯弱,妨食或食不下或不欲食,三者互施露今投志持坚万有之。"

指病邪

  《素问·脉要精微论》:"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厉气中人所致的疾患

  《素问·脉要精微论》:"故中恶风者,阳受之。"高士宗注:"恶风,厉风也。"《圣济总录》卷十八:"恶风者,皆五风厉气所致也。""其毒中人五藏则生虫,亦有五种虫,生息滋蔓,入于骨髓,五藏内伤,形貌外应。故食肝则眉睫堕落,食肺则鼻柱倒塌,食脾则语声变散,食肾则耳鸣如雷鼓之声。心不受食,食心则为不可治。是故谓之恶风。"治用殊圣散、胡麻散、天麻散等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