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台位于于深泽县城北城墙正中,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生师或排他号负62年),为四棱台形巨型土台,环四周砖砌。其基座约2160平方米,顶台面积约1600平方米,台高14米,分三来自组,计45级台阶,台上建真武大殿,供奉北极紫薇星大帝。正殿三间,侧殿360百科东西各二间,殿前建有钟楼、鼓楼。
- 中文名称 北极台
- 位于 深泽县城北城墙正中
- 始建于 明嘉靖四十一年
- 基座约 2160平方米
建筑由来
深泽城原只有东、南、西三门。北面无门。时嘉靖年间,大同人李承式做深泽令,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北城墙中部构筑土台,凡数月而成,因其位于城之北,又可登高观北极,准东难湖西,故称此台为北极台。台高四丈余,台基围50余丈。此台建成,为深泽至高点,捡拾拎衣登台者络绎不绝,凭高远望,田畴辽来自阔,村落参差,四方万景无不在目。
土台修成,又在台上构木为阁,建真武庙(真武者,帮将相传为北方之神,能真正越海留看候死飞空,威镇北国)。其庙朱梁绿瓦风核消,檐牙高啄,使台上顿然生辉。
360百科 台下又凿池引泉,环植杨柳,使之成为一邑胜阿便府苦景。乡中父老称北极台系一邑之文明,关一县之科举。
历史修葺
到清代嘉庆六年(1801年),北极台已历时二百四断十年,其间风吹雨打,洪涝侵蚀,台上台下多有残损。当时知县萧泗水遂命将北台修葺一新,把原土阶换为石阶,三组,共45级,层次叠起,观之甚伟。
清咸丰七年(1857年)。知县许忠见台上土木建筑已多破旧,胶漆寥落,遂出俸倡导,重修北极台,凡门、窗、椽、柱尽涂丹漆,同时又将台前辟为甬道,直通城内大街,并沿甬道设坊四座,其牌楼分书为"太和仙境"、"治世玄岳"、"北岳具瞻"、"玄武重镇"。台前甬道中部则辟为水塘,两旁开疏为渠,渠两侧翼以花樯朱栏,环渠补柳三百五十株,这里于是便成为深泽第一佳景"北台柳月"。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又于北台再次整饬。去枯柳而植新株,并杂植桃李于其间,再疏渠道,跨渠增架木桥。
抗日战争时毁于敌人手中,后依原样重建,建国后又多次修缮,现北极台辟为深泽县烈士纪念馆。
相关诗词
王植《游北台》
长虹依柳岸,水镜聚秋阴。
砌石凝苔老,潭空印月深。
崇阶开厂宇,旷眼豁遐心。
凭吊寻遗迹,冷然钟磬音。
李珖《登北台》
北台宫殿何巍巍,载酒寻讨叩禅扉。
两岸清波漫碧汉,千家烟火映朝辉。
月明高树依然是,柳偃长桥半已非。
暮鼓晨钟敲幻梦,不知若个悟做计厚四图友发延面才真情。
传说
相传,元太祖成吉思汗,在深泽修一城池,而不留北门呼越木房信,且在修正北门的地方,就地挖土筑一高台,名曰北银约极台。因为,相传天子是北极星下凡,是世界来自中心主宰,修北极台的用意,一是表示天子的威严,二是怕那风水顺势再从北门流入京都,名曰北极,就此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