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小屯宫殿遗址

小屯宫殿遗址是商代后期王都宫殿区遗址。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今河南省编请速安阳市小屯村北。自1928年开始﹐中国考古学家长期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先后达20余次﹐揭露总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米。发现了宫殿遗址﹑甲骨卜来自辞﹑王室成员墓葬等重要遗存﹐为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在中陆纪国考古学上具有重要地位。

  • 中文名称 小屯宫殿遗址
  • 朝代 商代
  • 史书 《古本竹书纪年》
  • 面积 20000 m²

简介

  小屯遗址的发现 北周末移相州於安阳﹐隋﹑唐时此地皆为相县。《古本竹书纪年》谓河亶甲居相。宋﹑元以来﹐洹滨殷墟即屡有商代铜器出土。清代末年﹐小屯村农民在此挖掘"龙骨"(实即甲骨)﹐售与药店。1898~1899年﹐王懿荣发现并认定龙骨上所刻文字为古代文字。后经古文字学家刘鹗﹑孙毋让﹑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收藏与研究﹐确定为商代甲骨。1908~1911年﹐罗振玉打听到甲骨出于小屯﹐从此发现小屯遗址。

1936年4月,河南安阳小明露排跑法酸屯挖掘商代车马坑

发掘经过

宗型皮剧担航英华民国

  发掘过程及主要收获 小屯的考古发掘始于入专茶确1928年﹐1937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止﹐前后进行12次。主持发掘的是中来自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先后参加的有董作宾﹑郭宝钧﹑李济﹑梁360百科思永﹑吴金鼎﹑刘耀(见尹达)﹑石璋如﹑高去寻等人。这一时期的发解速英补婷掘可分3个阶段﹕1928~1929 年的1~3次发掘为第1阶段﹐总面积约1400平方米。第1次发掘的主要目的是挖掘甲骨﹐没有注意地层的划分。后两次发掘时应用现代考财向处黄古学方法﹐初步分析了小屯的地层﹐注意到灰坑和墓葬的清理﹐并初步识别出商代陶器及其特征。尤其是"大龟四版"的发现﹐给以后甲骨断代的研究阳沉置呼她万降以很大的启示。1931~1934 年的4~9次发掘为第2阶段﹐发掘总面积约8100平方米。这一阶段的发掘﹐有计画地把整个遗址划分为6区﹐并采用探沟与全面揭露相结合的方法。自第 4次发掘认识版筑夯土木晚节仅设在息均误后﹐连续发现了矩形﹑凹形﹑条形等多种形式的基址及排列整齐的柱础﹐并在地层上确定了商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关系。这一阶段还特别注意了动物夜自游土就五攻素遗骸的采集﹐发现了响准么站落笔象骨和鲸骨﹐对研究当时的动物群以及当时的气候﹑环境﹑交通叶四众等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金﹑石﹑玉﹑铜﹑骨﹑陶器以及陶范等﹐大大丰富了对商文化的认识。1936~1937 年的10~12次发掘为第鲜轴配汽沉背抗3阶段。这一阶段采用大面积揭露的方法﹐发掘面积约 119京座绝90平方米。发现了成组的版筑基址及水沟﹑窖穴﹑墓葬﹑车马坑等。为殷墟文化的分期提供了直接的画先触使怕倍信他地层根据﹐并在殷墟宫室建筑的结构﹑布局及其性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特别值得提到的是1岁划厂的师陆看最自27号坑的发现﹐在这个直径约1.8米的圆坑内﹐发现甲骨17096片﹐完整的龟甲将近300版。这些龟甲全属武丁时代。该坑应是武丁时代的甲骨窖藏坑﹐及议吸官服族感也可以说是档案库。这一发现﹐确证小屯是商代后期的王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小屯的发掘继续进行﹐1955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第一队在村东的一个椭圆形坑中﹐发现了一批完整陶器﹐并有1片康丁时期的卜骨。 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村西部发现了一条750米长的由西南蜿蜒向东北的壕沟﹐带轴民推测是商代王宫的防御设施。后又发现21枚牛胛骨卜骨﹐其中10枚有刻辞。这些卜骨堆放有序﹐大致分为3组﹐每组恰是3的倍数﹐郭沫若曾于此得到商代卜用三骨的启示。1973年﹐在小屯南地两次发掘﹐面积为430平方米﹐发磁香现了商代早﹑中﹑晚3期堆积。除大量的遗迹﹑遗物外﹐还发现4511片有字甲骨﹐这些甲骨大多与其他器物共存﹐为甲骨断代和殷墟文化分期提出了新的层位根据。1975~1976年﹐在村北进行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妇好墓的发现。自小屯开始发掘以来﹐计发现商代版筑基址70馀处﹐窖穴和其他灰坑800个以上物社积若略﹑水沟和大灰沟30馀条﹐墓葬400馀座﹐刻字甲骨近3万片﹐铜﹑石﹑玉﹑骨﹑角﹑牙﹑蚌﹑陶器等数以万计。其发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多﹐是中国考古学史上少见的。

  分期与年代 根据小屯的地层及遗物﹐结合甲骨研究的成果﹐可把小屯商代晚期遗址分成前后衔接的4个时期﹕第一期。绝对年代大体在一期甲骨以前﹐当属盘庚﹑小辛﹑小乙时期。遗迹多集中在遗址的北部和中部偏北﹐发现有窖穴和墓葬﹐未能确定属此期的甲骨卜辞和版筑基址。第二期。发现了大量一期甲骨﹐也有少量二期甲骨﹐绝对年代约相当于武丁﹑祖庚﹑祖甲时期。遗迹分布比较普遍﹐尤以遗址中部为多﹐发现有大规模的版筑基址﹑水沟﹑窖穴和墓葬等。其中水沟结构特殊﹐布局周密﹐显然是一项有计画的巨大建筑工程。为本期独有的建筑遗迹。第三期。发现的甲骨属三﹑四期﹐绝对年代约当廪辛﹑康丁﹑武乙﹑文丁时期。遗迹主要分布在遗址的中部﹐在遗址的南部和东部也有较多的分布﹐发现有成组的版筑基址及大批墓葬与窖穴。第四期。发现少量五期甲骨﹐绝对年代约当帝乙﹑帝辛时期。遗迹分布最普遍﹐发现有成组的版筑基址﹐但规模不大。墓葬较少﹐窖穴比较常见。

  宫殿基址 小屯宫殿已发现有50多座建筑基址﹐可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基址有10馀座﹐分布在遗址的北部﹐时代偏早﹐有的可能早到第一期。乙组基址有20馀座﹐ 分布在遗址的中部﹐多属二﹑三期。丙组基址有10馀座﹐分布在遗址的南部﹐时代较晚﹐主要属于四期。基址的建造分填基法和挖基法两种。将房基填土夯实后置础﹐所用础石多为砾石。有的在石础上垫有锅状﹑器盖状或不固定状的铜础。房架都用木柱支撑﹐墙用版筑。没有发现瓦﹐大概是用茅草盖顶。在基础之下和门侧等处﹐常见有埋人或兽的坑﹐推测是建造时举行奠基﹑置础﹑安门等仪式留下的遗迹。安门时﹐埋的多是武装侍从﹐有的持戈执盾﹐分置门的两侧和当门处﹐多的达 5~6人。

  基址平面有矩形﹑条形﹑近正方形﹑凸形﹑凹形等。东西向居多。规模最大的如乙八基址﹐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中等的南北长约46.7米﹐东西宽约10.7米﹔丙组基址较小﹐最小的只有2.3米×1.85米。乙组基址中部的乙七﹑乙八是两座纵横相交成丁字形的基址。在乙七的正南﹐发现自北而南分3组排列的葬坑﹐其时代主要属第三期。坑中少者埋1~3人﹐多者10~13人﹐有俯身﹑仰身﹑跪葬﹑砍头葬等葬式﹐有的伴出青铜礼器﹑兵器和车马。此外也有葬兽坑。这些坑与西北冈祭祀坑一样﹐是武丁以来几次大规模使用人祭留下的遗迹。晚商帝王屡次在这里杀人祭祀﹐说明乙七﹑乙八基址可能是用於祭祀的宗庙遗址。

  《史记‧殷本纪‧正义》引《竹书纪年》说:"自盘庚徙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小屯宫殿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基本上证实了这个记载。但小屯的发掘还没有结束﹐不少学术问题有待今后继续探讨。

发掘文物

商代的车驾

  马车在商代是一种高科技产品,由选取木料到设计制作,其中涉及的工序与技术非常庞杂。除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以雕刻为主的木来自作传统,制作车轮时必须使用的揉木技术也牵涉於其中。为了使大量的拼接结构能稳固地结合在一起,精密的计算过程及榫卯接合技术必须能相辅相成。

复原的商代的车驾

  作为贵族生活中的重要物件,必须有华美的装饰。车体造成后,还需要为车舆加上舒适的垫子,替单调的木车体髹上彩漆,并为马车量身订铸铜装饰品,并将这些装饰品孙手台安置在马车显眼及适当的位置,以彰显对车的重视。

同衡在定帮则谁赶探直他

  一辆装饰完整的马车,可以使用上百件的青铜饰件。车器主要装饰在马车各部件的末端或边沿处,有些车器具有加固车子的功用,有些只是单纯的装饰品。车器外显的部分都有繁缛华丽的纹饰。

小屯商代车马坑出土车器

马器

  套在马首的360百科马络头,是控驭马匹的工头变具。马络头以皮条交结而成,马口内衔著衔,衔两端升药运剂划矛益乡探亮林系於马口两侧的镳。商人喜欢在革带上缀上许多小铜泡或贝,有时也在马额身附衣翻金封部变肥简轴处装上大而精致的当卢,为马匹增添几分华丽。

小屯村商代车马坑出土马器

  小屯车马坑内的皮质马络头已不复存在,但由大量的铜泡及贝,仍可想见当时的情景。

兵器组

  小屯墓20内出土的三套兵器组合,是商代车兵随身兵器、工具的最佳例证。一套完整的配备主要包括远射击的弓、箭,护卫的戈,适应多种功能的刀,以及磨刀用的砺石。刀与砺石为一组,并附上用以配挂的玉环。

小屯村商代车马坑出土兵器

寓礼於兵

 功效陆呼再故 从新石器时代以来,玉便被认为是含有天地之精的物质。大量的礼器以玉呈现,即使到了以铜礼器为主流的青铜时代,玉仍旧有其崇高的写功雨礼仪地位。商人固有以炫美纹饰加诸於铜兵器上以成就礼兵器的传统。墓20内以玉制作成套兵器,自然也是一种将兵器赋予礼仪意义的作法。马车上装饰的「泡」以贝壳及铜等为质材,铜泡常为圆型,有时亦设计成动物或花朵的形状,并以松绿石镶嵌出精细的动物纹饰。顺应著装饰部位的不同而被称舆盘饰、舆骑饰及羁饰等。

玉制作成套兵器

  充满宗教氛围的晚商,将各式不存在於现实生活的动物,或是大自然中具有特殊意涵的形象设计成华装大罪丽繁缛的纹饰,装饰於车器上。而人的形象也是关注的焦点,宽短的头形配以松绿石镶嵌的大耳、大眼、大鼻头,梳著中分的发髻,此面貌是否会令人产生联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