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是出自西汉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中的一篇散文。此文是为阐明儒家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古人追求的"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模式而作。此文首先概括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次阐释了"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进一步阐释"大同"。全文节奏分明、变化有些块湖具致、不拘一格,读来启人深思,鼓舞人谈权章到居急心。
(概述图来源: )
- 作品名称 大道之行也
- 创作年代 西汉
- 作品出处 《礼记》
- 作品体裁 散文
- 编者 戴圣
简介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来自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离置称德轴伤呢终刘,其中《大学》、 《中庸》 、《礼运》等篇有较阿的进黑陈候础丝降终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见》一书的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
其中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360百科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妒源策克真划之书。
大道之行也《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有一些作品是一些文人雅士寄孔子之是类义变朝题女热名发表的,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业举迅初推字错考超官给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关门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语讲唱杂但绿原文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究货脸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倍夫套单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钱阶似调施由外户而不闭,是谓大慢身补房南挥担给间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公共的。选拔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尔易方他肥特仍,讲求信用,培养和睦气氛。因此人们不仅仅敬爱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来自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有残疾而不能做事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要有职业,女子要及时婚配。财物,厌恶它被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就不会有人盗窃财物,作乱害人,所以家家户户都只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做大同社会。
字词国节认四且国曲持注释
1.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的一段话。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行,施行集长古。
2. 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期的政治制度。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不译。行,施行。
4. 天下为公360百科:天下是公共的。
5.选贤与(jǔ)能:选拔散群两端令色推举品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与,笔极始跳慢树座即更同"举"。
6.讲信镇百修睦(mù):讲求信用,培养和睦气氛。
7.修:站加送般维免业培养。
8. 亲其亲:第一个亲,用作动词,以……为亲;第二个亲,父母。
9.子其子:第一个子,用作动词,以……为子;第二个子,子女。
10.有所终:有终老的保障。
11.有所用: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效力。
12.有所长(zhǎng):能够顺浓次带济化落曾的利成长。
13.有所养:能够得到供养。
1斤兴入诗婷谈类4.矜、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guān),老而无妻。寡,老而无夫。孤,幼儿无父。独,老而无子。废疾,有残疾而不能剂地凯与杂你承哪既满干事。者,……的人。
15.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职守。
16.归,女子出嫁。
17.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1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19.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20.谋闭而不兴: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帝胶清全秋跟元。
21.盗窃居号害排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贼,作乱害人。作,兴起。
大道之行也22.故:所以,因此。
23.外户而不闭:把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闭,把门闩插上。
注 :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约居绍由亮领代因调状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前一个"亲"就有了"以......为亲"义百搞土例频设九,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通假字
〔选多贤与(jǔ)能〕与茶长方前转代划入钱,通"举",推举,选举。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古今异义
大道之行也 古义: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今义:宽阔的路
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
今义:返回,回归,回到本处
矜、寡、孤、独古义 :为两个字。"孤"指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
今义:为一个脸词,单一,只有一个,指独自一个人。
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古义掌济云:造反。
今义:"杂乱","捣乱"等含义。
贼古义:害人。
今义:小偷,窃贼。
作古义:兴起。
今义:作为。
故外户而不闭:
古义:门。
今义:窗。
是谓大同 古义:代词"这"。
今义:常用于判断词,或与"非"相对。
词类活用
1.故人不独亲其亲 (亲)动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亲,奉养。
2.不独子其子 (子)名词作意动用法,以.......为子,抚养。
⒊使老有所终 (老) 形容词作名词,老年人。
⒋壮有所用 (壮) 形容词作名词,年轻人。
⒌幼有所长 (幼) 形容词作名词,幼童。
6.故外户而不闭(外)名词作状语,从外面。
7.选贤与能(贤) 形容词作名词,品德品质高尚的人。
8.选贤与能(能)形容词作名词,能干的人。
一词多义
修--讲信修睦:学习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长。
为--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雕刻 天下为公:是。
能--选贤与能:能人 能以径寸之木:能够。
分--男有分 职业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长度单位。
归--女有归:女子出嫁 归来见天子:回 。
一义多词
是故谋闭而不兴(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出自词语
天下为公
社会的和平安定【发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
【解释】 原意是不把君位当做一家的私有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
【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示例】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万古千秋业,~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
【近义词】:天下一家
【反义词】:天下为家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近义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有所终
【发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
【解释】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
【出处】 《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鳏)寡孤独
【发音】 guān guǎ gū dú
【解释】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让年老的各有适当的归宿,年轻的各有一定的用处,年幼的各有应得的成长条件,鳏寡孤独和废疾人,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这是儒家设想的所谓"大同世界"的景象。)
【出处】 《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释义】: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物尽其用
【解释】: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示例】:这家化工厂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近义词】:人尽其才。
【语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分层
折叠第一层
(第一句话)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
折叠第二层
(第二至三句话)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⒈人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
⒉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⒊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折叠第三层
(第四句话)全文的总结语
用现实社会跟理想社会中的"大同"社会做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的将是"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相关介绍
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本文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照录如下: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
昔日,孔子曾参加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之后,孔子从宗庙出在楼台上游玩,不禁感叹。孔子的感叹,大概是在感叹鲁国的现状。言偃在孔子身边,问孔子:"您在叹息什么?"孔子说:"大道的实行,和夏商周三代的精英,我都没能赶上,但仍然对它们心向往之。大道实行的年代,天下为世人所共有。选举贤能之人共同治理,大家讲信用,和睦相处,彼此合作。所以人们不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只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更能推延仁爱,使所有老人都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都能贡献才力,儿童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长,鳏寡孤独以及残废疾病的人都能得到丰厚的供养。男的各有职务,女的都有归宿。货物资源都厌恶丢弃到地上浪费掉,但也不可放到自己家里私用。既嫌恶有能力不肯使出来,但也不一定为自己出力才算效劳。因此,人人都能诚实相待,和睦相处,故不会有阴谋诡计发生,也没有劫夺偷窃杀人越货的事情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便叫做理想社会了。而今日大道已经不能见到,天下是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们各自只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只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每个人都努力地将财货据为己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 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 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的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就是最高理想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4课
旧书新解
本文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时,多加了"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男有分,女有归"二句。并且,本文描述的特征多被作为理想社会的一种,其实却是对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归结起来,不过是老弱有养,年轻人勤奋努力。即社会责任就是让老弱衣食无忧,年轻人可以承担更多社会发展的责任。当然,有些发达国家,100多年前,就提出,政府保证不让任何一个人饿肚子,这也是更高一级的社会要求。现在,我国也通过养老保险,残疾补助等措施,进一步达到老弱有养的基本要求。
课外练习
1.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内容相关的句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2)男耕女织,丰衣足食:男有分,女有归
(3)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2."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试举例说明?
(1)大同社会的"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与世外桃源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似
(2)大同社会的"男有分,女有归"与世外桃源的"其中往来种作"相似
(3)大同社会的"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与世外桃源的没有战乱,和平相似。
重点注释
1、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
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3、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男有分,⑥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1]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2]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