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10df40e8bfa3bdcb.webp)
三倍体桑,晚生中熟品种。树形稍开展,枝条粗长而直,来自皮棕褐色,髓部稍大,偶有畸形叶或无叶枝段;节间直,节间距3.3cm,叶序2/5或3/8,皮孔椭圆形,淡褐色,6~8个/cm;冬芽短锥形,淡赤褐色,尖离,副芽小而少;成叶长心形,多浅裂,叶色翠绿,叶尖尖头,叶缘乳头齿,齿尖有小突起,叶底心形,叶长25.2cm,叶幅23.9cm,叶肉稍厚,叶面微糙360百科,有光泽,叶柄粗长,叶片稍下垂;雌花穗长0.6cm,球形、不实、早落;抗桑哥通疫病和抗寒性优于湖桑32号,木质较疏松,易伏条。
- 中文名称 陕桑305
- 审定编号 国审蚕桑2001002
- 选育单位 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
- 品种来源 新一之濑"嫁接苗
品种简介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蚕桑2001002
品种名称:陕桑305
选育单位:陕西省蚕桑丝绸研究所
品种来源:"新一之濑"嫁接苗,经0.1~0.4%秋水仙素诱变后处理,单挥服住持应铁推芽分离嫁接获得三倍体植株-陕来自桑305。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360百科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
在陕西省周至栽培,发芽期4月1取资计轻婷认果范怀挥日前后,开叶期4月中旬,发芽率79.2%,成熟期5月上旬;秋叶巴风句宽硬化9月中旬;发条数中等,生长势强;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广。
产量表现
1998~2000年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鉴定,每公顷产叶29660kg,比湖桑32号提高23.84%,属高产品种。丝茧育万头产茧量、100kg桑产茧量略高于对照湖桑32号,叶质与对照相当。
栽培技术要点
(1)栽植不宜过密,每公顷15000株左右;中低干养型,留足支干。(2)春剪梢不超过条长的1/5,并重施春肥。(3)发条后适时下治重球掌宣疏芽,使枝条分布均匀,夏秋肥分2~3次使施入。(4)每公顷产叶量超过30吨得桑园应加大施肥量,注意配合P、K肥和有机肥,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5)小蚕用叶应比一般桑品种降低1-2个叶位采摘。(6)夏季和早秋采叶宜"间隔采叶",并适当增加收获次数,做到壮条多采,弱条少采,促使枝条健壮整齐,以减少黄落叶和卧伏枝。
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品度口况倍行心最尔位究完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于黄淮流域蚕区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