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王岁楼

王岁楼,男,工学博士,现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研室主任,长期从事食错乡跟局同川品科学与安全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兼任江苏来自省食品科技学会常英攻也鱼甲染衡准务理事,《食品科系整掌动学》、《食品与生物技术》、中国医药生物技术360百科》、《微生物学杂志》、《食品工业科技》、《中国抗生素杂志》、《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Food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等国内外多种期刊编委或审稿专家,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银补印热编什究清家,教育部食品与营养学科教指委食品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轻工出版社全国食品娘论封孔盾京挥长化质量与安全专业教材编委会委员,国家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曾被评为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中文名称 王岁楼
  • 国籍 中国
  • 职业 博士生导师
  • 主要成就 省轻工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 性别 男

人物经历

  营令月她块零单论影在教学方面,他教授了生物化学工程、氨基酸技术、食品生物技来自术、食品科学概论、食品环境、食品添加剂、快速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等课程。主编、副主编、合编了《食品生物技术》、《生物化学工程》、《食品安全概论》、《食品技术概论》等11部教材和专著,其中独立编辑的《食品生完所轻毫杆物技术》是我国该领域的第一本书(海洋出版社,1998),被广泛引用,荣获省轻工业科技进步一等360百科奖。

  在研究方面,主持并参与了近20个省级和国家级项目,以及多项横向和技术服次率货观务项目。发表论文160余篇(SCI、EI收录10余篇军儿矿航阶子速汽迫),出版著作11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奖8项,省级优秀自然科学学术论文9篇。目前承担教学科研项目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科研项目

  1. 低水分活度环境角质酶协同尼古丁脱氢酶降解尼古丁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参加

  2. 超高压对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的诱变研究,2006就土吧溶意仅拉准养茶年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3. 提高红酵母生物合成胡萝卜素产率的研究,2006年中国药科大学基金项目,主持

  4. 超高压对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的影字续冲督和演谓施神听响,2005年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项目,主持

  5. 小麦蛋白质发酵/酶解产生功能性生物活性肽的研究,05年省重点攻关项目,主持

 婷威距的医 6. 漆酶产生菌的选育、产酶条件及其酶学性质研究,04年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7. 红酵母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研究,99年省杰出青年科学基古分划村苦步输金,05年通过省级鉴定,主持

  8. 酵母菌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98年省自然科学基金,05年通过省级鉴定材雷沉,主持

  9. 高产胡萝卜素酵母选育及发酵性能研究, 99年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10. 高产SOD酵母菌选育及发酵生理学研究, 96年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烈河国身众抓语误 11. 低能离子注入对产胡萝卜素红酵母的诱变效应研究,03年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12. 秸杆连续固态认必发酵生物质能源及生物饲料工程督载条次化研究,05年省重点攻关项目,参加

  13. 食品添加剂丙酸钾生产技术,1995年省科技攻关, 1999年通过省级鉴定风皮联针别众乙婷走(主持)

  14. 食品添加剂丙酸锌合成技术,1995年省科技攻关, 1999年通过省级鉴定(主持)

  15. 高级富硒功能性食品的研制,1998年省科技攻关, 结题(主持)

 多律革林交京热抓鸡地 16. 生物富硒制余明片空终肉卫品的开发与研究,1997年省科技攻关, 结题(主持)

  17. 高产赤藓糖醇酵母选育及发酵应用,2002年省科技攻关,结题(参加)

  18. 生河斗专商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技术研究,2001年省科技攻关,结题(参加)

  19. 谷氨酸高产酸菌种选育,2000年省重大攻关,完成(参加)

  20. 高产谷氨酸菌种TH-98诱变选育及大罐发酵研究,1998年企业横向联合,完成(技术主持)

  21. 红酵母胡萝卜素发酵增产剂,发明专利(申请)

  22. 从活性干酵母直接提取SOD,发明专利(申请)

获奖项目

  1. 鲜大蒜生物脱臭技术的研究, 1999年省科技攻关,1999年通过省级鉴定; 2000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及

  来自省轻工科技进步1等奖(主持)

  2. 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生产新工艺, 1995年省科技攻关, 1995年通过省级鉴定;1997年获省科技进步3等奖

  (主持)

  3. 医药中间体环丙胺合成技术, 横向, 1995年通过省级鉴定;1997年获内贸部科技进步3等奖及河南省教

  委科360百科技进步2等奖(第3名)

  4. 食品生物技术(著作),2000年获省轻工科技进步1等奖(主持)

  胡械丝季刘晶县初5. 营养酱油, 横向,1994年通过省级鉴定;1995年获省古光青且轻工业科技进步2等奖(主持)

  6. 保健米醋,横向,1994年通过省级鉴定;1995年获省轻工业科技进步2等奖(主持)

  7. 复合嘎力克酱生产技术,横向,1995年通过省级鉴定,1996年获省轻工业科技进步2等奖(第2名)

  8. HM-I型阳离子淀粉合成及应用,横向, 1995年通过省级鉴定,1996年获省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第3名)

出版著作

  [1] 生化工程(35.6万字,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离承失版社,2002

  [2] 食品生物技术(23而送面会女减穿万字,主编),中国海洋出版社,1998

  [3] 微生物生化工程(37万字,主沙木持必协紧客快七度速编),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4] 微生物以径口工程原理(参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5] 氨基酸发酵工艺学(参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 食品微生物学(参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7] 精细化工工艺学(100万字,参编2章:生温引物化工产品、食品添加剂, 约10万字),科学出版社,1998

  [8] 食品工艺真周让间负学概论(参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9] 食品环境学(参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10] 食品安全学导论(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近期论文

  [1] Effects of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growth and its β-carotene productio境究还挥查经二n of

  Rhodotorula glutinis. Yeast. 2008, 25(4):251-257 (SCI收录)

  [2] Enhanced β-carotene production by Rho科坐众dotorula glutinis using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Korean J. Ch确营加挥着治护历律引em. Eng., 200也记充晚8, 25(3):513-516 (SCI收录)

  [3] Optimization of β-carotene produc入练查双等容须方九tion by Rhodotorula glutinis using 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 and response s跳余器错依喜探板urface methodology.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7, 72 (8): 325-

  329. (SCI收录)

 势下 [4] Formulation of culture medium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 production by Rhodotorula glutinis

  RY-06 strain with high yield of beta-carotene.ICBBE 2008, Shanghai, 2008 (EI收录)

  [5] Effects of ultra high-pressure treatment on the red yeast strain RG-8.ICBBE 2009,

  Beijing, 2009 (EI收录)

  [6] The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of β-carotene by the red yeast mutant RG-6p. ICBBE 2009,

  Beijing, 2009 (EI收录)

  [7] Enhanced β-carotene production by Rhodotorula glutinis using ultra high-pressur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12th -15th, 2007, Wuxi,

  China.

  [8] 利用高静水压技术提高红酵母生物合成β- 胡萝卜素的产量. 现代化工,2007,27(5):38-41. (EI收录)

  [9] 人Mn-SOD基因及其优化序列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食品科学,2008, 29(7):311-315

  [10] 小麦蛋白酶解制备活性多肽的研究.食品科学,2008,29(9):388-392

  [11] 金属离子和氧载体对红酵母NR06胡萝卜素发酵的影响.食品科技,2008,33(1):5-8

  [12] 低能离子注入对产胡萝卜素红酵母NR06的诱变效应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8,29(2):107-110

  [13] 灵芝突变株G1502漆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食品科学,2008,29(5):287-291

  [14] 超高压对小麦蛋白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食品与机械,2008,24(2):9-11

  [15] 以丙酸钙和硫酸锌为原料合成新型食品添加剂丙酸锌的研究.食品科技,2008,33(12):234-237

  [16] 黏红酵母高静水压诱变及其β- 胡萝卜素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食品科技,2007,32(5):20-24.

  [17] 红酵母超高压诱变及其β-胡萝卜素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食品科学,2007,28(9):409-414.

  [18] 灵芝高静水压诱变及其漆酶发酵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07,28(5):104-107.

  [19] 黏红酵母离子注入诱变及其发酵产生β-胡萝卜素条件的研究.食品科学,2009,30(5):135-140.

  [20] 一种检测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简便方法.食品科学,2009,30(4):142-144.

  [21] 对药学类高校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些思考.今日药学,2008,18(6):69-70.

  [22] HACCP 原理在高校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2009,(3):49-50.

  [23] Alcalase蛋白酶水解花生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8,29(3):119-121,124.

  [24] 制备花生抗氧化肽的蛋白酶筛选研究.中国粮油学报,2008,23(3):164-168.

  [25]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类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7,15(4): 694-699.

课题研究

  近期研究生毕业论文

  1、番茄红素-β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应用研究

  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豆芽非法添加药物测定中应用

  3、氨基葡萄糖及制剂的质量研究

  4、分子印迹仿生酶联免疫法测定动物性食品中恩诺沙星残留

  5、功能食品添加剂富硒酵母中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

  6、氨基葡萄糖和壳寡糖初期褐变降解研究

  7、pH/有机溶剂梯度法同时测定壳寡糖中氨基酸及氨基葡萄糖

  8、食品中低聚半乳糖含量测定方法与质量标准研究

  9、基于中草药来源的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研究与应用

  10、高端植物油的真伪鉴别与以次充好研究

其他论文

  1.高静水压对产β-胡萝卜素粘红酵母的诱变效应研究.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6(2)

  2.超高压对灵芝生长及其漆酶合成的影响.生物技术,2006(4)

  3.超高压对漆酶产生菌的诱变效应研究. 工业微生物,2006(1)

  4.溶氧对几种真菌漆酶发酵的影响. 精细化工,2006(1)

  5.鸡腿菇漆酶产生菌的高静水压诱变研究.食品科技,2006(6)

  6.灵芝原生质体诱变选育漆酶产生菌的研究.食品科学,2006(5)

  7.(超)高压对微生物的影响及其诱变效应探讨.微生物学报,2005(6)

  8.超高压在工业微生物诱变选育中的应用初探.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6)

  9.漆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及其产生菌的研究.食品科学,2005(2)

  10.紫外和超高压诱导漆酶产生菌变异的对比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5(3)

  11.红酵母胡萝卜素水溶性粉剂的研制,食品科技-2004(6).-66-68

  12.鲜大蒜脱臭技术的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4.25(1).-84-86

  13.无花果醋的酿造工艺,中国酿造-2003(4).-31-32

  14.红酵母产β-胡萝卜素发酵条件研究,中国食品学报-2003.3(2).-6-12

  15.法夫酵母原生质体紫外线诱变育种的研究,食品科学-2003.24(5).-79-81

  16.食品级丙酸锌的合成工艺研究,食品科学-2002.23(11).-65-67

  17.皂化和乳化对红酵母胡萝卜素制品水溶性的影响,精细化工-2002.19(9).-500-502

  18.提高红酵母胡萝卜素发酵产率的研究,工业微生物-2002.32(3).-20-23

  19.啤酒发酵罐群温度网络测控系统,酿酒-2002.29(3).-67-68

  20.食品级丙酸锌的合成工艺研究,食品工业科技-2002.23(6).-35-36

  21.酵母生产类胡萝卜素发酵动力学研究,食品科技-2002(7).-11-13

  22.离子注入选育高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2.21(4).-347-349

  23.产类胡萝卜素酵母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与诱变,生物技术-2002.12(3).-23-25

  24.新型食品添加剂丙酸锌的制备及应用性能研究,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28(6).-1-4

  25.提高红酵母胡萝卜素制品水溶性的研究,食品科学-2002.23(5).-78-81

  26.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助剂的筛选及应用,食品与生物技术-2002.21(1).-1-4

  27.从红酵母生产水溶性胡萝卜素制品,食品与机械-2001(6).-21-22

  28.红酵母产生类胡萝卜素的研究注,中国粮油学报-2001.16(5).-43-46

  29.利用活性干酵母发酵生产富硒酵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16(2).-3-6

  30.高产类胡萝卜素红酵母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1.20(3).-252-256

  31.某些添加物对红酵母生长及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影响,食品科技-2001(2).-20-21

  32.活性干酵母对无机硒生物转化作用的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1.22(2).-55-58

  33.红酵母类胡萝卜素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生理学条件研究,工业微生物-2001.31(1).-19-22

  34.红酵母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研究,山西食品工业-2001(1).-14-16

  35.红酵母RY-981类胡萝卜素发酵助剂的研究,生物技术-2001.11(1).-33-35

  36.酵母菌中SOD复合酶的初步研究,生物学杂志-2000.17(4).-26-27

  37.从活性干酵母中直接提取SOD的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0.21(2).-66-68

  38.红酵母类胡萝卜提取方法研究,食品与机械-2000(6).-30-31

  39.β-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与发酵促进剂,生物学杂志-2000.17(3).-4-5

  40.利用红酵母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杂志-2000.20(2).-41-43

  41.活性干酵母SOD摇瓶发酵条件的研究,工业微生物-2000.30(3).-36-39

  42.红酵母RY-98产类胡萝卜素培养基的优选及其发酵生理学研究,生物技术-2000.10(4).-24-27

  43.红酵母类胡萝卜素发酵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15(2).-3-7

  44.从红酶母生产β-胡萝卜素的研究,山西食品工业-2000(2).-13-15

  45.高产α-糖苷酶菌种H-8c的选育及其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0.15(1).-13-16

  46.利用红酵母发酵生产β-胡萝卜素,山西食品工业-2000(1).-30-30

  47.山楂果醋液体表面发酵技术研究,中国调味品-1999(1).-12-13

  48.白酒光磁催熟微机控制系统,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18(2).-89-93

  49.富硒酵母的生产及其应用技术,山西食品工业-1999(2).-28-29

  50.强化米醋及其分析方法,中国调味品-1998(7).-16-18

  51.辣椒红色素除辣问题的探讨,中国调味品-1998(11).-16-17

  52.用刺梨废渣做填充料酿造优质食醋,中国调味品-1998(1).-14-25

  53.山楂果醋静置表面发酵技术研究,中国酿造-1998(4).-16-17

  54.全酶法同时制取超高麦芽糖及高蛋白米粉,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8.17(2).-28-33

  55.利用氧化钙为钙剂制备食品添加剂丙酸钙的反应条件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8.19(1).-24-27

  56.SOD在食品的应用及微生物SOD的开发,山西食品工业-1998(3).-1-2

  57.酵母菌Y-216 SOD的提纯及其性质研究,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8(1).-37-40

  58.从微生物中提取SOD的研究,工业微生物-1997.27(2).-45-47

  59.利用小麦淀粉废水发酵乳酸(钙)的研究,淀粉与淀粉糖-1997(1).-25-26

  60.计算机在酿酒工业中的应用,酿酒-1997(4).-28-31

  61.丙酸钾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研究,山西食品工业-1997(2).-19-20

  62.谷氨酸高产菌TZ-310的诱变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中国调味品-1997(9).-16-19

  63.细胞不转型析因,中国调味品-1997(5).-2-4

  64.酵母SOD形成的生理学研究,工业微生物-1997.27(3).-20-23

  65.霉菌α-糖苷酶固态发酵的研究,生物技术-1997.7(6).-19-21

  66.WangSuilou,ZhangPingzhi. Formulation of Medium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

  Production by StrainY-216,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7.12(1).-54-54

  67.高产SOD酵母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7.18(3).-18-23

  68.α-葡萄糖苷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7.18(2).-69-73

  69.微生物SOD的提纯、育种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学杂志-1996.16(4).-6-11

  70.以淀粉废水为原料的乳酸钙发酵工艺研究,郑州粮食学院学报-1996.17(4).-20-25

  71.浸泡法制作大蒜酱油的研究,中国调味品-1996(11).-10-13

  72.食品防腐剂丙酸钙合成新工艺及拓宽其应用价值的研究,郑州工业大学学报-1996.17(4).-53-57

  73.维微营养酱油的研究,中国酿造-1996(6).-42-45

  74.食品级丙酸钙的研制及其应用,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6.11(2).-36-38

  75.运用数理统计评判啤酒的感官质量,山西食品工业-1996(3).-10-13

  76.豆乳生产关键工艺技术的研究,中国乳品工业-1995.23(5).-220-221

  77.提高及稳定谷氨酸产生菌TH-89产酸率的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5.10(1).-44-50

  78.食品生物技术的研究进展,山西食品工业-1995(3).-4-9

  79.关于微生物发酵动力学几个问题的探讨,天津微生物-1995(2).-21-27

  80.微生物动力学模式及其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工业微生物-1995.25(1).-30-32

  81.对发展我国化工生物技术的几点浅见,生物学杂志-1995(2).-31-31

  82.多种营养素同时强化酱油的研究,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9(1).-53-59

  83.对应用多菌种纯种发酵的认识与实践,中国调味品-1994(7).-11-12

  84.对《调味品分析结果的列表法》的一点修改,中国调味品-1994(6).-32-32

  85.均匀设计及成对比较法在营养酱油研制中的应用,中国调味品-1993(9).-7-10

  86.弘扬中国腐乳饮食文化推动腐乳食品走向世界,中国调味品-1993(5).-1-5

  87.大蒜酱油主要工艺条件的研究,中国酿造-1993(5).-28-32

  88.微生物比生长速率μ的含义,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3.8(4).-6-9

  89.高产柠檬酸黑曲霉菌株的诱变选育,中国调味品-1993(2).-11-13

  90.德氏乳酸杆菌分纯选育的研究,天津微生物-1993(2).-13-16

  91.微生物生化工程的研究进展,食品与发酵工业-1993(4).-67-71

  92.钝齿棒杆菌T6-13的诱变株TH-89大罐发酵条件探索,工业微生物-1992.22(6).-35-38

  93.提高食品工业蒸发操作生蒸汽经济性的措施,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1.6(4).-71-77

  94.T6-13诱变菌在30m大罐上谷氨酸发酵的研究,中国调味品-1991(3).-18-20

  95.天然食品防腐剂尼塞的研究,食品科学-1990(4).-48-51

  96.论酿造与发酵对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中国调味品-1989(11).-1-3

  97.食品防腐剂Nisin的研究,中国酿造-1989(4).-5-7

  98.摩尔单位与调味品分析中的滴定计算,中国调味品-1990(6).-20-2

  99.从蛋白酶性能看腐乳工艺,中国调味品-1990(11).-9-11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