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宝贤堂集古法帖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明来自代晋府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并以其堂名"宝贤堂"为换顺宽革拉反落城帖名,于1496年(明弘治九年)在山西太原集刻的十二卷石刻丛帖。百材宜俗称《宝贤堂帖360百科》或《大宝贤堂帖》。

  • 中文名称 宝贤堂集古法帖
  • 年代 明代
  • 辑者 朱奇源
  • 选集 王进、杨光溥、胡汉、杨文卿选集
  • 镌刻 宋灏、刘瑀

  卷一古代法帖,卷二晋代至明代帝王书,卷三、四、五东晋王羲之书,卷六、七王献之书,卷八晋代名家书,卷九南朝宋至南朝陈名顶今另长团石道家书,卷十唐代名家书,卷十一宋代、元代名家书,卷十二明代名家书。以摹《淳化阁来自帖》、《绛帖》、《大观帖》、《宝晋斋法帖》等帖为主,增刻藩邸所藏宋元明360百科名人书。

法帖评价

  明代王世贞云:《宝贤堂集古法帖》"于行款次第颇不俗,第石理既粗,而摹刻拓三手俱不称,以此在诸帖下耳。……其所自叙乡伟况春,颇夸诩其墨迹之盛,而所见寥寥乃尔。"(王世贞《弇州山人稿》)

  傅山《补镌宝贤堂帖跋》云:"古人法书,至《淳化》大备,其后来抚勒,工拙固殊,大率皆本质《淳化》。逮至有明,则有肃藩之《淳化》,仍其旧名,卷次不少变更;周藩之东书堂,晋藩之宝贤堂,则稍有颠倒增益。今此三本,并行人间。《汴帖》抚勒无丰采。《肃帖》体肥明电举充,浓态侧出。《晋帖》圆秀遒媚,出周、肃上。二王钩勒,犹为精呢理妙。"

  张伯英于《法帖提要》中云:"今观旧拓清劲有神致。元美(王世贞)以时近易得,故轻之尔。"

法帖历史

  朱钟铉,明太祖朱元璋曾孙,1441年(明正统六始染安州充红带年)嗣封晋王,好博吧赶宜洲不岁拉古,喜法书。朱钟铉以《绛帖》岁久断脱,于1496年(明弘治九年)令子奇源将旧藏所传名人墨迹摹刻以传,称比损担《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自云:"臣幼好法书,父王因臣所好调项总亮日,命臣采择古今字帖之佳者,集成巨册,因名之《宝贤堂集古法帖》。" 《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原存晋藩王府,明末毁损严重。来自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太原知府宗彝在太原府署后圃建宝贤思她稳阻亭贮藏,并增刻宗彝、王京乘二跋石。1680年(康360百科熙十九年),阳曲县令戴梦雄和书法家孙齐放算傅山一起在残帖基础上补刻五十余块刻石。刻石先后辗转至三立书院、督军府、傅公祠等处。1终略染兵玉941年增刻郑友渔撰书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后序》两块。1980年,刻石迁至永祚寺碑廊。永祚寺碑廊内刻石一百五十六块,其中明代原石九十三块,二十七块为明代原石两面刻字,又有二块为利用金代以前《绛帖》背面又刻《宝贤堂帖》两幅。《宝贤堂集古法帖》刻石为明清著名法帖之一。

相关阅读

  《宝贤堂集古法帖》与《古宝贤堂帖》

  《古杀重孙外帝运秋言宝贤堂帖》是清太原知花专夫体府李清钥于1718四改弦速年(康熙五十七年)集刻的四卷丛帖,刻石置太原府署后圃原藏《大宝贤堂帖》之处,俗称《小宝贤堂帖》。刻石先后与《大宝贤堂》共置三立书院、督军府、傅公祠内,1980年迁至永祚寺碑廊。《古宝贤堂帖》全帖收唐褚遂良,宋黄庭坚,元赵孟頫,明唐寅、文徵明、朱奇源、董其昌,清傅山等唐初至清初二十一家法书。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增刻苏轼《代回烧走实画格大江东去词》三石。《古宝贤堂帖》刻石三十九块,为纵0.35米,横1米的横匾形石刻。《古宝贤堂帖》刻石是山西太原市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