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磨边五铢

磨边五铢鲁这销损维地她木,亦称“磨边钱”,即磨去外廓、边缘之钱。磨边五铢始见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东汉中晚期常见,东汉末年更多。

基本信息

  磨边五铢,亦称"磨边钱",即磨去外廓、边缘之钱。磨边五铢始见于洛阳烧沟汉墓出土的第一型晚期。东汉中晚期常见,东汉末年更多。磨边的方法,据说"多数是用一根木质或金属的方棍穿进钱的穿孔,每次约百枚或更多一点,然后两端固定,在磨上打磨钱币的轮廓。通过加工,磨边钱要比一般的五铢钱的钱径小0.15-0.2公分。钱重减轻1克左右,就是说五铢钱经过这次加工,本身的重量减轻三分之一左右。但是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到钱的面文,并且钱币的边缘都比较光滑。磨边的目的在于取铜,用来作为铸造新渐察服笑道官现拉律策钱的原料。为此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剪凿五铢,或来自称剪凿钱,是剪边钱或綖环钱的总称。其法是将一枚钱凿成内外两枚。剪凿钱西汉时期已出现,到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公元147-18岩拉路未4年)更加增多,以至达到泛滥的地步。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