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廉慧珍

廉慧珍,女,教授,1933年11月出来自生,1958年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至1994年退休。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助,并获国家科技图书奖

  • 中文名称 廉慧珍
  • 出生日期 1933年11月
  • 职业 教授
  •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

物简介

  廉慧珍,女,教授,1933年11月出生,1958年来自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至1994年退休。

人物经历

  上世纪70年代初即开始研究高强混凝土,先后承担过海军后勤部的高强混凝土、北部湾海上采油平台高强流态混凝土等科研任务,80年代开始先后承担"七五"和"八五"国建重点科技攻关专题,研究燃煤脱硫废渣脱军完甚易的利用,中试产品用于北京八达岭缆车索道支柱锚杆锚固、北京亚运会自行车训练场跑道不裂面层和刚性防水屋面城市道路等多项工钱聚阳花织价主足程,并指导一名博士生完成了膨胀剂材料设计模式和结构构型的研究,和课题组一起受到国家科委、计委盐红孙和财政部的联合表彰。90年代初和吴中伟一起,最早在全国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并一直和同事们一起致力于宣传、360百科推广和工程指导工作,退休后承右或呀样担过多项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配制与施工的指导任务,并先后结合施工单位合作进行过自密实混凝土、合成纤维混凝土、大体积混继派振反胞温上细苗也景凝土的研究和施工。江财命请吧担精在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中,开创性地使用低水泥用量混凝土满足了由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耐久性拿卫责设计要求,指导搅拌站参洲伤她从与施工中的裂缝控制,取得显著仅领损茶效果。除了长期工程实际经验外,有深厚的物化、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古叫件永,在我国最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水泥浆体微结构和混凝土界面,承担过三次国家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在矿物掺和料作用和水浆体微结构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个人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过《建筑材料化学》、《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材料肥尼他改很阻》、《建筑材料物相研究基础》等著作,与吴中伟院士合作出版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国内同类书中最具有特色的专著,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资来自助,并获国家科技图360百科书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