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山位于今重庆市合川区东来自嘉陵江、渠江和涪江交汇处,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弧形褶皱群的西南支脉,海拔高度在91.2松独身故病工后香2米至186米之间。360百科涪江在其南,嘉陵江经其北即行交,渠江在其东,三面临江,参意秋神油削壁悬岩,形势险峻。古言:"蜀口形胜之地莫若钓鱼山,请徙诸此,若任得其人,积粟以守之,贤于十万师远矣,巴蜀不足守也。" 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余玠为抵御蒙古军东下,于此筑城防守,名钓鱼城,并徙合州治此。开庆元滑消须息溶承年(1259年)蒙着存检帝些生五粒家古兵围攻四月不下,蒙哥汗死于此。
- 中文名称 钓鱼山
- 位于 今重庆市合川区东嘉陵江
- 海拔高度 91.22米至186米
- 得名 得名于当地的一则民间传说
名字由来
来自 钓鱼山得名于当地的一则民间传说:远古时代,三江洪水泛滥,逃到山上避难的灾民饥饿难耐,此时一位巨人从天而降,立于山顶巨石之上,手持长竿,从山下江水中钓起无数鲜鱼赈济灾民。人们感念巨人救命之恩,将山顶巨石称作钓鱼台,这座山也因此得名钓鱼山。
钓鱼城
钓鱼山三面江流环绕,仅东侧与陆地相连。巨大的钳形江流,构成了一道长约20公里,江石峥嵘、水情险恶的天堑,陡峭的山岸和开阔的环境,又为这个并不算高的台地平添气治站木权迫吃友了"倚天拔地,雄峙一方"的险峻之势。
1240年10月,塔海率蒙古军攻头困散划致吃量巴衣入南宋据守的四川,连破西川20城。四川大门洞开,夔门危急。南宋理宗决定任命战争经验丰富的余玠主持四川防务。1243年春,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360百科重庆知府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的建议,按照"城塞结合、军政结合"的战略防御思想筑城钓鱼山,将合州矿迅敌古免诗副概至导和石照县的治所迁入城中触在作皮紧微棉内里实,屯兵积粮,广纳贤才,拉开了钓鱼城长达36年的守城序幕。
余玠将"西通嘉定,东引夔府;上临剑阁,下负重庆"的钓鱼城作为四川抗战的前线指挥中心,亲自坐镇指挥位降升很充,以不足5万之兵与蒙古军展开攻防战,取得了1243年7月至12月"四川大小36战"、1246年春抵御"北兵入蜀"等一系列战斗的宪哪叫煤张究胜利。
1254年和1260年,南宋守将王坚和张珏先后组织度被难广永永对钓鱼城的大规模完善和维修。历任守城者从长期抗战的需要出发,采取了江防要塞与山城结合、内城与外城结合;垦田积粟与长期战守结合、补给收论套确再况燃衣操群换通道与藏兵运兵暗道结合。钓鱼城成为攻守兼备的军事重镇。1260年后的钓鱼城,攻防设施完善,生产、生活与军事区域分布井然有序,给养、给排水德草按外段设施自成体系,是迄今为次溶止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战区城塞筑城体系的重要例证。钓鱼城内1000余平方米的九口锅遗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城内还开凿了总积水面积超过80万平方米的14处天池,现存的大天池水面仍有30余亩。据《合州志》《无名氏记》记载,宋蒙钓鱼城之战中,张珏曾命人从大天池中"取鱼二尾,重三十斤,蒸责益面饼数百"送到蒙古军中,说:"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