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研究

容简介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创新已在成熟的金融市场发展了很多年,美国、欧洲、日本等一些成熟的金融市场已把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实院县效举决资先具。

本书在研究校宣确顺源刘过程中,注意理粒乱有灯论和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型某明券化的成功经验和教训,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部分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的经验和教训,努力使本研究的理论超前于国内实践,以便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来自指导作用,推动国内金融创新。

  • 中文名称 我国商业银行
  • 国籍 中国
  • 作者 武魏巍
  • 页数 179

图书信息

  作 者:武魏巍 著出 版 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8-1

  版 次:1

  页 数:179

  字 数:222000

  印刷时间:2008-8-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312011559

  包 装:平装

目录

  序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

  1.3.1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本书研究的主要方法

  1.3.3 本书的主要理论来自依据

  1.3.4 本书研究的难点

  1.3.5 本360百科书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2 我样光且参食牛看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与解决途径

  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基本情况

  2.1属处往简.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异已服光名候产的界定

  2.1.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特点

  2.1.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类别

  2.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成因

  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2.1 不良资产对我国相关各方的影响

  2.2.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2.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主要解决模式

  2.3.1 从贷款企业的途径解决银行不良资

  2.3.2 从商业银行的途径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2.3.3 从金融创新的途径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2.4 小结

  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地春即指券化的概念和特点

  3.1根革.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3.1.2 银行不叶验条督附酸良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流程

  3.2.1 进行证券化运作的不良资产选择

  3.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3.2.3 银行不良资产命协每并白跑宜威球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3.3.1 早偿风险与违约风险

  3.3.2 破产风险与行政风险

  3.3.3 法律规范风险与市场风险

  3.4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运行的约束条件分析

  3.4.1 从银行的角度分析运行的约束条件

  3.4.2 从SPV的角度分析运行的约束条件

  3.4.3 从投资者的角度序给慢分析运行的约束条件

  3.5 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难油供父获密研息至机理研究

  4.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内容

  4.1.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创新

  4.1.2 我国银行督社父阳谓干正汉不良资产证券化外部保障制度创新

  4.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志关毫日肉行阳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

  4.2.1 信用增级原理

  4.2.2 信用分工原理

  4.2.3 动态博弈理

  4.2.4 期权相关理论

  4.2.5 现金流分析原理

  4.2.6 现金流钢味折现理论

  4.2.7 计量经济学相关理论

  数粉纸4.3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外部保障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

  4.3.1 交易费用理论

  4.3.2 制度和杀变迁的动因理论

  4.3.3 法律制定的适时性理论

  4女运.3.4 会计准则的规则导程明向理论

  4.3.5 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理论

  4.3.6 "三公"的税啊房弦专孙色比煤双什艺务程序理论

  4.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制度创新的机理研究框架

  4.5 小结

  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体系设计

  5.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制度研究

  5.1.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基本内涵

  5.1.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的主要方法

  5.1.3 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分析信用增级的现实意义

  5.1.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存在的缺陷

  5.1.5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增级制度的构建

  5.2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制度研究

  5.2.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基本内涵

  5.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的具体步骤

  5.2.3 从提高市场效率的角度分析信用评级的现实意义

  5.2.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存在的缺陷

  5.2.5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制度的构建

  5.2.6 KMV模型在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中的改进运用

  5.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制度研究

  5.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定价依据

  5.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现金流分析

  5.3.3 基于到期收益率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

  5.3.4 基于内含期权的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模型

  5.3.5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定价制度的构建

  5.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内部结构制度的具体方案运行设计

  5.4.1 内部结构制度具体方案运行设计的总体思路

  5.4.2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SPV的债权操作方案¨

  5.4.3 资产管理公司作为SPV'的股权操作方案

  5.4.4 非资产管理公司作为SPV的操作方案

  5.5 小结

  6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外部保障制度体系设计

  6.1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

  6.1.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

  6.1.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构建

  6.1.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国际处理实践

  6.1.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构建

  6.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研究

  6.2.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

  6.2.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6.2.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国际处理实践

  6.2.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制度构建

  6.3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税务制度研究

  6.3.1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税务问题

  6.3.2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税务问题的解决途径研究

  6.3.3 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税务问题的国际处理实践

  6.3.4 我国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税务制度构建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书的主要结论

  7.2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