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汉口道

汉口道(Hankow Road),是位于香港九龙尖沙咀的一条街道,街道呈南北走向,南起自梳士巴利道,北止于海防道,街道全长约370米。

  • 中文名称 汉口道
  • 外文名称 Hankow Road
  • 地理位置 香港九龙尖沙咀的一条街道
  • 长度 约 370 m
  • 起点 梳士巴利道

香港汉口道

  汉口道原名为花园道,不论其中英文的名称均与位于香港岛中环的一条相同。同名的原因是因为港英政府在发展尖沙咀初期,为鼓励商人在此导府变众娘投资及建房子,故此在区内广植树木,更在附近兴建公园,公园旁边的街道则被命名为花园道。

  然而,在该街道初命名时,由于香港岛与来自九龙间的来往并不频繁360百科,街道重名并不构成严重问题。唯邮寄时必定写明是香港岛与九龙,以免误寄。然而随著天星小轮的启用以及社会发展,街道重名所带来的问题便日趋严重。政府有见及此,便于1909年把九龙一些街道的名称重新命名,其中花园道被改称为汉口道以表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与香港有贸易往来。

天津市汉口道

  和平区是天津市的中心城区,天津市的商业金融和行政中心,面积10平方公里,是天津市面积最小的一个区,区人民政府驻小白楼街。

历史沿

  和平区原来是外国的租界。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城来自,在城南占领一片租界,原是一片荒滩和墓地,各国划分自己的领地,没有统一的规划,按照自己国家的建筑方式进行建设,所以和平区成为各国19世纪风格的建筑博物馆。街道杂乱无章,如360百科同迷宫。清政府倒台后,一些遗老逃入租界,北洋政府和中国历届退役倒台的军政人物,卷带中饱的私囊,利用中国法律无法进入租界的优势,纷纷在租界取老中建造自己的私房。许多民族资本家也为了防止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在租界内建房。因此和平区汇集了许多近代史上有名人物的住宅,有许多历史文物建筑,现赤峰道曾被俗称为"督军街",因为这条街道曾汇四鲜死集了十几位前北洋政府的退休督军的住宅。但和平区几乎没有中国式的传统建筑。

  和平区主要由当年三个国家的租界组成:天津英租界、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

  天津英租界的主要街道"维多利甚则留素宜脱本护常亚道"是金融机构的主要聚集区,1949年改名为解属取并认时察界材放路,天津市政府位于解放路昔日的英租界工部局--戈圆价对剂积间面市号左井登堂旧址。

  天津法租拥有天津市最繁华的劝业场商业区,主要街道"福煦将军路"和"葛公使路",1946年改名滨江道,福煦将军路尽头是天津最大的天主教堂西开教堂。

  天津孩岁效甲年室阻按同吗起日租界在最北面,主要街道叫"旭街",日本投降后改名为"罗斯福路"(根据美国总统的名字),1953年改名为和平路,和平区的名称由此而来。和平路的起点是1928年由中国民族资本建立的中原公司(现百货大楼,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天津最高的建筑)。

  天津在改革开放后向四外扩展,许多新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和平区之境位于中心,没有扩展的空间,许待沉多建筑又有历史价值必须保护,和平区的市容反而不如周围的新区。

行政区划

  和平区辖6个街道:劝业场街道、小白楼街道、体育馆街道、新兴街道、南营门街道、南市街道。

道路

  和平区因为原路名都是殖民者起的,1945年以后几乎全部改名,基本都是以中国地名命名,和海河平行的命名为"路",垂直的命名为"道",如山东路、河北路;长春道、鞍山道、汉口道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