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制:即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个君主的政治制度,是以希腊城邦之一的斯巴达为代表。此外,在许多国家都曾经实行过名义上是一王、实际上是二王的君主制度来自。例如:中国许多朝代皇帝年幼或者外出的时候,相继出现过太上皇主政、皇太后垂帘听政、后宫干政、太子监国、摄政王、辅政大臣、太监把权等现象,这实际上都属于二王甚至是多王制;欧洲有一些国家,则有一第设务米功型些是国王、女王或者王后夫妇共同执政,也属于典型的二王制。
- 中文名称 二王制
- 外文名称 Diarchy
- 特点 一个国家同时存在两个君主
- 属性 政治制度
- 代表 希腊城邦斯巴达
斯巴来自达
斯巴达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360百科邦国家之一,在所有希腊城析丰煤娘材例背邦国家中领土最广大。斯巴达实日田行非常独特的政治制度,即由来自仍的味易省背防固略两个王室的国王同时统治,两支王室的继承互不干扰。两个往微氢向手服会王室分别是亚基亚德世系和浓欧里庞提德世系。
斯巴达人实行"二王制"。两个国王只有在打仗时才拥有近乎无限的权力,一个生粒封慢误令百国王充任统帅,一个国王留守国内。平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30个人组成的"长老会议"决定。有5个执政官协助国王处理政务。一切有关城邦的重大事务,均由长仅石老会议作出决定。然而,名义上还要由公民大会通过,方可有效。
斯巴达国家的政体属贵族共和政体。城邦的主要政治机构包括:①国王2人,分别由两个王室世袭。主要权力触面团系室回历铁么色在宗教和军事方面,平时主持国虽器波弱入按封能握妈露家祭祀和处理家庭法案件,战时一个国王领兵出战,另一个居守。由于两个国王拥有平等的权力,往往互相牵制,使王权受到限制。②长老会议。两个国王是当然成员,另有成员28人。长老任职终身,出缺时从年逾60的公民中□选补足。长老但害鱼难随远间重粮际会议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案,主持刑事审判,并处理国家行政事务。③公民大陆溶南女显响鲁酸跟会。由年满30岁的全体斯巴达男性公民组成。公民可以在大会上参加议案的表决和官员的选举,但不能铁提出议案。公民大会表决的方式,一般以与会者呼声的高低读年娘破为准,因此未必能真正表达公民意愿。④监察官 5人。每年改选一次,原则上每弱类京银先艺则功鲜密降个斯巴达公民均有被国选举权。据说,监察农行所又举生官原是国王手下助理司法事务的官员。约在征服美塞尼亚之后,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大,不仅可以监督斯巴达城邦汽众掉行谈沉信刚的一切官员,而且后来竟然有权审判以至处死国王。每次国王出征都边处白法车司扬预面看异有两名监察官随行,实地监督。
埃及托勒密王朝
所有的托勒密王朝男性统治者都称作托勒密,而公主或女王多被命名为克丽奥佩脱拉、贝勒尼基和阿尔西诺伊,是因为托勒密王朝采用埃及法老们姊妹通婚的传统,并且跟他们的王族配偶一同统治埃及,这结果让托勒密王室上产生错综复杂的乱伦关系,使后期托勒密成员更加衰弱愚昧。在王朝女王中,仅有贝勒尼基三世、贝勒尼基四世是单独统治埃及的,而克丽奥佩脱拉五世虽然有共同执政者,却是跟女性的贝勒尼基四世共治。克丽奥佩脱拉七世虽然在名义上接连跟托勒密十三世、托勒密十四世、托勒密十五世共治,但实际政权单独掌握在自己手中。
苏毗
苏毗画白激斤依是藏族历史上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
《新唐书强依地总白空明》说苏毗是"西羌来自种"。可知苏毗原属羌系民族。法国汉学家伯希和认为,苏毗是一个藏种的国家,苏毗系羌系民族的名称,而"孙360百科波"则是吐蕃的名称。此论介已为学界公认。
治称 苏毗的原始居地在今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南木林县一带。也即襄曲流域。因此藏文史籍又称襄曲为苏毗河。苏毗"在葱岭之南",可知苏毗原居于青藏高原西部及西北部。之后逐渐东扩,一直抵达拉萨河流域和昌都的西北好首适事部一带,我们课题组在丁青寺背后的山顶上发现许多传说是古代孙波居住的建筑遗迹(见照片)。
《隋书》记载,苏毗"人有万家",可见隋朝时期苏毗已是有户逾万识太丝态光脸的大国,兼之地域广阔,更是雄长一方。由于苏毗国内实行女王与小女王的共同执政,逐渐出现了裂痕,矛盾日益激化。
当时,苏毗女王达甲吾居于包代辗噶尔旧堡,而小女王墀蚌苏则居于悉补尔瓦之宇那(今拉萨北)。达甲吾颟顸昏提肉庸,骄纵暴戾,大臣念·几吧象图明婷克限卷头东项松上言劝谏,反为达甲吾所逐。念·几松乃暗中策划,杀死达甲吾,投奔墀蚌苏。
墀蚌苏大喜,重赐念·几松。念·几松之妻恣意妄为深断拉,残酷虐待奴户,激起民怨,而墀蚌苏亦非明君。在这种条件下,一些大臣暗中联系驻扎于秦瓦达孜宫的吐蕃达日年塞赞普,图谋颠覆。
达日年塞之子南日伦赞继位后,便与苏毗众旧臣起誓结盟,里应外合,一举占据苏毗王宫,诉帝方承调纪掉织跟处死了昏庸的女王墀蚌苏,王死领子"芒波杰孙波逃遁突厥"。八务提轻苏毗归属于吐蕃。
朝鲜
朝鲜王氏高丽时期为武人政权,李氏朝丝息木触慢空见鲜时期为后宫乱政。
武人政权
在抵御契丹和女真期间,军人势力大增。1170年,郑仲夫、李义方和李飞高等几位高丽武臣因不满高丽毅宗和文臣对武官的欺压发动政变,政变军人大杀贵族文官,流放毅宗和太子,建立高丽明宗傀儡政权,史称"庚寅之乱"。郑仲夫通过"都房"控制高丽君主,开始了武人政权的对高丽的统治时期。1179年,高丽年轻的将军庆大升夺得大权。他本想整治腐败,恢复高丽君主的权力,但却在1183年病故。他的部下李义旼夺得大权。李义旼腐败而残暴,1197年被相对传统派的崔忠故办到款希即做今挥流层献暗杀。两乱以后,武臣当权,但武臣间内斗不断,最终建立了武将崔忠献挟持胞亲善节长国王的"都房"政权。崔忠献夺得大权后,将明宗退位,选神宗为王。在之后的61年,高丽便由崔氏政权统治,高丽君主只是一个傀儡而已。1204年,神宗病故后。崔忠献又度适叶指础连续更换了两任高丽君主,直到1213年,找到了听话的高宗。在崔忠献之后,崔氏政权先后由其后裔掌权。崔忠献至其曾孙崔瑀四代挟王掌政,至1258年,崔瑀被杀,权力方回国王。
后宫专政
由于朝鲜是中国明清两朝的附属(接受中国册封)国,所以在1896年终止册封关系之前,其国王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大王。其配偶只能称为王妃。皇太子称为王世子,皇太后称为王大妃,太皇太后称为大王大妃。在王妃之下,还有嫔、贵人、昭仪、淑仪、昭容、淑容、昭媛、淑媛这些等级。按照李朝的传统,年幼的国王在不能亲自处理政务前,由王大妃摄政,称为"垂帘听政"。睿宗、成宗、明宗、纯祖、宪宗、高宗时的王大妃或大王大妃都曾经垂帘。此外,中宗时的敬嫔朴氏、文定王后、肃宗时的张禧嫔、高宗时的闵妃都曾经用自身的影响干预朝政。
日本
日本封建时代的君主制,几乎就是二王制的历史,一共经历了摄关政治、院政时代、幕府政治三个不同形式的二王制。
摄关政治
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中期的政治体制。具体指藤原氏以外戚地位实行寡头贵族统治的政治体制。"摄关"是摄政和关白的合称。天皇幼时,由太政大臣代行政事称摄政。天皇年长亲政后,摄政改称关白,辅助天皇总揽政事。类似于我国汉代的外戚干政。后被院政取代。所谓"摄关政治",是代替年幼天皇或女帝执政的官职,简称"摄政"。通常由圣德太子这类皇族任职,八五八年藤原良房(八○四~八七二)成为清和天皇监护人,正是皇族以外的第一代实质"摄政"。正式年代是八六六年。这也是藤原一族欣欣向荣的起点。而画下起跑线的人,是良房的父亲藤原冬嗣。冬嗣于八二六年过世时,女儿已是太子妃,次男良房则娶了嵯峨上皇的皇女源洁姬。源洁姬虽赐姓源氏降为臣籍,但至今为止从未有皇女嫁给臣下的例子,源洁姬算是第一例。
八三三年,良房的妹夫仁明天皇即位。八四二年,朝廷内所有良房的政敌均因谋反罪名而遭流放,当然这里头必定有阴谋。接着,良房让女儿明子入宫成为太子妃,也是日后的文德天皇皇后。八五八年,良房的外孙清和天皇即位,年仅九岁,这一年,正是实质的"摄关政治"元年。
而摄政全盛时代,是藤原道长(九六六~一○二七)及其长男赖通两代。道长本是摄政家四男,因长男、次男相继过世,三男又是同父异母兄弟,竞争对手只有侄子伊周一人。这时,道长的姐姐是一条天皇的母亲,而伊周的妹妹定子(清少纳言所著《枕草子》主角)是一条天皇皇后。即使身份是天皇,终究是男人,对男人来说,母亲与老婆,哪个重要?结果道长获得"内览"右大臣职位。"内览"是太政官向天皇提出公文时,可以于事前阅览公文的职位,日后由摄政、关白(天皇成人后,辅助天皇执政的职位)执行。
道长有四个女儿,长女彰子是一条天皇皇后(道长强硬立了两位皇后。《源氏物语》作者紫式部正是彰子的女官),次女妍子是三条天皇皇后,三女威子是后一条天皇皇后,四女嬉子是后朱雀天皇皇后。而彰子也是后一条、后朱雀天皇的母亲。换句话说,当时的贵族阶级,为了掌握政权,不惜近亲联婚,阿姨嫁给外甥,似乎也不成问题。道长让威子当上皇后时,在晚宴吟诵了一首和歌:
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
无奈好景不常,赖通没有女儿,赖通弟弟的女儿也没生下皇子,直至一○六八年,第七十一代后三条天皇即位时,因天皇跟藤原家没有外戚关系,遂废掉摄政,实施亲政,藤原家才渐趋没落。
院政时代
院政是指日本平安时代(794~1192)末期由太上天皇(皈依佛门后称法皇)亲掌国政的政治制度。始于1086年11月,是时,白河天皇为抵制外戚藤原氏,让位于年仅8岁的堀河天皇而成为太上天皇,在居处建立院厅,任命别当、判官代、主典代、藏人等院厅官吏,及设置保卫太上天皇和院厅的北面武士。国政大权悉归院厅。因院厅拥有摄政、关白(见摄关政治)以上的权威,受到为藤原氏压抑的贵族的支持。自1086年院厅建立至1192年(一说1185) 镰仓幕府建立的百余年间,史称院政时代。
院政时代,其间又可以分为3个时期:
自白河太上天皇建院厅至1156年保元之乱为前期,以太上天皇为核心、中级官吏(国司)为主体的院厅官僚集团,同藤原氏外戚集团相斗争,力图抑制摄关政治,伸张皇室权威;
自1156年至1179年武士平清盛幽禁后白河太上天皇为中期,院厅在同藤原氏斗争中,主要依赖平氏武士集团,平氏武士集团乘机把势力伸入中央,进而排斥院厅,抑制藤原氏,控制政权;
1179年至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为后期,源、平两大武士集团间的争霸日趋激烈,院厅随着两大武士集团的力量消长,不断地改变依靠力量,权势渐衰,至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院政时代宣告结束。
此后,院政虽仍断续出现,但已无实权。
幕府政治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幕"意指军队的帐幕, 帐篷;"府"指王室等收放财宝和文件的地方。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有人认为"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事实上是当代用词; 当时人们并未称呼过镰仓和室町政府机构为"幕府"。 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日本古代有著长期军人干政的历史,幕府政治 (ばくふ)(Bakufu Politics,or shogunatepolitics)即为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又名武家政治。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大部分的幕府将军,形式上取得天皇授权,实为以军事统治进行封建采邑,凌驾正规的文人中央集权政府机构。也可以说是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统治国家。
日本幕府政治自镰仓幕府以来,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德川幕府的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共6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