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朝鲜诗人丁茶山的诗歌创作研究

《朝鲜诗人丁茶山的诗歌创作研究》是2010年9月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孙玉霞。

  • 中文名 朝鲜诗人丁茶山的诗歌创作研究
  •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
  • ISBN 9787563720484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平装: 来自164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脚垂见你立府此封BN: 978756372048温马丰演星价得延4

主要内容

  《朝鲜诗人丁茶山的诗歌创作研究》内容简介:朝鲜朝实学大家、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朝鲜朝学杜名家--丁茶山的诗作是朝鲜实学派文学的代表之作,不仅在内容上继承并发扬了朝鲜文学以民瘼为念、以社会问题为主题的传统特点,而且360百科理性地、有选择地汲取了杜诗的艺术成就,并融入了时代美学特点与朝鲜民族元素,开创了独婷子架孩先势孔娘良玉具一格的诗歌创作道路,在朝鲜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朝鲜诗人丁茶山的诗歌创作研究》主要采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杜甫为"他者",通过对丁、杜诗歌文本分析,结合二者生活的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棉际时代背景和哲学、实学、文学等思想文化背景,试图更深入地透视丁茶山诗歌在实学思想的照耀下、杜诗风采的热措击句论各线可感召下、民族美学的渲染下展现出的思想特征、艺术队此投审进特色及文学价值。

作者简介

  孙玉霞,女,祖籍河北抚宁,1976年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中央民族大学中朝比较文学专业博士,曾先后在韩国庆熙大学、东亚大学留学。自1999年开始至今,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韩国语言文学系,专门从事韩国语言文学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丁茶山:"盛世之末"的鸿儒和实学大家

  第一节 茶山生活的社会环境--转型期的朝鲜社会

  一、走向衰亡的王权统治

  二、胎动中的新的社会因素

  三、"转型期"的文化风尚

  第二节 "自幼希学圣。中岁圆力器阻章策争身派溶女渐希贤"的诗人丁若镛

  一、"奉儒守官"的家庭传统

  二、个人的禀赋与学力

  三、辉煌与苦难并存的坎坷人生

  第三节 "兴我旧邦","为天下国家"的茶山实学

  一、茶山实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修己之学--茶山之"仁学观"

  三、茶山实学之精髓--治人之学

  第四节 茶山与杜甫的渊源

  怕标致都要谁一、茶山等朝鲜朝文化名流对杜诗的热议和好评

  二、杜甫对茶山等朝鲜朝诗人的影来自

  第二章 茶山360百科与杜甫文学观之比较

  第一节 文学批评论

  一、丁、杜文学观念的基石:承袭三百篇之遗意

  --写实传统与忧患意识

  二、丁、杜文学观的同中之异--转益多师,所律协发哪次华景师各异

  三、茶山对杜甫的超越载选--对文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的自觉

  第二节 诗歌创终改叶范合争因烟作论

  一、诗歌创作目的与效用

  二、感悟与创作

  第三节 茶山与杜甫的审美追求

  一、诗风:抑扬激越与温柔敦苗色根

  二、写实:物态的真实与情境的真实

  三、诗美:雄浑壮丽之境与清新自然之美

  第三章 丁杜诗歌内容的比较研究:时代的画卷与诗人的忧思

  第一节 关局流露州处阶听操重注现实:"战争动荡"与"政治祸乱

  一、表现战乱祸国的杜诗与强调乱条银穿试背企政殃民的茶山诗

  二、杜甫对战乱的反思与茶山对制度的省察

  第二节 "罹难的百姓"与"凄惨的黎民"

  第三节 "风土人情"与"民风民俗"--对自然与风俗的关注

  一、诗人的田园生活

  二、百姓的田园劳作场景的描画

  三、色彩各异的田园风光

 早况 第四章 茶山与杜甫诗歌艺术特点之比较

  第一节 诗歌形式各有所长

  第二节 意象的用意:"言志"与"述思"

  第三节 诗风:"沉郁顿挫"与"抑扬激越"

  第四节 丁杜"三吏"叙三声贵都织免由群随略事特点之比较:"主客融合"与"主客分离"

  一、茶山"三吏"对杜甫的借鉴

  二、杜甫叙事:主客融合

  三、茶山叙事:相宁主客分离

  第五革小查传题资会买先查章 茶山诗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意义

  第一节 茶山对杜甫的选择性接受与超越

  一、茶山对杜甫的主动学习

  二、茶山激掉合损育余对杜甫的选择性接受和一定程度的超越

  三、茶山的独特价值:实学思想照耀下的文学世

  第二节 茶山诗的贡献及其在朝鲜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一、茶山诗大大拓宽了表现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二、茶山诗为田园诗增添了实学色彩

  三、民族意识的彰显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