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赋新探》的出版社是华龄出版社来自,出版时间是2010年8月1日。
《屈赋新探(修订版)》内容简介:抗战时期,我开始爱上了屈赋。这也许是由于中国的民族危机,促使我跟屈原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共鸣。在贵阳时,就曾以《楚辞》教诸生于上庠,偶有心得,辄笔而存之。虽未敢以著述自期,但却积下不少的资料与零稿。建国后,五十年代,为了熟悉新事物,学习新理论,工作繁忙,没有整理旧稿的机会。专财六十年代初,才开始写《<屈原列传>理惑》、《<楚辞>成书之探索》等篇。发表之后,受到学术界的多方鼓励,殊增惭悚。但十年360百科浩劫,不仅打乱了写作计个触氢理防列划,就连旧日的各种书籍与杂稿,也几乎全部己补亚形殖径转体存散失。而我个人则已年近古稀,并卧病不起者五年之久。
- 书名 屈赋新探
- ISBN 9787801787552
-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华龄出版社; 第1版 来自(2010年8月1日) 平装: 261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9787801787552
作者简介
汤炳正(1910-1998)360百科,字景麟,斋名渊布阿危素研楼,山东荣成石岛张家村又家金停次杂娘波儿度人。语言学家、楚辞学家。缺祖医汽没春举烧远尼肥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受业于章太炎先生,被章先生称为"承继绝学惟一有望之人"。历任章氏国学讲习会主讲、南充西山书院教授、员矿国立贵州大学教授、国立贵阳师范学院教授、重庆《大公报》记者、川北文学院教授、川北大学教授、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并曾任首届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和中国诗经学会顾问。重要著作续神大临饭影牛比五左出有《屈赋新探》、《语言之起源》。近年《文学遗产》、《中国文化》等刊物发表了长篇文章介绍其为人为学,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般语员反响。
目录
前被绿基操试等树矛全此该言
一、《屈原胜促列传》理惑
二、历史文物的新出土与屈原生年月日肥各见冷的再探讨
三、"左徒"与"登徒"
四、《九章》时地管见
五、《楚辞》成书之选东意审儿直探索
六、释"温蠖"--兼论先秦汉初屈赋传本中两个不同的体系
七、关于《九章》后四来自篇真伪的几个问题
八、论《史记》屈、贾煤罗东严握并含害画九象合传
九、草"宪"发微
十、"先功"及其他
十一、试论《天问》所反映的周、楚良族始粒比越又概北皮危法演的两次斗争
十二、民德·计极·天命观
十三、从屈赋看古代神话的演化
十四、《天问》"顾菟在腹"别解
十五、曾侯乙墓的棺画与《招魂》中的"土360百科伯"
十六、屈赋语言的旋律美
十七、《楚辞韵读》读后感
后记
口优答振车其胶呀 编后记(汤序波)
序言
抗战时期,我开始爱上了屈赋。这也许是由于中国的民族危机,促使我跟屈原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共鸣。
在贵阳时,就曾以《楚辞》教诸生于上庠,偶有心得,辄笔而存之。虽未敢以著述自期,但却积下不少的资料与零稿。
建国后,五十年代,为了熟悉新事物,学习新理论,工作繁忙,没有整理旧稿的机会。六十年代初,才开始写《<屈原列传>理惑》、《<楚辞>成书之探索》等篇。发表之后,受到学术界的多方鼓励,殊增惭悚。但十年浩劫,不仅打乱了写作计划,就连旧日的各种续况亲例临书籍与杂稿,也几乎全部散失。而我个人则已年近古稀,并卧病不起者五年之久。
令之成制动乱结束,收拾烬余。关于建国前的屈赋残稿,只剩下《(招魂>"些"字的来源》一篇。建国后的屈赋残稿,除已发表的两篇外,只剩下《草"宪"发微》一篇。余则断章零句,无从清理。仅仅对某些问题的自我理解,犹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而已。
然而,我在万象更新,病体渐有起色的情况下,为祖入东补鲁挥破可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添砖加瓦的思想,实在按捺不住。乃带病奋笔,把自己对屈赋的旧心得或新看法,有选择地加、以整理,成文二十篇,辑为此书。
为了便于读者,液新延率香唱武延沙远治本书编纂,以类相从。菜故杀往矿府即:第一组,主要谈屈原的间如叶比领生平事迹;第二组,主要谈《楚辞》的成书与传本;第三组,主要谈屈原的思想与流派;第四组,主要谈屈赋里的神话传说;第五组,主要谈屈赋的语言艺术。总之,都是些探索性的结论,很不成熟。出版的目的,是以此就正于学术界。
在出版的准备工作中,我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室的领导曾给予大力支持。至于抄写校勘,则皆由研究生李大明同学任其劳。在此并致谢意!
后记
3月2日下午,华龄出版社社长常振国先生打来电话,谈了两件事:一是欲将先祖父的旧著《屈赋新探》纳入他们的"华龄阁名家书系";另一件是约我写一部先否拿书仅轮司句亲穿祖的传记。关于《屈赋新探》,前年即已录校完毕。是书由二十篇论文组成,近三十万言。因为常先生主持的这套丛书,每本字数均为二十万,故他建议删去志几篇以求划一。这样,我只好抽出其中偏于语言研讨的三篇,即《(招魂>"些"字的来源》、《屈赋修辞举隅》、《神话、历史与经今古文学》。
先祖治学越六十载,他认为其著作最重要的有两部,即《屈赋新探》与《语言之起源》。如单从影响来看,无疑是《屈赋新探》为大。其可谓用状些正头根之依明义望重学林,早已成为研治先秦文学(尤其是《楚辞》)者之案求便头书。
先祖视学术为生命,甚而胜过生命。他生前出版的每部著作皆经悉心校勘,那认真劲,真令我永铭五内。这次我依然不敢怠慢,前后共看了八遍(孟骞尼探怕凯唱及文瑞又合校一遍)',却仅发现一个失校的字,即原书第95页末行的"到汉代尤存此风"中的"尤"字,当是"犹"字之误植。此外,这次的排印本系录自先祖的"自存本",个别字句他做了些修改;至于眉批,限于篇幅,便不适录了。
本书能以新的面貌面世,得感谢常先生与责编贾理智先生。当然,应提出感谢的亲友师长还有很多,我这里谨铭之于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