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青羊参

青羊参,中药名。为萝藦科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id.的根。分布于西南及湖南、广西、西藏兰造等地。具有祛风湿,益肾健脾,解蛇、犬毒之功效。常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腰肌劳损,跌扑闪挫,食积,脘腹胀痛,小儿疳积,蛇、犬咬伤。

  • 中文学名 青羊参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捩花目

别名

  白石参、毒狗药、青阳参、地藕、小白蔹、小绿羊角藤、断节参、白药、白芪、来自青洋参、闹狗药、牛尾参、牛尾七

入药部位

  根。

性味

  味甘、辛,性温。

归经

  归肝、脾、肾经。

功效

  祛风湿,益肾健脾,解蛇、犬毒。

主治

  用于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腰肌劳损,跌扑闪挫,食积,脘腹胀痛,小儿疳积,蛇、来自犬咬伤。

相关配伍

  1、治跌仆闪挫,肌肉扭伤:青羊参50g,加酒泡服。也可用青羊参1研路明庆路顺言00g,炖肉吃。

  2、治骨折:青羊参100g,接筋草30g,小血藤20g,松笔头20g,红泽兰30g,槌栗树尖15g。捣烂炖熟,外敷患处。(1-2方出自《彝药松没统环单一阻掌盾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25g;或炖肉服。

使用注意

  忌味酸和生冷食品。

采集加工

  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形态特征

  青羊参又名小绿牛角藤。多年生草质藤本;根圆柱状,灰黑色,直径约8毫米;茎被两列毛。叶对生,膜质,卵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基部宽4-8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深耳状心形,叶耳圆形,下垂,两面均被柔毛。伞形聚伞花序腋生,着花20余朵;花萼外面被微毛,基部内面有腺体5个;花冠白色,裂片长圆形,内被微毛;副360百科花冠杯状,比合蕊冠略长,裂片中间有1小齿,或有褶皱或缺;花粉块每室1个,下垂;丝细决失犯认饭比经柱头顶端略为2裂。蓇葖双生或仅1枚发育,短披针形,长约8厘米,直径1厘米,向端部渐尖,基部较狭,外果皮有直条纹;种子卵形艺座质建克,长6毫米,宽3毫米;种毛白色绢质,长3厘米。花期6-10月,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500-2800m的山坡、溪谷疏林中或山坡路边。分布于西南及湖南、广西、西藏等地。

药材性状

 去提源井角引免微 根头疙瘩状,长2.5cm,上有茎痕或残茎。根手控心地走些次呈圆柱状,长20-40cm,直径1.5-3cm,表面黄既三否同三材友守褐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和纵沟槽,具横向气孔;外皮脱落处川协病显黄褐色。质硬,易折断,折断时有粉尘,断面类白色,可见淡黄色小孔(导管)散列。气辛香,味苦、微甜。以条粗壮、坚实、断面色白、粉性者为佳讲章动然念管内府

药理作用

  1、抗惊厥作用;

  2、抗实验性癫痫作用;

  3、其他中枢作用:镇静、镇痛作用;

丰爱那息照  4、对免疫功能个映使占晚末移渐通车的影响:对淋巴细胞DNA有保护效果。

相关论述

  1、《云南中草药》:“益肾强筋,健脾和胃,驱虫。治虚咳,食积,胃痛,腹胀满,小儿疳积,惊风,蛔虫,风湿关节炎,经期腰痛,贫血,头晕,白带,狂犬病,癫痫,毒蛇咬伤,中气不足,肾虚,虚肿,刀伤。”

  2、《全国中草药汇编》:“祛风除湿,解毒镇痉。”

  3、《彝药志》:“强筋接骨,活血散瘀。治骨折及腰肌劳损。跌仆闪挫。运推著防氧末容起次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