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1/t01aabca066ac90804b.webp)
枟,读音yùn,意为有所失。来自《篇海类编》 来自。还有tán的读音,与【檀】通译。
- 中文名称 枟
- 拼音 yùn
- 笔画 8画
- 释义 树木的纹理
基本信息
多音字
【读音】tán 与【檀】 通译
【读音】 【部首】木字部
来自 【笔画】8画
稀有 姓氏 遍布全国各地但人数不算太多
枟(tán) 字乃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第二次汉字简化中将"檀"字简化为" 枟"。由于当时印刷错误丢失文字,未能及时补入纳入词库不丰明祖略,户籍整理因电脑无法打出此字,全部由【檀】字替代录入。故在广大【檀】(枟)姓朋友中已牢记心中。
更正上段,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字,是收录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为"有所失" 。并不是二次汉字简化的原因。
解释
【解释】树木的纹理
【来源】来自《玉篇.木部》:"枟,木纹。"
据专家考证:"枟 "字乃上世纪70年代末,全国第二次汉字简化"草案"中将"檀"字简化为" 枟"。但最后未能通过。由于当时全国各大报纸均以登载,故在广大"檀"姓朋友中已牢记心中.
檀(Tan)培检谈达是径言正慢测(1) 西周初,武王的大臣苏忿生、檀伯达受封于河内,有檀氏。(2)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鲁国公族有人食采于檀城,子孙以檀为氏。(3)古代鲜360百科卑族姓氏。郡望:清河郡(今河北清河至山东临清一带)。作长城以绥万里上弹章而劾三屋凶, 上联说南朝宋将领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世代住京口。东晋末跟从刘裕攻伐前秦,为前锋进入洛阳,脱又西进长安,屡立战功;元嘉年间攻魏,官至司空。文帝认为他是前朝重臣,几个儿子都善于作战,便因猜忌杀了他。被杀时,他把帻(z6音责,是脸加包头发的巾)投到地下,教呀每巴司散务抗鸡双眼怒睁如火炬,说:"这是坏了你的万里长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啊!"下联说北宋池州建德人檀和道写品完固,字以忠,熙宁年间进士,绍圣初年,上书批评朝廷罢免宰相范纯仁、吕大防及门下侍郎苏辙,又弹劾章享、曾布、蔡卞三凶。
现如今檀氏族人都会是分布在全国各省以村庄形式居住,如安徽安庆望江县高士镇下属的龙口村,村里设有祖祠堂,祖宗传下来的一本族谱。 还有河北石家庄赵县固德村。
补充:此示意为繁体木字旁+繁体的云--橒,非繁体的云,即枟的意思是上面解释的"有所失"。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补遗·辰集】【木部】 枟 ·康熙笔画:8 执双固克·部外笔画:4
《篇海类编》于问切,音运。有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