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大瓦屋

大瓦屋,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与南漳县、远安县三地接壤的东宝区栗溪镇大泉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荆钟京县委办公驻地,开国功臣李先念也曾经率部驻扎过大瓦屋。因此大瓦屋有其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近年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参观游览。2005年大瓦屋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大瓦屋
  • 外文名称 Big WaWu
  • 地理位置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栗溪镇大泉村
  • 名人 李先念
  • 建设年代 清末

始建由来

  据考证,大瓦屋始建者为贺姓人家,贺姓与陈姓一同来大泉沟落户,据说是儿女亲家,两家同居一沟,相距约一华里。传说贺家与陈家房子建成后,用斗量自家库存银斤宪两,看谁家剩的银子多,结果来自贺家存银一石(担),陈360百科家存银八斗,后来人们就称大瓦屋为"贺一石(担)",陈家屋场为"陈八斗"。这就是"贺一担"与"陈八斗"的由来。时过境迁,现在大瓦屋一带已没有贺姓人家,大瓦屋现住居民均为他姓,他们到雨首集老定严常也说不出贺家后人去向。据陈姓老人讲,他们的先祖是从东北四十里外的仙人岩搬到二种数子脱值大泉村的。从现遗留在仙人岩的碑记中,原仙人岩寨主确有陈季玉其人,陈、贺两家有可能在仙人岩盘踞时,把当寨主掠夺的一部分钱财用来大泉村建房,供后人居住,兴立依但以求久安。

家族考证

  有学者对大瓦屋旁的贺家两处祖茔进行了考证前远哪步率向广,想从中推断陈贺两假皮精转家建房的年代。第一墓墓主为卢氏,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卒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享年四十一岁,立碑人为其丈夫贺尚珍携三子一女,夫弟、夫妹等族人,立碑时间为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第二墓墓主为董老夫人,生于清乾隆甲戌年(公元1754年),卒于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享年六十七岁,立碑人为其二子二女及其家人。第一墓主卢氏为笫二墓主董老夫人长媳,即董老夫人长子贺自吸未尚珍之妻。

  由于没有发现董老夫人丈夫以及更上一辈祖茶候晶宽秋氧莹和墓碑,可见,贺尚珍、贺尚恒的父辈原并不在大瓦屋一带居住。从卢氏墓碑和贺氏家谱记录影究述推断,大瓦屋应为董老夫人在丈夫贺必华死后携贺尚珍、贺尚恒二子来斯地所建,时间应在1820革轮白刚县保再年以后,距今180年混收抗十往集未左右。

家族变迁

  前不久,一位在荆门市金城集团工作的贺斌先生送来一本贺氏家谱,称其父为栗溪来自镇供销社老职工,大瓦屋为他360百科家祖屋,查其家谱记录,贺国忠为第一代始祖:"国忠生于顺治初掌企超输年,葬于丽阳驿东南六七里罗家塘 ", 并查得董老妇人为一代始祖贺国忠第4代孙贺必华之妻,董老妇人儿子贺尚珍、贺尚恒为贺国落屋单导美界亚忠第五代孙。贺氏家谱记到第九代"传"字辈结束。贺斌介绍他爷路青吗叶坐格章杨次爷为"传"字辈,他父亲为"家"字辈,那么按照贺家家谱推算,现在金城集团工作的贺斌先生应该是一级去代始祖贺国忠第10代妈兴虽唱万香通学同茶各孙。贺斌先生介绍,贺家迁出大瓦屋的原因有二,一是与下游陈家为争水争地打官司,在笫六代"良"字辈败给了陈家。二是抗日战争时期,部分贺云算根请价家人跟着李先念部队走了,所以才有贺家失踪的种种传说

  贺氏祖先从外地迁至丽阳驿做官或经商,由于清末社会不稳定,为了躲避战乱,该家族逐步向西南仙人岩白苍一带山区迁徙,最后又从白苍迁走散落各地。大瓦屋由贺氏第四代人始兴到第六代人逐渐败落。大瓦屋是贺氏家族拿织最兴旺时期留下的产物。它历经意资近两百年岁月沧桑,见证了贺氏家族的兴衰,也记录了人世两百年历史。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