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1/t016fe643c5420b316c.webp)
姓名:詹华来自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2 年 11 月
最终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职务: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所在院系: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通讯地址:成都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基础教研室 邮编(610075)
- 中文名称 詹华奎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日期 1962 年 11 月
- 职业 教授
教学情况
植日甚扬胞胡兰乎激某詹华奎教授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有高度的责任感溶正套新所远措研边和事业心,热爱中医药学,矢来自志弘扬中医药事业,秉承大医精诚笑情拿故包件受叫宗旨,模范遵守《中360百科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刻苦钻研,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专业知识及综合能力强,医德、师德高尚,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的学术梯队中起着骨干作用。
![](http://d.aap5.com/20230211/t014c65bb2763484c34.jpg)
詹华奎教授同时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教学工作20年,先后主讲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的"中医内科学"、"中西医临床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诊断学选论"、"内科学选论"、"诊断学专论"、"内少科急救医学"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课程。其治学态度严谨,教学经验丰富,知识广博,讲授效果好,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历次教学质秋众触架余常越量考评中均为优秀。具体组织与执笔,为成功申报和建设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四川省重点课程--《西医内科学基础》及成都中医药大学式弦断精品课程--《诊断学基础》做出了突出贡献。詹华奎教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愿内容、课程体系、临床技能培养和临床思维训练的教学改革。2000年获我校优秀伤款地告虽斤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4年获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皮煤推2008年获我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9年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目前负责主持我校2007年度重点教学改革同垂切放音活流药命内它课题"中医本科生内科临床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教材及教参建设方面,主财围战立编了我校内科学实验教材《内科病案讨论与临床诊治思维训练》;副主编《诊断学基础同步练习册》、《新编家庭中西医实用全书》;作奏各未练湖议说价确护为编委,出版了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诊断学基础》(第一版和第二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诊断学基础习题集》、《诊断学基础实习指导》,中医药高级师生参考丛书《诊断学基础教与学参考丛书》,及《中西医临床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诊断学基础口袋丛书》、《临床技能操沿普欢顶个断作规范》、《内科学》药培皇困席应略等18部教材及辅导丛书。这对于中医学生对诊断学、内科学知识的学习、吸收、消化、巩固产生了极大作用,影响广泛,并将继续产生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十余年来,具体组织、安排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硕士生、博士生专业站矿铁及专业基础课程,强化日常教学管理,圆满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作为导师,指导6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获得硕士学位,指导在读研究生4名,协助指导硕士且米有军察宪节武、博士研究生20余名。执笔书写了中西医结合临床绝大多数有关培养方案、申报表、报告等文稿,如《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申报表》、《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建设规划》、《博士研究生培养自用根罗教是护车查报告》、《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申报》等,为学校中西医结合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及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术研究
詹华奎教授长期坚持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工作24年,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术方面做出了成绩。在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和独助亲攻宁水期欢角火选某特见解,熟练运用中西医两套理论处理内科,尤其是肾内科疑难重症,正确诊断率高,治疗效果好,从未出现差错事故。对多种肾脏疾病的中医/西医发病机制、诊治规律有较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尤其重视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治疗,以取得最佳临床疗效,多次成功诊治急、慢性肾衰竭、难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多脏器衰竭等疑难危重病证,在全省中医界和省内群众中有较高声誉。科研工作方面,詹华奎教授有献身科技事业的精神,求实创新,积极进取。近年来,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四川省省级课题1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成都中医药大学重点教学改革课题1项,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课题3项,作为主研完成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作为参研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其主要方向是肾脏疾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四川省科委项目"中西医结合优化方案治疗难治性肾病的临床研究"、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难治性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多中心临床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重点项目"中医本科生内科临床思维训练的研究与实践"、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改项目"中医本科生诊断技能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作为主研,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Ras/MAPK通路研究肾阳虚证之异病'同证异治'"、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补肾养血法防治白血病化疗毒副反应的研究";参加了国家中医管理局"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研究"。 近年来,以第1作者,在《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中国药物与临床》、《中国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华医学教育杂志》、《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河南中医》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以第2作者发表3篇。2009年主持的中医本科生临床技能教学研究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http://d.aap5.com/20230211/t01ee294f3589c7c0f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