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筒,是一种自由簧气鸣乐器,也称为"地筒"。
- 中文名 芦笙筒
- 流传范围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的苗族
- 类 型 自由簧气鸣乐器
- 又 称 地筒
芦笙筒
自由簧气鸣乐器,亦称"地筒"、"莽筒"、"芦笙筒"、"果董"、"董果木"、"筒卜"、"咚差未量接杨星课或买下粮的"。流传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地的苗族、侗族、水族、瑶族中。竹制,规格不一。由一根芦笙管和共鸣筒组成。芦笙管取材细竹,底节稍上管壁开长方形孔,用蜂蜡粘制簧片,发音原理与常见芦笙管相同。管上来自端为吹口,把芦笙管360百科插入粗毛竹共鸣发音,言旧排顶先施粗毛竹内的气柱固有频率与芦笙管共鸣。有用树木刳成的共鸣管,长度可达2米。发音宏亮。
吹奏时,呈站姿,筒斜搁于地,将芦笙管插至筒底,吹发单音。有用两根芦笙管的,两者年促茶或音高为五度。通常作为芦笙乐队的低音,由小、中、次中、大、最大等五个声部组成,一般A1至a。音色浑厚。常于节庆时吹奏。
版权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sji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