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神仙

神仙,指的是"非凡""超凡"的存在,是人类中拥有"超自然力量"的生命体。

  • 中文名称 神仙
  • 外文名称 GOD
  • 地区 中国
  • 时代 古代

神仙的几种说法

  (1)指经过人的不断修炼,不断炼化,不断领悟,精神、意识、心灵的境界,达到某一种超脱的状态,人的肉体得到了升华,具有一定的道行,一定的神通,一定的超能力,一定的特异功能,一定的神位的人。

  (2)指人所能达到的某些至高境界的人物。

  (3)比喻,能预料或看透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4)比喻,逍遥自在、无牵无挂的人。

  (5)比喻,超越轮回,跳出三界,不在五行,来自得道成真的圣人。

神仙七大

  《庄子·徐无鬼篇》记载:

  "知大一,知大阴,知360百科大目,知大均,知大方罗米物战,知大信,知大定,至矣。

  大一通之,大阴解之,大目视之,大均缘之,大方体之,大信稽之,大你布围植源台显族电触说定持之。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始有彼。

  则其解之也,似不解之者,其知之也,似不知之者,不知而总轻段临沿克极优后知之。"

  释曰:

  《楞严》七大,显如来藏妙真如性,周遍含容,无所不至,胜业是彰性德之妙。

  《庄较时感周型子》七大,不惟表性德,亦表修德。性修不二,本末兼赅,所谓"大一通之",已摄《楞严》地、水、风、病粒指例火、空、识、根等诸七大矣。

  "大定持之",以表修德,以修合性,故业识象显环可留训忘而天真现。智照无边,冥应无穷,所谓:"尽有天,循有照,冥有枢"也。

  此中"大阴解之",亦表修德。老圣所谓:"归根曰静,菜停静盾季草差脚牛静曰复命,复命曰草和查小概积比发常"也。大阴者,寂静之德,坤象也。大目者,普眼也。

  "大目视之",表地三析袁女果德,法眼也,见彻法界之谓也。

  "大均缘之",表化他德,平等大慈,普覆众生之谓也。

  "大方体之",表性德,身刹涉入,依正圆融之象也。

  "大还笑办牛信稽之",又表修德,信为道源,功德之母,万行之首,该类矛另死态总巴把地有大信而后证大果,未有式犯续细缩即革不信而行,不行而证者。

玄宗十胜

  玄宗胜相甚多,若举其要,则有十焉。

  一曰:康胜

  周子曰:

  "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

  予谓顺宪型连宁得:

  饱暖尚易得,康宁之福则非人人所能享也。

著读喜犯达得风采就  纵得之,亦暂而非久,忽焉老至,精力衰杇,疾病相侵矣。

  玄宗修士,则异乎是,含精养神,身心康健,老而不衰,以能利用先天一排清将乡美紧型二五务炁,煅炼色身,陶融凡质,凡质尽化,阴尽阳纯。

  故陈翠虚曰:

  "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体纯阳。炼教赤血流为白,阴气消磨身自康。"

  此现实受用之优异,一也。

  二曰:清胜

  道家以清净设知推占绍宪化,学者由心息相依,返于希夷之乡,大定之境。

  天地灵阳之炁,不召而自来,所谓:

  "以我真空,感彼妙有。"易重浊为清阳,化凡质成灵体,自觉尘劳日歇,物欲不干,众邪不扰,六根虚静,身心清泰。

  《庄子》谓之"天游"。

  《度人经》曰:

  "天无浮翳,四气朗清。"

  心地亦然,此清宁之优胜,二也。

  三曰:逸胜

  逸谓优逸,非放逸也。

  荣辱不干,势位不慕,遁世无闷,抱一湛然,心闲无事,万累都捐,怡焉而夷,泊然而泰,导而弗先,感而后应。

  《庄子》曰:

  "夫虚静恬澹,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

  《黄庭经》曰:

  "观志游神三奇灵,闲暇无事心太平。"

  又曰:

  "垂拱无为身自安,体虚无物心自闲。

  修和独立真人宫,恬淡无欲游德园。"

  又曰:

  "作道优游身独居,扶养性命守虚无,恬淡无为何思虑,羽翼已成正扶疏,长生久视乃飞去。"

  此乃玄宗身心闲逸之妙,正同禅宗古德所谓: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世出世间,最为受用,此谓之逸胜,三也。

  四曰:吉胜

  老氏无为,为而弗持,功成弗居、和光同尘、不迎不拒,湛若虚空,故动无不吉。

  此不争之德,无着之妙,既无心于彼此,亦忘情于去来,如流水行云,无适无莫,翛然自适,超然无累,随缘放旷,任性逍遥。

  《庄子》曰:

  "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其为吉祥何如哉!此之谓吉胜,四也。

  五曰:寿胜

  《尚书·洪范》所云"五福",寿居其一。

  《诗》有眉寿之咏,寿比南山之颂。

  玄宗修士,丹基立后,已得命自在,优游于洞天福地之间,笑傲于十洲三岛之境。

  若李脱之八百,安期之三千。

  南极广寿仙翁,生于上古,至明初已届万寿之期,见诸仙史,昭然可考。

  故张紫阳曰:

  "一粒灵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

  《黄庭经》曰:

  "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天相既。"

  又曰:

  "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皆有馀。"

  陈观吾曰:

  "此岸彼涛已脱离,到彼方知寿可跻。

  一得归来宜永得,渡河筏子上天梯。"

  道家长生久视之学,独以寿胜。

  阆苑天宫,随意寄托。

  桑田变沧海,逍遥自如,此真优异之点,五也。

  六曰:他力胜

  玄宗三元丹法,地元、天元,均属外丹服食,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

  不历时期,瞬息超凡入圣。

  其神化之妙,匪夷所思,能度亡亲,点化枯骨,使之复生。

  此种不思议方便法门,惟玄宗所独有,此其优异之点,六也。

  七曰:拔宅冲举胜

  以神丹服食殊胜故,能使举族超升,阖宅冲举。

  如晋·许旌阳真君,与其父族、仙眷四十二口,弟子六人,同时升举,鸡犬亦随逐飞升。

  此种"拔宅冲举"盛况,亦唯玄宗所独有,他教所罕觏,此优异之点,七也。

  八曰:相承殊胜

  玄宗道脉悠远,祖祖相承,迄今数千载,从未断绝,法灯相续。

  尽未来际,转益光辉,因缘遭遇,悉皆现证,此其优异之点,八也。

  九曰:传授殊胜

  佛法有正法、像法、末法之分。

  玄宗古仙,以法身显化世间,身面言说,接引有缘,数千年如一日,道祖无涅盘之日。

  正法住世,亦无时期之限量,此优异之点,九也。

  十曰:著述殊胜

  佛教经典,均由弟子追忆编纂而成。

  玄宗道经,乃由道祖亲著,亲言出亲口,诵之者,如闻其声,若见其人。

  此其优异之点,十也。

玄宗十德

  道教《大洞经》记载:

 来自 "十德初成基,同飞七觉元。"

  又曰:

  "太清八景观,十德真文宣。"

  此谓眼、耳、鼻、舌、身、口、意,返乎360百科元初,性真圆融,八并肥察蒸成识不生,气和道立而直它期几蒸洲,文采煊著,十德圆成。

  所谓十德者,土数五,二土相合成圭,谓之十德,此色菜态观训赶盟是一说。

  又玄教自有十德,所谓:定、和、净、明、妙,常、乐、素、虚、柔,是也。

  《庄子谈防引场往完易并套员统》记载:

  "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又曰:

  "大持之。"

  又曰:

  "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大洞经》记载:

  "大全真。"

  玄宗泰定神宁,心既湛寂,一切动相,自然不生。

留做永危右还边门  至于不动地境界,是则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妙入希夷之乡,契无为异评作属成三兰员之化,获不思议神用矣。是谓定德。

  玄教心息妙合,神气,以人和而招致天和。

  先天已得,雪净冰融,宣试乎动住一团太和之气,回还充塞,浸淫融洽,销铄群阴,大丹自成。

  老圣曰:

  "知和曰常。"

  《米格到著掉走倍顾底待庄子》记载:

  "一上一下,以和为量。"

  《五厨经》记载:

  "一气和太和,得一道皆泰。"

  《大通经》记句卷波酸具送体降载:

  "致静不动,致和不迁。"

  《心印经》记载:

  "太包斤李觉情将战事和充溢,骨散寒琼。"是谓成和之修,是名和德也。

  所谓者,玄教固以清翻让矿穿净宁一设化。

  《大洞经》曰:

  "洞虚清和净,华通引玄明。"

  由心息相依而澄心不动,六根清净,进而至束积黑来木度于六识、六尘清净,乃至十方抓照静鱼神终导木是虚空,无边刹海,一时清净。

  入此大净法门,获无汉注在必障碍,自在解脱。

纸奏故  故《大洞经》曰:

  "九回镜中清,律想级反观建乘景入四明。"

  《玄契》曰:

  "洞微清净,圣耳梵通。

  无障无碍,内外步士德虚明。

  洞空清净,玄息气通。

  无障无碍,内外虚清。

  洞虚清净,灵舌华通。

  无障无碍,内外玄明。

  洞真清净,变应自然。

  道通长存,十方皆现。

  如是背尘合觉,兵手则反染为净,心净土净,依正旋转。

  寂光真境,任运现前,谓之清净光明藏。"

  以此自利、利他,同脱苦海,同登道岸,最为超绝。

  故此净德,最尊最胜。

  所谓者,由本身清净故,发生慧光,洞照十方,周遍无碍。

  《大洞经》记载:

  "灵光八辉,万神俱生。"

  又曰:

  "流辉六曜,泯邈沈迁。"

  又曰:

  "洞明光景中,帝一真玄经。"

  又曰:

  "十华妙行仙,制魔生六明。"

  又曰:

  "洞观无碍空,元始通其明。骊珠现真形,内外洞照清。"

  又曰:

  "洞源与洞明,万道由通生。"

  又曰;

  "洞源清净光,操持有其功。"

  又曰:

  "洞微无窒碍,化极众幽灵。"

  又曰:

  "定和妙明觉,玄息自长生。"

  又曰:

  "洞虚表和净,华通引玄明。"

  《玉枢经》曰:

  "泰定安则圣智全,圣智全则慧光生,慧光生则与道为一。"

  老圣曰:

  "知常曰明。"

  《庄子》曰:

  "莫若以明。"

  是则洞明寂照,无碍圆融。

  《楞严经》曰:

  "明极即如来"是也。是谓明德。

  所谓者,虚实相通,依正交参,心境一如,入际平等之源。

  性真圆融,无碍周遍。

  老圣称为"众妙之门。"

  《养命经》记载:

  "识无空法,洞观无碍,入众妙门,自然解悟。"

  学者初功,神息妙合,身心和融,即入众妙门之前行也。

  故玄教妙德,举一切对待,圆融不二,色空无碍,身心交参,入普贤法界,帝纲重重之境。

  实非言思有作所能及也。是谓妙德。

  所谓者,老圣称谓"常德"。

  《涅盘经》称为"常住"。

  老圣曰:

  "常德不离,复归婴儿;常德不忒,复归无极。"

  又曰: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

  《清净经》曰: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又曰: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此真常之性体,即是道源。契之者,得法性身,常住不灭。

  故《楞严经》曰:

  "常住真心,性净明体。"

  古之大觉金仙,皆圆证此心,入妙觉果海。

  性起无作,普现法身。

  涅盘四德,以常德居首,以此故也。

  所谓者,乃自觉圣智善乐,亦称性寂天乐,亦称天乐。

  《庄子》曰:

  "与人和者,谓之人乐。

  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知天乐者,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此天和、天乐,玄教所宗,洵属优生学之要素也,是谓乐德。

  所谓者,指本元自性,天真而妙,不属迷悟。

  《庄子》曰: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夫一切纷华,皆有生以后事,本源自性,清净恬淡,虚无寂寞,情识未起,更有于何欲习?

  故玄宗归真复朴,乃与道合真。

  《庄子》曰:

  "一而不变,静之至矣;

  无所于忤,虚之至也;

  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是谓素德。

  《大易》有"素履"之词,"白贲"之象,均契玄宗"见素养素"之道也。

  所谓""者,遗形忘体,恬然若无,是谓"身虚"。绝念、忘知,三际皆空,情忘识泯,谓之"心虚"。

  《庄子》曰:

  "唯道集虚。"

  又曰:

  "虚无恬澹,乃合天德。"

  又曰:

  "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

  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体以虚而运,心以虚而灵。"

  故老圣曰:

  "致虚极,守静笃"。

  玄宗以"虚"为归,亦犹佛氏以"空"为归也。

  是谓虚德。

  所谓者,冲和一炁,细微泽润,薰蒸营卫,革故鼎新。大周之后,真空炼形,以有返无,身亦炁化。

  故老圣曰: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又曰: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又曰: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又曰: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之。

  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又曰:

  "守柔曰强。"

  玄宗炁化,变刚为柔,乃出死入生之要素。

  专气致柔,则其长生久视也必矣。是为柔德。

  以上十德,总而为一,则为玄德。分而为十,各有优点。十德圆成,道立矣。

"神"与"仙"的差别

  首先要注意的是,神与仙并非不可调和的对立存在,许多时候神作为神存在的同时也是仙,仙也能同时作为神存在。

  神,常作为一种信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他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的拟人化。

  中国的神在分为"天神、地只、人鬼"三种的同时也有先天尊神与后天封神两类,先天尊神如三清,后天封神如关羽。

  仙,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称有特殊能力、可以长生不死的人,仙不同于神有先天的存在,仙只能通过后天的修炼而成。

神仙世界

  真则为神仙,幻则为众生。

  古文字是巫家所创, 用法上可能是集合该字读音的几种不同意思, 字形上只得突出一种, 其字形本义与一般含义不能画等号, 只显示此义受创字者之重视。

  " 真" 在甲骨文里, 上半部是 " 人" , 下半部是 " 鼎",鼎为高级祭器。

  孤立地看, 难以确定其具体会意, 但可确定其一个要点, 即与 " 神人" 有关,而联系后来的用法,其会意为,真即某种高人的神化, 或大巫之超升。

  一说, 真字从 贞字变形而来。

  贞之本义乃卜问神灵,即通神以了解隐秘的本然事情。

  真与贞同类, 皆通往超形世界。

  真字的异体字,乃小篆字形,应该比甲骨字更细致地展示了真字的字形本义。

  它结构复杂, 上面的匕 ( hua)、 即变化 (《说文》 曰:

  " 匕, 变也", 徐灏云 :" 匕、 化, 古今字"), 次上为目, 表示形体, 次下部分表示隐藏, 下面的八, 表乘载的工具。

  会意为: 者, 变化形体而返回神秘世界或返回本原。

  它与 " 贞" , 有共点又有个()。

  《说文》 记载:

  " 真, 仙人变形而登天也"。 这里, 天指神秘的超形世界, 即形上界。

  《庄子·大宗师》 记载:

  何谓真人? 能登假于道者。

  可见,以真为登假于道, 形而上者之谓道, 它与 《说文》 看法本质一致。

  可见,,动词真表示归本、 归于本原世界, 即本原化。

  从真字的几种词()可知, 其 " 义根" 是本。

  在巫家两重世界观里, 形下世界为不真, 若论真幻对立,则,形界为幻,神界为真。

  可见, 真字的古意便以形下世界为不真。

  据 《汉书·yáng王孙传》, 汉武时yáng王孙云:

  " 精神者天之有也, 形骸者地之有也, 精神离形、 各归其真 , 故谓之鬼,鬼者归也"。

  在"真幻对立论"上,," 不真" 的形体世界为幻界,这种幻属于非心因类型。

  古汉字有很强继承(性), 体现了巫家的两重世界观, 这是他们的根本观念, 巫为人间与神秘世界的沟通者、 往来者,巫文化里, 真字表现了两重世界及形上界的神秘()、 本宅( 老家)。

神仙思想的渊源

  它在战国、秦汉之际登上历史舞台不是偶然的,而是此前民间原有的不死思想 遭遇战国、秦汉知识下移、社会变动的历史背景终于浮出水面的结果。

  《老子》的宇宙论和辩证法为此后庄子的自然主义以及全力钻研谋略、用兵等伎俩的黄老思想都提供了哲学基础 ;

  这二者在战国时期的发展使当时的知识文化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对神仙家而言,《老子》这两种发展倾向所形成的不同流派--庄子的真人思想和黄老刑名思想都是其知识渊源。

神仙家的医学渊源

  神仙家祈求长生的实践渊源于上古王官医学。

  在《汉书·艺文志》中神仙家属于方技类,《艺文志》云方技的渊源:

  "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太古有岐伯、俞拊,中世有扁鹊、秦和……" ,说明神仙家是由早先的王官医学孳乳生出的流派的。

  上古王官医学经验积累产生的认识人体的泛系统论和"药"的概念,为神仙家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框架和知识基础。

  以后,在一种执著相信不死的信念下,才有了服食炼丹、导引行气等实践。

  因此,王官医学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积累是神仙家最初的知识来源。

神仙家的数术渊源

  神仙家的实践渊源除了王官医学外,还有大量数术知识,这是前人较少注意的。

  事实上,数术知识在方士们的实践中占很大比重,正是靠着数术知识的渗入和完善,神仙家们才在早期不成熟的各种实践基础上总结发展成完善的服食(包括辟谷、行气、导引、内丹等)和炼丹术。

  在神仙家实践的早期,数术和服食炼丹等实践结合得还很粗糙,但已显出渗入的倾向。

  数术是古代科技最抽象的水平。

  对神仙家来说,数术的意义在于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为神仙家实践提供了系统的神秘主义理论框架,使神人那一境界有了可通往之的桥梁。

神仙家巫术、杂祀渊源

  神仙家实践中还有相当多的巫术和杂祀,这是因为其渊源--早期道家中神秘主义因素的存在为古已有之的迷信留有余地。

  巫术、杂祀就是这些迷信。

  巫术是人们相信凭籍一定物品,通过特定手段(咒语、动作)能直接役使和控制自然力的行为。

  神仙家实践中的辟鬼、下神属于巫术。

  《郊祀志》记载:

  李少君能"使物",如淳曰:"物为鬼物也";

  《史记·封禅书》记载:

  栾大夜里在家中以法下神,"神未至而百鬼集矣,然颇能使之",这些都是以巫术役鬼的内容。

  役鬼术并不是神仙家们发明的,而是有古老的渊源。

  《风俗通义·祀典》引《黄帝书》:

  "上古之时,有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章桃树下,检阅百鬼……,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

  巫术和杂祀是神仙家实践中不得不借用的神秘主义方式。

  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为了达到不死的目的,方士们除了努力寻药炼丹外只能乞灵于巫术和求福于神灵,因此,古老的巫术和杂祀也成为方士们实践的组成部分。

神仙家的特点

  神仙家并非这些渊源简单的组合,而是在战国以降社会变动的条件下产生了质变,最终自成一派。

  这些质变之处就形成了它的特点。

  它最初是人们的想象,在道家精气概念产生后,原先在王官中的数术、医学等知识都成为方士们探寻不死的手段。

  因为思维的荒诞,技艺的原始,杂祀、巫术也充斥其中。

  但服食养气的产生使它有别于原先以诊病为主要目的的医学(经方之学);

  炼丹的产生则揭开了古老化学发端的序幕;

  五行的渗入使巫术变得逐渐精致复杂,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其王官学术渊源的部分。

  也正是这些内容,在往后的发展中由涓涓细流逐渐汇合,再壮大成洪流,最终形成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

道教神仙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道"无形无象,而又生育天地万物。

  "道"在人和万物中的显现就是"德"。

  故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散则为气,聚则为神。

  神仙既是道的化身,又是得道的楷模。

  道教认为闻道有先后,德道有高低。

  道家言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道家认为神仙只有对道的理解深浅之分,而没有等级地位之别,神仙以济世度人为宗旨。

  故道教徒既信道德,又敬神仙。

  道教神仙品级:

  第一品,九天真王;

  第二品,三天真皇;

  第三品,太上真人;

  第四品,飞天真人;

  第五品,灵仙;

  第六品,真人;

  第七品,灵人;

  第八品,飞仙;

  第九品,仙人。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

  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

  并称:

  "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晋时期的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引《仙经》将神仙分为三等:

  天仙、地仙、尸解仙。

  称:

  "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梁时期的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又把神仙分为七阶:

  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

  北周时期的《无上密要》则从得道成仙的层次出发,将神仙分为:

  得鬼官道人、得地仙道人、得地真道人、得九宫道人、得太清道人、得太极道人、得上清道人、得玉清道人。

  其中"得鬼官道人"为人死后的仙鬼安排,表明死后也有升仙的希望与机遇,从而说明南北朝时已有"鬼仙"的说法。

  唐时期的《天隐子》又将神仙分为五类,称:

  在人称人仙,在地称地仙,在天称天仙,在水称水仙,能神通变化者称神仙。

  宋时期的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条目中则将神仙分为九品,称:

  "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

  "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

  真、圣之号亦以上、高、太、玄、天、真、神、灵、至为次第。

  这与《太真科》的分类方法大致相同。

  总之,关于仙品的分类方法很多,后来《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

  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

天仙品位

  亦称"仙人"、"飞仙"、"大罗金仙",宋时期定佛陀为"大觉金仙"。

  指居于天府、能举行飞升的神仙。

  《天仙品》记载:

  "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抱扑子内篇、论仙》与《仙术秘库》均其列为第一等。

  《墉城集仙录》将升天之仙分为九等:

  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飞天真人、第五灵仙、第六真人、第七灵人、第八飞仙、第九仙人。

  若从修炼角度上看,天仙为修证之最上一成,修炼之最上乘。

  丹道中所指的"炼虚合道"的大成景界。

  届时神光普照,化身万千;一得永得,一证永证,神通恢阔,法力无边。

  天地闭时而不同闭;天地开时,开辟度人。

神仙品位

  亦称"仙人"、"真人",统称"仙真"。

  指长生不死、修炼得道的人。

  道经记载:

  "炼形为气,名曰真人。"

  "得本元气,故曰炼形为气,正性无伪,故曰真人。"

  庄子记载:

  "有真人而后有真知。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登高不憟,入水不濡,入活不热","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淮南子记载:

  "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从修炼角度上看,神仙为修炼之上成。

  丹道上讲为炼神还虚的乳哺阶段。

  此时炼形化炁,胎仙自化,阳神已成,脱质升举。

  即运用大周天之火候,以炁合神,神炁为一,心无生灭,息无出入。

  重浊之形,化为轻清之炁;纯阳之体,尽为神通万化。

  届时体变纯阳,阳神已成,具有神通万化之功能。

地仙品位

  据《天隐子》记载:

  在地为地仙。

  《仙经》记载:

  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

  地仙在道教神仙谱系中属于中等仙人。

  据《仙术秘库》记载:

  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

  《秘要经》记载:

  "立三百善功,可得存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

  从修炼角度上看,地仙为修炼之中成。

  丹道上讲指完成炼炁化神的胎养阶段。

  此时能够在长寿的基础上证到长生,但是尚无神通变化可言,因而只能在地上行走。

  此时仍有呼吸和饮食,形质未能全部化为轻清。

  但修炼至此,容光焕发,步履轻疾,寿増无量。

人仙品位

  道教仙人谱系的一种,为形体坚固、长生住世的人。

  《钟吕传道集》记载:

  "人仙者五仙之下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无行之气,误交误合,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又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业重福薄,一切魔难,遂改初心,止于小成,行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

  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故曰人仙。"

  《金丹真传`序》记载:

  "补完气血,复成乾体,复得外药,结成内丹,此人仙也。"

  《武术汇宗》记载:

  "有从下关用功者,不使真气泄于阳关,保守元气,镇守下田,不悟移鼎换炉之法,而安长生不老之果,或延寿于数百年,或延寿于数千年,久而不死,谓之人仙。"

  从修炼角度上看,人仙为修炼之下成。

  丹道上讲指炼精化炁的筑基阶段。

  此时修炼之人,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恒久有成,可以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肉体坚固,长寿不老。

  其方法有:

  绝谷、忘情、纳津、吐纳、持静、持戒、存想、采日精月华、导引、闭息、自然、无为等功法,若能信心苦志,坚守不移,足可保命固形,安乐延年,但有形之躯最终必坏。

鬼仙品位

  又称"灵鬼"。

  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

  《钟吕传道集》记载:

  "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人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舌而已。"

  从修炼角度上看,鬼仙为修炼之最下乘。

  丹道上讲指仅仅限于基础的性功修炼阶段。

  修证之时,身如槁木.心同死灰,神意内守,悟人顽空。

  到撒手了结之时,定中能出阴神,阴神属于清灵之鬼,而非纯阳之仙。

  在修炼之时,有人年事已高,肉体衰朽,或者环境困难,无从保障,今生修成已无望,乃用此法,可出阴神,以为下辈子继续修证.同样属干鬼仙。

  此法有:投胎、夺舍、借尸、转世等。

三清尊神的形成

  魏晋时期的道教神仙已十分庞杂,但散乱无序。

  到了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论家陶弘景写的《真灵位业图》作为第一个较为系统的道教神谱,开始出现。

  在这神谱中,陶弘景将神仙分为七个等级,每个等级设一中位,有一个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设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诸神。

  七个等级高低有别,以第一等级为最高,以此分级,秩序井然。

  各等级除了中位主神外,还有左右诸位神仙,数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级左位29神外,右位19神。

  第三等级左位50余神,右位30余神。

  这些左右诸神仙,有的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或圣人先贤,如第三等级的孔子、颜回、庄子、第七等级的秦始皇、汉高祖、齐桓公、晋文公、魏武帝、刘备、李广、韩遂、孙策、徐庶等。

  有的是道教著名领袖,如第二等级的魏华存、许穆、许拥是道教上清派的创始人,徐来勒、葛玄是灵宝派的创始人,而第四阶次的张陵是天师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论家。

  有的是神话传说人物,如第三阶次的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第四阶次的赤松子等等。

  总之,神谱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无人知晓的人物,难以考其来源,有的与道教关系不大,像孔子也拉进神谱,显得不伦不类。

  除陶的神谱外,还有各种不同的神谱,其结构和内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神谱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阙帝君等为最高神,灵宝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为最尊,而天师道则尊老子为最高神。

  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问题上彼此不完全认同,随着道教的发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现了统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三清神的出现,标志着道教神仙谱系的最终定型。

  "三清"尊神的建立,却经历了一较长的发展过程。

  道教初创时,是以老子为其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又称太上道君,尊奉为最高神灵。

  例如于吉等人所编的《太平经》和张陵等人所造作的道书,皆托名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谦之所撰的《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和《录图真经》以及他的"天师"称号,皆托名老君所赐。

  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内的早期道教的一个共同特点。

  乃至以后的全真道道统渊源,仍称太上老君传于金母,金母传白云上真,白云上真传王玄甫,王玄甫钟离权,钟离权授吕洞宾和刘海蟾,吕洞宾授王重阳,重阳授北七真。

  将全真道统上溯到老子,并尊王玄甫为全真道的始祖。

  及至东晋中后期上清、灵宝等道派出现后,对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便发生了变化。

  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与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

  在这两派的经书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摆在一个次要的地位,有些经书甚至把它作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道君的弟子看待。

  这种分歧,在《魏书·释老志》和《隋书·经籍志》对道教的介绍中,便可明显地看出来。

  《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说:

  "道家之原,出于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资万类。

  上处玉京,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为飞仙之主。"[3]②

  这显然是反映了天师道以老子为最高尊神的思想。

  《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则称:

  "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以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至天地初开,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穷桑之野,授以秘道,谓之开劫度人。

  所度皆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①

  这明显是以元始天尊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传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三个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的观念方面,分歧既然有如此之大,即道教经书既有大中小之分,则造说这些经书的教主也势必会有先后等级的差别,在《云笈七笺》卷六《三洞经教部》之《三洞并序》里即称:

  "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初中后法三种分别。"③

  那末,在三洞尊神之间,如何划分先后等级的差别呢?

  故道教又有"一气化三清"之说。

  在上引《九天生神章经》里即含有三清皆由道气所化之意,在《三洞并序》中说:

  "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气;道气惟一,应用分三,皆以诱俗修仙,从凡证道,皆渐差别,故有三名。"④

  即是说,三洞的本元,都是来自同一的道气,只是应用不同,才分为三个不同的名称。

  尽管如此,但具体到究竟是由谁一气化三清呢?

  这则又有不同说法。

  一种意见是认为,道教的三清是由大罗天的玄、元、始三气所化而成。

  如大约为东晋或南北朝初年出世的《太真科》就说:

  "三天最上号日大罗,是道境极地,妙气本一,唯此大罗生玄元始三燕,化为三清天也。

  一曰:清微天玉清境,始气所成;

  二曰:禹余天上清境,元气所成;

  三曰:大赤天太清境,玄气所成。"①

  这种说法,并未解决三清尊神之间先后等级的实质问题,而且还会引来住大罗天的尊神是谁,三清尊神是否为这位尊神所化而成等一系列的问题,故道教通常又有另外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认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一气所化,上清派道士多主张之。

  《三洞并序》引证《业报经》和《应化经》说:

  "天尊日: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无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②

  这就说,三洞尊神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时期的化身,三洞经书也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时期所说,这样对道教各派便不会产生等级高下之分,导致教派之间的矛盾了。

  不过这很明显是代表上清派的说法,《隋书·经籍志》采用之。

  道教的另一种说法是认为,三清是由老子一气所化,这主要以天师道为代表的道士们的思想。

  这种思想,其渊源甚早。早在道教正式产生之前,就开始对老子进行神化。

  东汉明帝(57_75在位)、章帝(76-88在位)之时,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所作的《老子圣母埤》即称:

  "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4]①

  这里便把老子与道合而为一,而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老子也就自然成为造物主,当然也就是至高无上的神灵了。

  早期道教继承并继续发挥了这一思想。

  在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中便说:

  "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明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元不在。

  ……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5]②

  传为张陵(或张鲁)所作的《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的化身,称"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6]③。

  《云笈七簸》卷一《道德部》之《总叙道德》引葛玄《五千文经序》说:

  "老君体自然而然,生乎太无之先,起乎无因,经历天地,终始不可称载,穷手无穷,极乎无极也,与大道而轮化,为天地而立根,布气于十方,抱道德之至纯,浩浩荡荡,不可名也。

  ……堂堂乎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禀之得生

  ……故众圣之所共宗。"④

  其后南宋谢守灏所撰编的《混元圣纪》、《太上老君年谱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著作中更反复地说: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经历天地,不可称载,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其随方设教,历劫为师,隐显有无,罔得而测。

  然垂世立教,应现之迹,昭昭然若日月。"⑤

  又说:

  "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⑥

  又说:

  "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万道之宗,乾坤之根 本,天地之精源。"⑦

  又引唐尹文操的话说:

  "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迹有内外不同,由能应之身或异也。"①

  并称他"秉生成之柄,镇造化之原,故在天为众圣之尊,在世为万教之主。

  谓之老子者,道之形也,应既不一,号亦无量,或三十六号,或七十二名。"②

  又说:

  "老君在天皇时,号玄中大法师,亦日通玄天师,出《洞真经》一十二部,以无极大道下教人间。

  在地皇时,号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经》一十二部,化人以无上正真之道。

  在人皇时,号盘古先生,出《洞神经》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无为之道。"③

  按照这种说法,则是三洞经书,皆由老子所造作。

  不仅如此,甚至还说:

  "老君于三皇时说经,世谓之《三坟》之书,久失其传,兼累世所说经,多藏琼室瑶台,或秘龙宫海藏,神真保护,世莫得闻,今所传者,太山一毫芒尔。"④

  这就是说,三洞之外的众多经书,也系老子所造。

  我们知道,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为最终目的,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天师道一系从东汉以来即将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与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

  "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因而作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神之帝君",当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灵了。

  那末,老子一气化三清之说,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宝经,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于元始天尊"⑤的一段话与全文主题不类,应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权编辑《道藏》时所添改的观点。

  魏晋道教有另两种创世说存在,一种也就是元始天王创世。

  另一种是太上老君创世,也是被历代皇帝推崇与说的最多的。

  不过,唐代四川"三宝窟"开始供奉道教神像。

儒教神仙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

  儒者,术士也。(《说文》。)

  儒之名盖出于需。

  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

  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 各种宗教仪式。

  他说:

  "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

  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儒教(非儒学)神职人员。

  昊天上帝创世化育万民,自先秦起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

  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

  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

  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从祀于天坛之上。

  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则上都是儒教的神只。

  各种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也是儒教的神只。

  那些对人有益或者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也可以成为儒教的神只。

  各种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为儒教的神只。

  但是他们成为神只,必须得到国家的认可,纳入祀典。

  否则被认为是"淫祀",即超出规定的祭祀。

  这样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对,认为它不会带来幸福: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儒教为一神主多神崇拜,尊敬的神仙是仁义圣道的体现。

  所谓非其所祭,就是说祭祀那些不该由自己祭祀的神只。

  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只。

  而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处于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

  普通百姓,能够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几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

  因此这些神只在道教里供平民崇拜,道教里的高级神只少数来自儒教,但更多来自民间神话信仰,天神比地神尊贵,也比人神尊贵,但在道教中,三清地位要高于上帝玉皇。

  儒教和道教的神只对应关系如下:

  天神

  儒教

  道教

  上帝

  昊天上帝

  昊天金阙玉皇上帝

  五方帝(东)

  青帝灵威仰

  青灵始老苍帝君

  五方帝(南)

  赤帝赤熛怒

  丹灵真老赤帝君

  五方帝(中)

  黄帝含枢纽

  元灵元老黄帝君

  五方帝(西)

  白帝白招拒

  皓灵皇老白帝君

  五方帝(北)

  黑帝汁光纪

  五灵玄老黑帝君

  北极星


  中天紫薇北极大帝

  七曜

  日、月、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

  五星七曜星君



  慈辉朱日天尊,妙果素月天尊

  十二辰

  十二辰

  四值功曹

  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

  四灵二十八宿

  风雨雷电

  风伯、雨师

  风伯、雨师、雷公、电母

  地神

  皇地只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祈


  城隍为《周宫》八神之一

  城隍


  社稷

  土地


  五岳、四镇、海、四渎

  东岳大帝、河神、海神

最高神

  儒教信奉的最高神,是天。

  在儒教经典中,和天相等的另一称号是上帝,或称帝,天帝。

  皇天上帝的名称来自《尚书·召诰》:

  "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

  《论语·尧曰》:

  "敢诏告于皇皇后帝"。

  《尚书·尧典》:

  "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中国古代的上帝,就是当时中国人的祖宗神。

  其中最优秀者,是黄帝和炎帝。

  而所谓"炎黄子孙",首先是说,天子们的家族,乃是黄帝或炎帝的后代,后来就成为中国一般人祖宗的代称。

  也就是说,秦汉及其以前,中国古人所信仰的上帝,乃是他们的祖宗。

  隋唐时期,国家统一,至上神名字被依据《周礼》正式确定为"昊天上帝"。

  昊天上帝的意义,则依据儒者毛氏对于《诗经·黍离》中"悠悠苍天"的解释,认为昊天的意思是"浩大元气",而上帝的意思是说,天就像君主一样统治着世界。按《开宝通礼》,元气广大,则称昊天。据远视之苍然,则称苍天。人之所尊,莫过于帝,托之于天,故称上帝(《宋史·礼志》)。

  到了宋代,儒者程颐对于昊天上帝作出了进一步解释,认为那一团元气的自然之天,乃是上帝的身体;

  存在于元气之中并且和元气不可分离、主宰着元气的天理,就是上帝。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或者上帝,就是理。

  这样的上帝观经过儒者朱熹的认可,成为元明清时代上帝观念的正统解说。

  "天者,理也;神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帝者,以主宰事而名。"[23]

儒教圣人

  儒者们认为,上帝给人类指派了君和师,让他们来教化、治理上帝的子民,是上帝的代表。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神者,微妙玄通,不可测量,故能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

  知周万物,乐天知命,安土敦仁,范围天地,曲成万物,通乎昼夜,此皆神之功用也。

  作《易》者因自然之神以垂教,欲使圣人用此神道以被天下,虽是神之所为,亦是圣人所为。"

  "神道微妙,寂然不测。人若能豫知事之几微,则能与其神道合会也······言凡物之体,从柔以至刚,凡事之理,从微以至彰,知几之人,既知其始,又知其末,是合于神道,故为万夫所瞻望也。万夫举大略而言。若知几合神,则为天下之主,何直只云万夫而已,此知几其神乎者也。"[24]

  "圣人之神道设教,观乎天而得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天之所以为天也,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圣人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圣人之所以为神也。"

  "阴阳所育,禀气呈形,鼓之以雷霆,润之以云雨,春夏以生长之,秋冬以杀藏之。斯则德刑之设,著自神道。圣人处天地之间,率神只之意。"[25]

  君王是昊天上帝之嫡长子,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君王(皇帝)本身就是政教合一的最高权威,垄断了世俗与精神世界的权力。

  儒教教义的最终解释权始终是通过科举考试掌握在皇帝-官僚手中的。

  圣人是上帝的使者。

  孔子死后,按照传统的祭祀原则,他可以在家乡享受自己后人的祭祀,也可以享受学生们的祭祀,但不是国家的公神。

  汉初,刘邦路过孔子家乡,曾经祭祀过孔子,然而那仅仅是个人行为,是一个后人对于先圣或者先贤的崇拜。

  西汉中期,天灾频发,社会动乱。

  儒者梅福认为,这是由于未能妥善安排对于孔子的祭祀,因而上天发怒。

  当时的国家政权接受了梅福的提议,封孔子为商汤的后代,接续先王的祭祀。

  到东汉,国家才正式把孔子作为国家的公神,其地位和社稷神同等。

  唐代,命令每个县都要建庙祭祀孔子。

  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次小祭。

  大的祭祀起初由学官主持,后来改由地方官主持。

  唐代以后,孔子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孔子的封号也不断增加。

  清代,孔子祭祀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是孔子生前没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没有被老子料到一样)

  孔子成为国家公神以后,儒者们的宗教地位也相应提高。

  唐代为孔子设立"从祀"即陪同享受祭祀的制度。

  最早选中陪同孔子的,是22位对于注释儒经有重大贡献的儒者,后来扩大到孔子的所有弟子和历代著名的儒者。宋代,从祀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其最高的有四位,被称为"四配",他们是颜回、曾参、子思和孟轲。

  其次是"十哲",孔子的十个优秀弟子。

  "德行:

  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

  宰我,子贡。

  政事:

  冉有,季路。

  文学:

  子游,子夏。"

  再次是"先贤",祭祀那些亲自接受孔子教导的弟子们。

  最后是"先儒",祭祀孔子弟子以后历代最优秀的儒者。

  而后来的儒者,也以死后能够进入孔庙成为先儒为最高的荣誉。

上帝为主泛灵论

  儒教百神,组成像人间官僚系统那样的等级体系,而已昊天上帝为首。

  每个神的品级、爵位,一般说来是由儒者规定的,并载入国家祀典。

  平素,它们依照规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诸侯有封地和食邑;

  大祭时,则依品级配享而从祀于天坛之上。不入祀典的,被称为"淫祀"。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天上的星星,地上的山河湖海,原则上都是儒教的神只。

  各种自然现象,风雨雷电等,也是儒教的神只。

  那些对人有益或者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植物,也可以成为儒教的神只。

  各种著名的人物,也都可以作为儒教的神只。

  但是他们成为神只,必须得到国家的认可,纳入祀典。

  否则被认为是"淫祀",即超出规定的祭祀。

  这样的祭祀遭到儒教的反对,认为它不会带来幸福: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祭祀

  所谓"非其所祭",就是说祭祀那些不该由自己祭祀的神只。

  依照儒教的祭祀制度,只有天子可以祭天,祭天下的名山大川,祭祀所有的神只。

  而诸侯不能祭天,只能祭祀处于自己境内的名山大川。

  普通百姓,能够祭祀的公神就更少,除了灶神,几乎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

  孔子是国家的公神,但是按照规定,只能由儒者进行祭祀。

  官员可以祭祀孔子,因为独尊儒术的国家,官员一般也都是儒者。

  "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视学,也须祭先师。天子出征归来,要向先师行献俘礼,报告成功。"

  在历史上,儒教国家对于民间不断兴起的神只祭祀,一般有三种态度:

  其一是将它们"招安",收归国有。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城隍、关帝、梓潼神(文昌)和妈祖。

  其二是禁止。

  历代都有作为国家官吏的儒者,其中如曹操、狄仁杰等,禁止他们认为危害社会安定、危害人民健康的神只祭祀,拆毁庙宇,破坏神像。

  其三是不收不禁。

  在国家遭遇大难大灾时,甚至也会委派国家官吏去向这些神只祈祷。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