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高仿来自元青花瓷的要求极额标月为严格,对瓷土、进360百科口青料、釉面光洁度、造型精确度、画风甚至器物烧成后的尺寸、厚薄、重量等都要求与原基顺识指先品没有一丝差别,难度极大!烧制工艺更加艰兴华蛋质底难,手工制坯、手工文生绘画、柴窑烧制,前后经过左息成坯入匣、钵入窑、点火控温、比照镜子等数百道复杂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要打碎报废,每件成品背后都有牺牲1000件残品,可称得上是千窑难得一宝!

  • 中文名称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 类型 陶瓷
  • 复活时间 2009年10月1日
  • 荣誉 堪称盛世之作
  • 创始人 景德镇著名工艺大师

百科名片

  2009年10月1日,全国人民迎来了祖国60华诞。在普天同庆的日子,中国陶瓷业再一次见证了这一辉煌的时刻快措先蒸。景德镇著名工艺大师领军全国近百位顶级文物专家和工艺学家精心研究制作,大手笔复活了珍贵国宝--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唱武成老倍优信"。为祖国60伯愿严音华诞,献上一份珍贵美丽的厚礼,同时也为中国陶来自瓷业树起了新的丰碑! 选择"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献礼60华诞,并非偶然,因其具有时代与历史聚焦的双重意义。它预表了"广纳贤才,人才辈出,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堪称盛世之作。

发现过程

  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元末明初(约14世纪)作品。1959年南京江宁县殷巷将军山沐英墓出土。

  景德镇窑产360百科品,瓷质。高44.1、口径5.5、腹径28.4、底径13cm。景德镇窑烧造。瓷质,胎质洁白细密,青花呈色稳定,白错各实站她釉纯净,透明度极高,青花系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无盖,小口,口沿平厚,颈短而怕提均春编细,平肩,肩以下收敛,胫部瘦长,近底部外撇,平底。造型端庄挺秀,腹部绘制"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韩信和艄公的形象绘制的富有个性,并以松、竹、梅、芭蕉、山石为背景,形象生动地展开了一幅历史画卷。画面之外配有五组纹饰带,整个梅瓶装饰繁缛,纹饰带布局疏密有致,是元末明初青花瓷器中的精粹之作。

  该瓶的发现与当时以康永海为首的南京盗墓团伙有关,1950年前后,该团伙盗取了朱元璋养子沐英墓,并把陪葬的这个青花梅瓶在南京新街口附近兜售,刚巧,这一幕让当时开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后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了。陈新民一见,便认出这是一只梅瓶,知道这东西不简单。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只梅瓶是一级国宝,定名为"青花刻达萧何月下追韩信大梅瓶"。目前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系该馆的"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而盗墓贼康永海也很快被抓捕,被当时主政南京的刘伯承市长枪应未苗受否乙随境加烟决了。

藏品介绍

  在全世界瞩目的新中国60年国庆来临之际,耗时6年的大工程终于圆满完成."萧何月下追韩信"还是罕见的窑藏出土元青花精品。高仿元青花瓷的要求极为严格,复制一个产品远比创造一个产品难上几十倍.

  元青花人物瓷器型胎体厚重雄浑,瓷胎洁白如玉,釉色青白相映,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具有层层立体感,在白润的瓷胎上展现了中国国画的水墨意境,釉面光滑平润,晶来自莹剔透,幽静淡雅,具有高度艺术魅力,无论是精妙的构图、丰富的纹饰、精湛的笔法、生动传神的纹样形象或是田极合原认改安含丰幽靓的色泽和如玉的瓷质,成品完全达到甚至超越了原品的艺术水平,堪称古今青花极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