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孝服

孝服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指罗xiào fú, 指居丧期穿的白布或麻布丧服(中国)或黑衣(西发送措方);亦指指为尊长服丧的时期。

  • 中文名称 孝服
  • 拼音 xiào fú
  • 基本解释 居丧期穿的白布或麻布
  • 出处 《儿女英雄传》

  [mourning dress] 居丧期穿的白布或麻布丧服(中国)或黑衣来自(西方)

出处

  明 高明 《琵琶记·风木余恨》

例句

  1、居丧时穿的白布或麻布丧服。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生]门闾旌表感吾皇。[旦、贴]孝服今朝换吉裳。"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八回:祭毕,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我十三妹今日理应杂算医在此看你两家礼成,只星速住剧肉给坏转始是我孝服在身,不便宴会。"

  《天雨花》第八回:"休说别样,单只麻布、白布,襄阳城内收买一空。唤了百十名成衣油议做孝服。"

  酸料括比2. 指为尊长服丧的时期。

  明 高明 间节破光阶纸备巴练《琵琶记·风木余恨》:"同归故里守孝服,今日双亲来庐墓。"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自古苦日难熬,欢时易过,暑往寒来,早已孝服完满。"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来自六回:"虽是我们年轻,已经是很你根二十来年的夫妻,也奔四十岁的人了,况且孝服未满:陪着老太太玩一夜是正争怕界。"

  清李渔 《奈何天·体适吗美沙虑婚》:"后来守制三年,不便婚娶;360百科如今孝服已满,目下就要迎娶过门。"

孝服说明

  孝服在浙江一带称为"孝衫",自古以来,"丧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饰也,故曰戚容称期服。五服,年月之异者,以恩之厚薄为论,斩衰之丧三年,期之丧一年因注,九月之丧三时也,五鲜层句宁黑房司赵四至轴月之丧二时也。三月之丧一时也。本是五世亲疏之分制其苗胞露望等,礼有心生所不能自已者尔。"丧有正服、义服、加服降服四等。正服者,于情分皆当为之服,如子为父母服斩之类;义服者,病存红亲虽异于所生,则以义为之服,如妇为舅(指公爹)服斩之类,加服者,本非其所服而礼于进,故自轻以从重,如嫡长孙为祖父母承重服斩之类是也川亚项;降服者,情不杀而分训过触饭秋开整权有所制,故自重从以轻,如出嗣之子及女子已嫁为父离树千黄母服降服之类也。

丧服等差

  兹将丧服等差列之如下:

  (一) 斩衰(读cui)服,三年之服生麻布,旁及下际不辑之,麻冠、田倍留安火内座获星紧还苘︵qing︶履竹屐,妇人麻履不杖余同。五等丧服中最重的一等,以极粗麻布制作,衣边不缉(不缝边)。

  (二) 齐衰杖围阿指声期、不杖期,一年之期因思延概若算就其查律服熟麻布,旁及下辑之,麻冠苘草履桐杖,妇女麻履,余同。次于斩衰,为丧服第二等,根据亲疏关系分为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缝衣边。

  (三) 齐衰五月、三月服,服熟茼麻布冠 经草履 其妇人麻履。

  (四) 大功,九月之服,服粗白布冠经,其妇服兰布缘履。次于齐衰,为丧服第三等。大功及以下都不用杖。

  (五) 小功,五月之服,服稍细月白布冠经,其妇服履同右。次于大功,为丧服第四等。

  (六) 缌麻,三月之服,服细白布经带,其妇服素履无饰。

  缌麻次于大功,为丧服第五等。缌麻质地最为精细。

  袒免,(免音问)袒谓袒生上服,免谓以尺布围发,乃丧服三轻也。

孝服颜色制度

  白布--死者同辈、外亲 麻布--子女儿媳; 萱布--孙侄甥 浅布--曾孙辈 黄布--玄孙辈 红布--直系玄孙(因玄孙为五代子孙,用红色隐含笑丧之义) 成年人头配丧布改成的草箍,小孩戴帽状的包;男性穿草鞋,女性穿布鞋。

五服解释

简介

  平常说到人的亲缘关系时,总以出没出五服相论,五服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人说五服就是五世、五代或五辈也,其实是不对的。还有人说五服即九族,也不全对。五服源于九族,具体又与九族亲属不尽一致。九族是自高曾祖父而身,自子孙至曾、玄孙(古籍中也作元孙)的血亲,而五服是封建社会根据九族以内的血亲关系规定的丧服制度。具体是丧服分为五等,为"斩衰一,齐衰二,大功三,小功四,缌麻五"之五个丧服(也作孝服)等级,父为子服齐期,亲兄弟也服齐期,而亲侄为其叔也服齐期,孙为祖父还是服齐期,因此仅从丧服或曰五服服色上很难看戴孝者,与被孝者之间的关系,而九族称谓可以明显看出之间的亲缘关系,从上面情形可知,五服更不等于五世、五代和五辈。

  那么,人们常说的"我跟某某是五服兄弟"、"我与某某是四服兄弟"、"我们都还没出五服"是什么意思呢,通过九族五服图可查出第五等服的兄弟是指同一高祖不同曾祖的弟兄;四等服兄弟是指同一曾祖不同祖的兄弟;没出五服指在九族服制图以内的人。可以说单从几等服没法辨明谁为谁穿孝。

  五服实际上是四代,区别在于一服和二服,因为古代一夫多妻,因此同代人有同父异母、同父同母的区别。具体计算方法:同父同母为一服;同父异母是二服,祖父及以上不再区别女性长辈,同一祖父都是三服,同一曾祖父是四服,同一高祖父是五服。

  五服展现了血缘关系的亲疏程度,同父同母最亲,同父异母就远了一步,比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贾环、探春,虽然同父,但不同母,血缘关系远了一步,是二服的关系,贾宝玉与贾元春、贾环与探春,才是一服的关系。

  服制不是某一家族规定的,更不是哪一村社规定的,它是封建时代法律所定,我们现在所衍传的服制是大明礼律,这些东西早已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和传统,它已远远超出了哪个朝代。可说是早已成为各个姓氏的统为认可的氏族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民俗。

五服图

  通过五服图可以显示,自身(服孝者)为父母服斩衰三年,为祖父母服齐衰一年,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而高祖父母为齐三月。为生子服期年,子妇大功,为长孙期服,为众孙大功……从图中可查本身为任一九族亲属的服丧等级。应该指出的是二等丧服包含齐期服、齐五月、齐三月。另外还分杖期和不杖期,期即一年,杖期指在丧仪中持杖,不杖期,指在丧仪中不持杖。本身为晚辈服齐期服时,本身有直系长辈者不持杖,本身无直系长辈者须持杖。齐期五月与齐期三月,只用于直系亲属,而大功九月小功五月则只用于旁系近亲属和直系卑亲属。缌麻,五服之中最轻者,三月之服。另外五服之外还有袒免亲,袒免(音慰)《礼记头传》说丧服之轻者。袒露大臂;免,以布广一寸,从项中而前,交于额上,又却向后绕于髻。

  九族五服图

  《例言》中"谨遵开派,便数典也。自明奉旨世袭以来,谱均以宗圣为一派。凡算子孙若干代数均从此起,自此以上溯至封鄫之曲烈,计五十八代,另图于 前,号曰"谱源"。兹敬守之,不敢有易,以便数典。凡数代数,要连本身,查五服图便知。"

  九族中,纵向有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己身、子、孙、曾孙、玄孙;横向,有己身、兄弟、堂兄弟、再堂兄弟、三堂兄弟、姊妹、堂姊 妹、再堂姊妹、三堂姊妹。围绕着纵横向的九族,形成了九族与五服的家族结构图。往上数,上辈中有叔伯父母、堂伯父母、再堂伯父母、祖伯父母、堂伯祖父母、 曾祖伯父母、姑、堂姑、再堂始、祖始、堂祖姑、曾祖姑等。往下数,下辈中有侄妇、堂侄妇、再堂侄妇、侄女、堂侄女、再堂侄女、侄孙妇、堂侄孙姑、侄孙女、 堂侄孙女、曾任孙妇、曾侄孙女等。这是一幅完整的九族五服图。

  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每个家族成员根据自己与死者的血缘关系,和当时社会所公认的形式来穿孝、戴孝,称为"遵礼成服"。

  两千年来,汉族的孝服虽然有穿承和变异,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定制,基本上分为五等,即:斩榱(cui)、齐榱、大功、小功、缌(si)麻。

  第一等叫"斩榱",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榱"是指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榱上衣下裳都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下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榱。对"榱"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要穿斩榱。

  次重孝服叫做"齐榱",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自此制以下的孝衣,凡剪断处均可以收边;下摆贴边都在砸边际。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服;重子、重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服;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服均遵"齐榱"的礼制。孙子孝帽子上钉红棉球,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孙子媳妇带三花包头,插一小红福字。未出嫁、且未梳头的孙女用长孝带子在头上围一宽榱,结于头后,余头下垂脊背,头上亦插一小红福字。子、孙女的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一块,有的剪成蝙蝠、有的剪成其它 图案。按亡人性别,男左女右。谓之"钉红儿"。 重孙子孝帽子上钉粉红棉球,亦长孙钉一个,次孙钉两个;余者类推。孝袍子肩上钉有红布两块,亦男左女右。 谓之"钉双补丁儿"。元孙肩上钉三个"钉丁儿"。

  "大功"是轻于"齐榱"的丧服,是用熟麻布制作的,质料比"齐榱"用料稍细。为伯叔父母、为堂兄弟、未嫁的堂姐妹、已嫁的姑、姐妹,以及已嫁女为母亲、伯叔父、兄弟服丧都要穿这种"大功"丧服。

  "小功"是轻于"大功"的丧服,是用较细的熟麻布制作的。这种丧服是为从祖父母、堂伯叔父母、未嫁祖姑、堂姑、已嫁堂姐妹、兄弟之妻、从堂兄弟、未嫁从堂姐妹,和为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而穿的。

  最轻的孝服是"缌麻",是用稍细的熟布做成的。现在大多用漂白的布做成。称为"漂孝"。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弟、姨兄弟等,均服缌麻。

  可见传统礼仪是根据丧服的质料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的。五服之外,古代还有一种更轻的服丧方式,叫"袒免"。在史籍中记载:朋友之间,如果亲自前去奔丧,在灵堂或殡葬时也要披麻;如果在他乡,那就"袒免"就可以了。袒,是袒露左肩;免,指不戴冠,用布带缚髻。到了近现代的时候,中国的丧葬习俗受到西方的影响,丧服有了很大改变。通常是在告别死者、悼念亡魂时,左胸别一朵小黄花,左臂围一块黑纱。有些妇女死了亲人在发际插一朵白绒花。这些象征的志哀方式,比起古代丧服,要大大简化了。 谊有亲疏,服有轻重,特录《文公家礼五服图暨大律纂修条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