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三国志解读

《三国志解读》是2008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来自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典籍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360百科了简明扼要的回答,以期达到"原汤化原食"的目的,赋予死的冷冰冰的资料以活的热乎乎的生命。

  • 书名 三国志解读
  • 又名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
  • 作者 白玉林,曾志华,张新科
  • 原版名称 三国志解读
  • ISBN 9787801785763

内容简介

  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语言上,采用明了易读的白话文,既避免了一般史书的枯燥,又无随意发挥"戏说"之嫌。真实的故事、精彩的解院规读将把你带进中华历史的悠悠长河设附父告意,让你感受朝代交替的残酷无情,领略帝王将相的雄才大略来自,惊叹古代文化的灿烂不息,使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大略,深刻体会读史的乐趣。

目录

  360百科

  蜀

  吴

  附录一 三国帝附吧权云回唱造系表

  附录二 三国大冲育附盟知慢事年表

  1. 东汉末年的社会现状是怎样的?

  2. 王芬谋废立是怎么回事?

  3. 董卓何以被拜将封侯?

  4. 迎帝王芒是怎么回事?

  5. 恃强废立是怎么回事?

  6. 董卓为什么要迁都长安?

  7. 尚父专受容权是怎么回事?

  8. 董卓是怎样被杀的?

  9. 因财丧命说的是什么事?

  10. 长安沦陷是怎么回事查移础资武师顾本果度?

  11. 李傕、郭汜之乱是怎么回事?

知内地  12. 乱世之奸雄说的是谁?

  13. 曹操为什么要称疾归乡里?

  14. 陈留起兵说的是什么事?

  15. 群雄伐广物卓是怎么回事?

序言

  中国的历史记载从先秦时代萌芽、发展,此后历代不绝,犹如一条长河,奔流来自不息。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磁倒件云文字记载历史的国家,"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史官,以司典籍"。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到周代的功半燃拉热金文,历史记录逐渐发展。西360百科周共和(前841)开始,我国历史有了明确的纪年。春秋以后,不仅周具让十乐才企量笔入饭王朝有史官史书,各诸侯国也有自己的史官史书。《春秋》、《左传》、《国语》等历史著作相础沉支行实喜继问世。《春秋》一字褒贬,寓意深刻,对后来的史书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的出现,无论从史学意识、史学目的、史学编纂,还是史学规模、史学语言等,都是对先秦史学的一次系统总结,同时又开辟了史学的新道路,是中国史学史上的一次革命。而后来的史学,基本都是沿着司马迁开创的史学道她罪相件育安路继续前进,所谓"二十四史"、"二十五史",就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纪传体形式的不断发展。正如黑格尔所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阅读史书,以史为鉴,可以鉴往请清预个协具石克换钢曲知来。司马迁曾指出历史的"自镜"作用:"居今想站兵款速探为怀江马模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唐太宗李世民更是重视历史著作的认识作用,曾提出著名的"三镜"说法:"以铜为做雷耐控理较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商开鲁备完题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那若怕七粮见等斤促印鉴,可以明得失。"生活在当代的人们,不可能割断与历史的联系。在认识历史的同时,提高自己认识社会的能力;从自己民族的早期经酒液文零克米留典中寻找可依靠的东西,不断校正前进的方向。故而史籍中记载的先民的生活智慧、精神信仰、价值原则就是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宝贵的精神财把父永注定过村富和凭借。

  历史具有劝善惩恶的榜样作用,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唐代史学理论家铁杀草措帝欢质常威刘知几在《史通·史官建置篇》论述历游汉段批执织植史的作用时说:"史官不绝封织岩座再,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省曾属致倍南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终探京留剂林答际举满省。"史书中记载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他们所体现出的人性的善恶、美丑,无疑成为后人的警示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我们民族人性的精华所在。这是一种根植于现实人生社会、却又超越一般生命意义的道义精神。

  历史具有重要的人生教育价值。李大钊说:"吾人浏览史乘,读到英雄豪杰为国家为民族舍身效命以为牺牲的地方,亦能认识出来这一班所谓英雄所谓豪杰的人物,并非有与常人有何殊异,只是他们感觉到这社会的要求敏锐些,想要满足这社会的要求的情绪热烈些,所以挺身而起为社会献身,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剧、壮剧。我们后世读史者不觉对之感奋兴起,自然而然地发生一种敬仰心,引起'有为者亦若是'的情绪,愿为社会先驱的决心亦于是乎油然而起了。"历史如同一部百科全书,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人,一个具有丰厚历史知识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智者。

  阅读史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同时又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意义更显深远而重大。我们要从史籍中汲取精华,构建和谐社会。"修己以敬",实现个人身心和谐;"亲亲",实现家庭和谐;"仁者爱人",实现群体和谐;"天下为公",实现社会和谐;"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阅读史书,我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尽管有时出现曲折乃至于暂时的分裂,但它的总趋势是朝着统一的方向前进;尽管有时有外敌入侵,但志士仁人不屈不挠,保家卫国。经历了许多磨难的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中国的史书浩如烟海,有正史、杂史、野史等,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如何去读史书?我们认为首先读正史,从纪传体入手。它们是中国历史记载的主体和主流,可以从整体上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脉络,认识古今之变的基本规律。第二,读史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思想的觉醒和提高、精神的陶冶和升华。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三,读史要有史学意识。我们应把它们放到中国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去认识,以历史的眼光去挖掘历史典籍的思想意义,去认识历史典籍的作用和价值。第四,读史要有现代意识。历史已经过去,成为一种传统,但它并没有凝固,而是一个继续流淌着的跨时间的文化流程,对今天和未来发生重要作用。读史就是要立足现实,审视历史,继承优秀的传统,以史为鉴,为今天的现实服务,把握好历史传统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开卷有益,我们都能从丰富的历史典籍中得到教益,得到启迪。

  本丛书首先从"二十五史"入手,因为它们是中国历史著作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文明进程的直接记录。本书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典籍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以期达到"原汤化原食"的目的,赋予死的冷冰冰的资料以活的热乎乎的生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语言上,采用明了易读的白话文,既避免了一般史书的枯燥,又无随意发挥"戏说"之嫌。真实的故事、精彩的解读将把你带进中华历史的悠悠长河,让你感受朝代交替的残酷无情,领略帝王将相的雄才大略,惊叹古代文化的灿烂不息,使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大略,深刻体会读史的乐趣。

  坐观千年风云之变幻,笑谈古今世事之沉浮!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