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战国秦汉漆器研究

《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是2006年8月1日文物出版社出材钟精客西家续境版的图书,作者是洪石。

  • 中文名 战国秦汉漆器研究
  • 作者 洪石
  • 出版时间 2006年8月1日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内容简介

  相对战国秦汉时代出土的大量漆器,来自学术界尽管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诸多学术成果,包括本书所做的工作,但是相对于漆器在四方坐当时社会所处的地位、功能而言,相对于漆器与古代玉器、青铜器、瓷器、执议上自随陶器等文物的研究来说,不但战国秦汉漆器的考古学研究还有许多学术研究要做,其他时代的中国古代漆器考古学研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紧迫的学术任务,等待着我们考古工作者去投入到这项有着重要学术意义的研究工作中来。

编辑推荐

  《战国秦汉漆器研究》,是一部力求从时空两方面,对战国秦汉时期漆器进行更为全面、系统考古学研究的专著。我认为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本书在器类研究中,利用考古学资料加强名物制度研究,提出了诸多创新研究成果。如根据"物疏简"将传统所使用的"耳杯"、"羽觞"定名为"杯",又如"具器"、"盛"、"樽"、"觯"等360百科器物名称的提出和使用。

  其次,本书以考古类型学研究为基础,在漆器类型学研究中,器类定名准确,器物型式划分特点明显、横低火世农和星半作队死父向联系与纵向变化阐述清楚。较为规范的漆器分型与分式、严谨的器物排列组溶统鲁湖斗引死列烈论合、准确的器物分期断代,在同怎所类研究中是不多见的。

  再次,《战国秦汉漆器研究》中,利用了大量漆器上的文字资料,深入探讨了与漆器密切相关的器物自身及漆器的生产与管理等问题。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占有本书的相当大比例。这方面的学术内容也是以往战国秦汉漆器研究中,学术界比较关注的。洪石同志在这部分提出了不少新的看法,推进了学术发展。

作者简介

  洪石,1972年出生于吉林省大安市。199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突理巴策坐看担这师古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考古获垂友庆易罗重析》杂志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战国秦汉考古,曾发表《东周至晋代墓所出物氧抓川城疏简牍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战国秦汉时期漆器的生产与管理》、《战国秦汉时期漆器上的文字内容探析》等论文。

目录

  引论

  第一章 战国秦汉漆器的类型、组合及分期

  第二章 战国秦汉漆器的制胎及髹饰工艺

  第三章 战国秦汉漆器上的文洲的翻输适沉重字内容

  第四章 战国秦汉漆器的生产与管理

  第五章 战国秦汉漆器的使用等级与流通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附表一 出土漆器墓葬发掘时间表

  后记

序言

  洪石同志的《战国秦汉漆器研究》付梓之际,嘱我为她的专著作序。洪石同志1999年进入中国360百科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攻读我的博士学位研究生。作为指导教师,我深切感到,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作好学位论文是十分重要的。而一个好的或比较好的学位论文题目的选定,是完成好学位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性的一步。论文研究涉及对象的资料保存情况、相对数量与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又是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仍若神功的基本前提。对于博士学位论文而言,论文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创新"包括研究方法、理论和内容等方面。

  历史发展说明,不同时空有不同风格的"精神文化"产品,相同或相近"空间"而不同"时间"也有着不同风格的"精神文化",如中国文学史上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像"精神文化"一样,"物质文化"也不例外,中国考古学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时代的物质文化各自特点也不相同,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和玉器看清浓空意新、夏商周时代的青铜器、战国秦汉的漆器、唐代的金银器和三彩器、宋元明清的瓷器等。

后记

  本文的写作与最终完成,首先特别感谢导师刘庆柱教授的悉心指导,以及在各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本人三年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太多的人给过我指导、帮助、支持及鼓励。其中,博士研究生课程安排、论文开题及论文答辩等诸项事务,蒙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王巍先生及刘凯军老师周到安排;在学期间专业课的学习与田野实践,蒙安志敏、仇士华、袁靖、白季速算维燃云翔和李毓芳等先生传道授业解惑;论文在开题时,蒙高崇文、杨泓、安家瑶、白云翔及孟凡人等先生的指导;论文材料收集及写作过程中,笔者曾先后到南京宜攻露宽博物院、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京江宁地区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扬州考古队、扬州博物馆、扬州漆器厂、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博物馆及荆州博物馆等单位调研,蒙张敏、贺云翱、徐良玉、印志华、李则斌、王红星、张绪球及王明钦等先生的关照与支持如半调项,扬州考古队的刘涛同志还亲自陪同笔者参观了扬州漆器厂。另外,笔者在外出调研期间,得到了姜波师兄的关照。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