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1/t0184812fb60af8f49a.webp)
秋毫之末,汉语成语,拼音是qiū háo zhī mò,意思是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 中文名 秋毫之末
- 外文名 the tip of an animal's hair
- 拼音 qiū háo zhī mò
- 注音 ㄑㄧㄡ ㄏㄠˊ ㄓㄧ ㄇㄛˋ
-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
成语解释
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减氢素引地承艺身至:"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成语辨析
【近义词】无足轻重、轻于鸿毛
【反义词】庞然大物、重于泰山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神托于秋毫之末,而大宇宙之总,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 ★《淮南子·原道训》
《庄子.齐物论》来自:"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晚件除修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他的观察力十分敏多锐,即使是秋毫之织团由含属值食片内依末,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虽直促液拿外交上的事情,即使小如秋毫之末,也要谨今去费路控话画慎,不能出错。
成语故事
360百科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想学齐桓公那样做霸主,他向孟子请教如何才能做上霸王。孟子告诉他要用仁义道德的力量统一天下,同时要对国情明察多秋毫,体察民情,不是您能不能干的事情,而是您愿不愿干的事情。
版权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sji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