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吴真

吴真(1976- ),广来自东潮州人。200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360百科大学,获哲学博士。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日本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勘破狐狸窗析输责先: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与书事》《为神性加道量派收日语章企酸注:唐宋叶法善崇拜各正拉最黑顶实谈战的造成史》等。

  • 中文名称 吴真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广东潮州
  • 出生日期 1976年
  • 毕业院校 香港中文大学

人物经历

  觉零1994-1998年 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8-2001年 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1-2003年 任南方日报社记者。

 来自 2003-2006年 360百科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后设贵6-2009年 先后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讲师、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南开大学能管顾模文学院副教授。

  2009-201声溶未操氧1年 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3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批树定指除争等小副教授。2014年1月-5月,香港中文大学访问盟怕负排胞教授。

  主要学术兼职

 审留 中国俗文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

  日本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

  香港中文大学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客座副教授)。

主讲课程

  古典文献学。

  古代戏曲史。

  宗教文学。

研究油露爱诉千止季方向

  (1)古代戏曲

  (2)唐宋文学与道教

  (3)中日文化交流

获奖记录

  (1)2013来自年12月,专著《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著360百科作奖。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2)2010年12月,获第十二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2008年度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4)2008年度南开大学范伯子学术基金教师奖

主要贡献

独著

  《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20年。

  《勘破狐狸窗: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人事与书事》,北京:镇快证亮已加谓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国制住贵点乎李井书店,2019年。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唐诗地图》,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年。

合著

  黎志添、游子安、吴真著:《香港道教历史源流及其现代转型》,香港:觉远苦持中华书局,2010年。

买过子装围拉现  梁德华、吴真、陈凯风著:《道·醮-漫天舞动的道教崇拜》,香港:香四稳够混告港道教联合会,200找上铁右矿形复千若的7年。

  黎志添、游子安、吴真等著:《香港道堂科仪历史与传承》,香港:中两简处华书局,2007年。

译著

  田仲一成著,吴真校:《古典南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图片

  田仲一成著,布和译,吴真校译:《中国戏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主要论文

红脱章德才际械侵  1.《晚明〈西厢记〉刊本对〈调笑〉体式的误解》,《文学遗产》2016年第3期。

图片

  2.《画儿里爱宠崔莺莺》,《读书》2015年第11期。

  3.《莺莺的判还规秋波公案》,《读书》2014年第1期。

  4.《正一教权磁用象征"天师剑"的兴起与传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粉义两福飞南给裂花燃孩料·宗教》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

  5.《敦煌孟姜女变文与招魂祭祀》,《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6.《石争修歌让频度原近二十年日本道教文学研究综述》,《武汉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古代文学》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7.《招魂と施食:敦保到程的玉煌孟姜女物语における宗准屋矛满械教救済》,《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160册,2明可善论货适审被基促席011年,页103-140。

  8."The Tale of Meng 款械新目当曲强官传云Jiangnv: Its Salvation Theme and Ritual Function", Memoirs of the Research Department of the Toyo Bunko,No.69(2011):19-55.

  9.《华北地方社会中的全真道士:以华山法派赓续与公共庙宇经营为中心》,Daoism: Religion, History and Society(《道教研究学报》) Vol.2,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0年,页185-230。

  10.《从封建迷信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信仰的合法性历程》,中国社科院国情咨询报告《中国宗教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页161-180。

  11.《民间信仰研究三十年》,《民俗研究》2008年第4期。

  12.《民间神歌的女神叙事与功能--以粤西地区冼夫人神歌为例》,《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13.《中国最后一个探花的五代传奇》,《新华文摘》2004年第4期全文转载。

  14. 《潮剧童伶制探源》,《文艺研究》2000年第2期。

  15.《唐代道教文学史刍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16.《钟敬文在日本的文学活动与民俗研修》,《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7.《敦煌孟姜女曲子的写本情境》,《民俗研究》2011年第3期。

  18.《唐代社会关于道士法术的集体文学想像》,《武汉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9.《清明祭祖节俗的城市化进程――以香港"清明思亲法会"为中心》,《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20.《西王母背后的唐代社会与唐代女性》,《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21.《罗天大醮与水浒英雄排座次》,《读书》2009年第7期。

  22.《道教修道生活的忠与孝》,《现代哲学》200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9年第6期全文转载。

  23.《地方道教如何作为田野?》,《宗教人类学》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4.《宗教仪式与灾后心理治疗》,《读书》2008年第8期。

  25.《唐代致拜君亲论争中沉默的道团》,孙昌武、陈洪主编:《宗教思想史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26.《浙南叶氏道教世家的道法传统》,《上海道教》2008年第3期。

  27.《从杜光庭六篇罗天醮词看早期罗天大醮形态》,《中国道教》2008年第2期。

  28.《从六朝故事看道教与佛教进入地方社会的不同策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29.《罗天大醮的科仪沿革》,台湾《道教月刊》2007年第11期。

  30.《香港道堂科仪文本15种校点》,《香港道堂科仪历史与传承》(香港:中华书局,2007)。

  31.《降蛇--佛道相争的叙事策略》,《民族艺术》第1期。

  32.《科技手段对村落祭祀演剧形式的重构》,《香港戏曲的现况与前瞻》(香港:中华书局,2005)。

  33.《刘文龙故事述考-以潮州出土<刘希必金钗记>为中心》,《汕头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34.《刘文龙故事及其戏曲的流变》,《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传统》(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5.《红黑脸谱的民俗意义与形成》,《民俗学刊》第1辑(澳门:澳门出版社,2001)。

  36.《红黑脸谱与戏曲类型化的形成》,《民族艺术》2001年第3期。

科研项目

  《关于祭祀演剧中仪礼文化的中日比较研究》,2009年度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特别研究员基金项目。

  《民间信仰的文学表述》,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项目。

  香港政府RGC General Research Fund :Daoism and Local Society in Guangdong: A Collection of Daoist Epigraphy of Guangdong (道教与广东地方社会研究──广东道教碑铭汇集)。2009-2011年。

国外访学

  1.2005年秋季,受法国远东学院(Ecole Fran&ccedil;aise D'Extrême-Orient )访问学者基金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巴黎总部进行访学研究。

  2.2006年3月,受日本法人财团东洋文库邀请,访问东洋文库及东京大学文学部。

  3.2009年12月起,作为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特别研究员,在东京大学和东洋文库进行访问研究。

  • 副教授吴真个人简历:吴真,女,出生于1976年,广东潮州人。200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获哲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日本东洋文库客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 平谷孙海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